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舍尔的矛盾空间是怎么样的

埃舍尔的矛盾空间

埃舍尔的矛盾空间理论是指在一个平面上、二维空间里,现实生活中并不可能存在的某些事物展现出一种三维立体视觉错误的感受的一种表现形式。埃舍尔的矛盾空间设计原理是利用了人类视线不断的转换与交替的特点,使得人们观察时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呈现出了三维立体的景象,而这些景象又是模棱两可来回交替的。

埃舍尔画像

埃舍尔画像

埃舍尔的矛盾空间所表现出来的景象实际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他在平面设计中并没有遵循透视原理的原则,从而使得人们观看时产生光影错乱的视觉感受,随着视线的改变,人们所看到的事物的轮廓也有所不同。他的作品多是矛盾空间理论的展现,例如他的作品《上行和下行》中,上行的僧侣始终不变的向上行走,而下行的僧侣始终不变的向着下行的方向行走,按照人们的常规理论来分析,每一行的第一个僧侣与最后一个僧侣是永远不会碰面的,而作品中视觉感受到的效果却是他们可以碰上面,并且这种现象毫无违和感,他的作品中多数展现了这种景象,这也就是埃舍尔矛盾空间理论的呈现。

埃舍尔矛盾空间理论具有着多视觉观察的特性,由于他呈现的都是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此多应用于艺术学和设计方面,三维立体的感觉可以是数学方面的范畴,也可以是美学方面的范畴。

埃舍尔作品

埃舍尔作品大多具有平面拼接、悖论、不可能结构、循环等特点,他的作品能够形象地表达出数学中的双曲几何多面体、分形、对称、拓扑学等概念,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埃舍尔作品主要有《昼与夜》、《重力》、《观景楼》等。下面来介绍一下埃舍尔作品在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

埃舍尔作品

埃舍尔作品

三十年代末,埃舍尔在西班牙游行,当他看到当地看似简单的彩色图案,脑海中接着就出现了无限的变换空间。他能够给看似枯燥的几何图形赋予无穷的生命力。在这一时期,他巧妙的运用几何图形,鸟、鱼以及爬行动物为背景,灵活的转换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这期间他的代表作有《昼与夜》,与其他循环、变形系列闻名于世界。

五六十年代,埃舍尔的作品步入更深一层的视野。他的三维空间是的人们在欣赏是出现视觉上的错误。而与他同时期的画家毕加索与他的风格相差甚远,埃舍尔后期的作品大多是以几何图形和建筑为题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所解释的规则,更可以看出他对世界的思考。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有《上和下》、《凹和凸》、《瀑布》、《观影楼》等,埃舍尔可以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吧荒谬的事物生动的表达出来,主要还是要靠他精巧的作画手法。他的另一幅作品《红蚁》,就是通过连接起一条丝带的正反两面,从而早就了这样一幅稀有的版画作品。 [!--empirenews.page--]

埃舍尔的艺术特色

在很多人眼里,数学家一直是面无表情,冷峻呆板的形象,而艺术家则是,心思过于敏感,一头长发,不走寻常路之人。但是埃舍尔却突破了大家的常识,他兼具了数学家和艺术家的身份。同时又将数学的严谨注入到艺术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埃舍尔的艺术特色。

埃舍尔旧照

埃舍尔旧照

埃舍尔的艺术特色独树一帜,开前人之先。在他之前,很多艺术家只是描绘或景或物,总的来说,还是画面完整,描绘的也是真实的事。但是埃舍尔就不一样了,他的画就像潘多拉,打开画就像打开一个魔盒,他的艺术特色风格奇特,打开就像打开一个世界。梯子是倒着的,瀑布可以平着流,空间也是奇奇怪怪,因为你根本没办法找出东西南北,自然也无法用现实的眼光去看。他有一幅画叫《画廊》,画面扭曲,乍一看是一个男人在欣赏廊画,仔细一看,那个男人却又在画中。还有一幅画叫《瞭望塔》,也是想象力丰富,我们平常的空间有二维,三维,埃舍尔的画却完全超出了三维空间的限制,在画上表现了他奇特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