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踩高跷 踩高跷的价值和意义

导读:一般生活中,我们很少看见踩高跷,除非有特殊节日或者节俗的时候,我们才能看见踩高跷的表演,对于这个习俗,很多人不知道它的由来和意义,那么什么是踩高跷?踩高跷的价值和意义是怎样的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什么是“踩高跷”

踩高跷是一种盛行于民间的群众性体育运动。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源自古代人为采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这一行为。

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早在春秋时就已出现。我国最早记载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踩高跷的价值和意义

踩高跷有什么寓意呢,“高跷”的谐音是“高瞧”,意思是在新的一年开春以后,人们须高瞻远瞩,所以,在高跷上走的时间越久,预示着这个人能不能长时间高瞻远瞩,所以这项活动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踩高跷时,人们踩在高高的木杆上,身体随之升高,因此也有步步升高之意。例如甘肃酒泉等地方就有“过新年,家家快乐;踩高跷,步步登高”的习语。所以踩高跷也是寓意步步高升。

高跷的发展

高跷,在北魏时谓之“长蹻(《通典》)南朝谓之“长蹻”(《宋书武三王传》),宋谓之“踏跷”(《武林旧事》)。到清朝谓之“高撬”、“踏蹻”(桂馥《札扑》)。后称为“高跷”,一直延续至今。从以上记载来看,那时的高跷是一种且走且舞的民间艺术,大约到了清代中叶,随着民歌和地方戏曲的兴起和流行才加入了伴唱的。

我国各地的高跷,大都是组满十人左右的队伍,扮演古代人物,多为书生公子、小姐丫环、书童员外、文臣武将等等。有的则是戏曲人物,如《白蛇传》、《西游记》、《西厢记》等,同时也偶尔夹杂现代人物。在这只为数十人左右的队伍中,其中二人扮演的最为特殊,一是走在最前面的,称之为“打头的”,扮演人物不详,头戴老公帽,身穿黑色夜行衣,画三花丑脸,戴短辫小扎髯,手执马鞭。二是走在队伍末尾的扮演宋太祖赵匡胤,戴风帽,被风衣画红脸,持水火棍,因走在最后,称之为“压阵角”。

在三、四十年代,高跷是大同城最吸引人的“玩艺儿”,参加者多为爱红火热闹的自由职业者及民间说唱艺人,他们社会地位低下,在搞文娱活动时也受当权者的支配。每逢春节,城里的军政警宪头目们就组织几班高跷队伍,名义上为了娱乐,实际是借此机会对各商号、富户进行变相的敲诈。一封“恭贺新春”的红帖,几段不堪入耳的唱词,就得拿一笔钱,高跷队伍的参加者分的少数,大部分则落入组织者的腰包。

那个时候的高跷,都有演唱,所唱曲调主要是民歌和大同地方戏“耍孩儿”等,唱词有新有旧,总体下流曲目者居多。此外,在化妆上丑化人物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将老太婆画成歪嘴斜眼,耳朵挂红辣椒,或者随意涂抹一个灰白脸,上点几个黑点,让人看见有作呕的感觉。

到了六、七十年代,在“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高跷表演者主动剔除了低级庸俗的化妆和说唱,保留了积极、健康的古代艺术精华,如白蛇、青儿、公子、小姐等。同时,加入了工农商学兵现代人物形象。在表演上,由于受杂技、武术的感染,除了原有的跳跃、闪扑、翻身等舞蹈动作外,加入了踩扁担、登高桌等惊险动作,远远望去,犹如凌空起舞,飘然欲飞。

高跷在大同地区之所以经久不衰,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它独特的艺术形式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达到了百看不厌、千听不烦的程度。随着时代的转移,高跷在实践活动中,适应了新的形式,不断改革创新,因而更具活力。

另外,根据高跷队伍中有赵匡胤的形象,可以推断,各地的高跷在南宋时应该就很流行。处于偏安一隅的江南人民,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让开国皇爷在民间艺术中出现,即表示怀念,又寄于悲愤,是有深刻寓意的,又将开国皇爷屈居最末,可能是寓意国家正处于受压抑情况的原因。当然了,在南宋是有“避讳”这种制度的,此论断是否妥当,有待学者指正。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什么是踩高跷,踩高跷的价值和意义”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