黑塞写作风格受浪漫主义熏然明显(2)

黑塞 创作的水彩画

黑塞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和小说作品中,从中可以窥见浪漫主义的鲜明风格,黑塞的童年时期是在德国南部一个叫卡尔夫的小城度过的,他的父亲是一位基督教新教牧师,具有多国文化的素养,而母亲作为一个混血儿,也深受多重文化的浸淫,黑塞从小在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下成长,具有了同龄人少有的见识的禀赋。他在成年后做过多年的书店管理员,游历了欧洲大部分城市,越是成年越开始坚定了自己的朴素的浪漫主义写作风格,被雨果喻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位骑士。

黑塞思想还有中国古典哲学的影子,他对中国诗歌和老子、庄子道家思想十分感兴趣,这些兴趣爱好深刻影响了黑塞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他以后的创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期黑塞的诗歌充满了感伤、孤独、怀旧的气息,他热爱大自然,向往乡间田园的生活,曾在波登湖畔呆了八年之久,潜心写作,在到了晚年,黑塞作品中流露的宗教、哲学符号也越来越多,他深入研究了”人类回乡“,这个永恒的哲学命题。

黑塞成就

黑塞,全名赫尔曼·黑塞,德国著名的作家和诗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生于1877年7月2日,卒于1962年8月9日,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在轮下》、《盖特露德》、《浪漫之歌》、《孤独者之歌》、《一根断枝的呻吟》等。

黑塞 创作的水彩画

黑塞 创作的水彩画

黑塞成就,可以用诺贝尔文学奖来表明,作为全世界最有权威的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足以说明黑塞的文学成就,黑塞被大文豪雨果·巴尔喻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位骑士,这是对黑塞成就的极大褒奖,黑塞的作品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在诗歌作品中,随处都能感受到黑塞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他热爱自然,享受孤独,安于质朴的物质生活,启迪很多深受困境的心灵,而小说作品中,黑塞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人类怎样在世界的两极中寻求完美统一,理想和现实,有限和无限,人性和道德等等,都是黑塞小说中经常探讨的主题,这在小说《彼得·卡门青》、《在轮下》等都有体现。

黑塞成就,不是一两部小说就能概括的,他为人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孤独,感伤,怀旧,隐世的世界,人们可以在这得到寄托,从而燃起新的希望。黑塞的小说《荒原狼》在美国刮起了一股“狼潮”,青少年们在《荒原狼》里找到了认同感,找到了寄托,青少年时期特有的迷茫、狂躁的精神世界得以宣泄,而黑塞也成为了继海明威后,美国新一代的文学崇拜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