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克林小镇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就在莫斯科以北,通往圣彼得堡的大路旁。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想要看看伟大的音乐家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房子里。一进柴可夫斯基故居,就能看到柴可夫斯基的画像挂在正中央,周围摆放着的是他生前用过的各种音乐用品,比如指挥棒,手套,以及乐谱等。
上到二楼,这才是柴可夫斯基住的地方。他的卧室布置得非常简单,一张床,一个书架,外加台灯,仅此而已,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客厅里除了应有的沙发茶几外,还有一架钢琴,据说这是他的第二架琴,第一架被他赠与给自己的妻子了。
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就是在这样的房间,在这样的小镇上创作出了那么多经典的乐曲。
[!--empirenews.page--]柴可夫斯基怎么评价
最容易得到的美好的东西,往往被人们丢在角落慢慢忘记,然后失去。感情和音乐都是这样的。后世对柴可夫斯基评价各有不同,但是他的音乐却成为了隽永,优美的旋律里透出了一丝丝的悲怆,隐藏着生活的波澜不惊。
柴可夫斯基雕像
起伏不定,优美旋律的基础却是柴可夫斯基对生活对感情的巨大矛盾,他将最优美的音乐旋律写进了自己的曲谱里,将最无奈的悲怆深压在自己的心底,现在谁都不知道柴可夫斯基到底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真实的生活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剧烈的冲击,也不是哀鸿遍野的无奈,而是最现实的矛盾,忧郁,冲突,焦虑用真实而美丽的方式呈入到我们的心底,直到我们感受到他的存在。
沙皇俄国结束统治之后,人们对柴可夫斯基评价都是一致的赞扬,他唤醒了我们心中的那份寂寞。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并不快乐的基因,无论平时我们是什么样,它就在我们最心底,很少被唤醒。正是这种可有可无又不曾发现的真实,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里被唤起,在用音乐的纯粹一点点的吞噬着寂寞的灵魂,不断的接受着一遍遍的洗涤。在生命的无奈里,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里,你都会变得纯粹。
柴可夫斯基用自己对生活感情艺术的理解,谱写了一曲曲可以透过时间灵魂的乐章。
柴可夫斯基生存的时代背景
具有严重神经质思维的柴可夫斯基,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与其说他是对音乐形式和意义的创新,不如说他对他所处的环境和自己性格,生活状态的真实反馈,同时也体现了他浓郁的悲怆的思想感情。
柴可夫斯基雕像
柴可夫斯基的背景是19世纪沙皇俄国黑暗统治时期的农奴时代,单从音乐方面考虑,当时的沙俄专制制度不断的开始腐朽,已经无法跟上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和对自由社会的渴望,然后开始不断盛行西方的音乐形式,俄罗斯本土的民族音乐开始没落。从社会大背景考虑,沙俄的黑暗统治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抗,俄国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出现苗头,人们开始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这些社会大环境对柴可夫斯基起到了渲染的作用,但是真正对柴可夫斯基产生重要变故的还是他自身的经历和性格。由于感情上连连受挫,柴可夫斯基对生活一步步失去耐心,加上自身神经质敏感忧郁的性格,他极力想反应自己生活的状态,自己的感情变化,自己的心里波动,他的音乐形式是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馈而已。
柴可夫斯基的背景经历造就了他音乐上的成就,反过来说,历史环境中也渲染了柴可夫斯基特立独行的音乐构造形式和表达方式,两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