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行走的冰川是什么 冰川是怎么形成的

导语:到处行走的冰川是什么?到处行走的冰川,实际上是自然界中一种壮丽而神秘的地质现象,它们并非真正的“行走”,而是由于地球的重力作用、地形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漫长的岁月中缓慢地移动和变化,下面就去看看冰川是怎么形成的吧!

到处行走的冰川是什么

冰川

冰川又叫作冰河,是一种由大量冰块堆积形成的有如河川般的地理景观。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由于受到重力或冰河之间的压力的影响,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受重力作用而移动的冰河称为山岳冰河或谷冰河,而受冰河之间的压力作用而移动的则称为大陆冰河或冰帽。两极地区的冰川又叫大陆冰川,覆盖范围较广,是冰河时期遗留下来的。

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也是地球上继海洋以后最大的天然水库。地球上的七大洲都有冰川。地球上南极和北极极为严寒,是形成冰川的理想之地。在其他地区,只有高海拔的山上才能形成冰川。我们知道,越往高处温度越低,当海拔超过一定高度,温度就会降到0℃以下,降落的固态降水才能常年存在。冰川学家把这一海拔高度称为雪线。格陵兰岛上的冰川是发育在一片大陆上的,所以可以称为大陆冰川。而在其他地区冰川只能发育在高山上,人们将这种冰川称为山岳冰川。

在高山上,冰川的形成,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还要求高山不能太过陡峭。若是山峰太过陡峭,降落的雪就会顺坡而下,不能形成积雪。雪花一落到地上就会随着外界条件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经过一个消融季节,未融化的雪会变成圆球状雪,完全丧失晶体特征,这叫作粒雪。新雪的水分子从雪片的尖端和边缘向凹处迁移,使晶体变圆,这叫作粒雪化。在粒雪化的过程中,雪逐步密实,经融化、再冻结、碰撞、压实,使晶体合并、数量减少而体积增大,冰晶间的孔隙减少,呈颈状连接,这叫作密实化。

积雪变成粒雪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与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紧密地团在一起,互相之间的孔隙不断缩小,最后消失。雪层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渐减弱,一些空气也被封闭在里面,便形成了冰川冰。粒雪化和密实化过程在接近融点的温度下比较快;在负低温的情况下相对缓慢。冰川冰最初形成时呈乳白色,经过岁月累积,冰川冰变得更加密实且坚硬,气泡也逐渐减少,变成为晶莹透彻、带有蓝色的水晶的老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流。

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渐凝固,最后形成冰川。当粒雪密度达到0.5~0.6克/立方厘米时,粒雪化速度就会很缓慢。在自重的作用下,粒雪进一步密实或由融水渗浸再冻结,晶粒改变其大小和形态,定向增长。当其密度达到0.84克/立方厘米时,晶粒间失去透气性和透水性,便成为冰川冰。冰川按照规模和形态分为大陆冰盖和山岳冰川两种。前者主要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岛;后者主要分布在地球的高纬和中纬山地区,类型多样,包括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平顶冰川。

据统计,全世界冰川面积总共达150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南极和格陵兰的大陆冰盖就占去1465万平方千米。面积在1400万平方千米以上的南极洲,几乎全部都被一个平均接近1980米厚的冰川覆盖,其东部冰层厚度更达4267米。格陵兰冰盖覆盖的面积在180万平方千米以上,最大厚度为3350米。较小的大陆冰盖常叫做冰帽或冰原。地球上有南极冰盖

和格陵兰冰盖两大冰盖,占世界冰川总体积的99%,其中南极冰盖占90%,格陵兰约有83%的面积为冰川覆盖。所以,山岳冰川与大陆冰盖的规模极为悬殊。在巨大的大陆冰盖上,辽阔无边的冰流把高山、深谷掩盖起来,只有极少数高峰在冰面上冒了一个尖,漫无边际的南极冰盖,一直是个谜,深厚的冰层将南极大陆的真面目掩盖起来。科学家们经过精心的物理勘探发现,茫茫南极冰盖下面存在很多小湖泊,并且这些湖泊里还有生命。在南极和北极地区,无论是陆地,还是岛屿上都有无边的冰盖覆盖,放眼望去幽静而深远,仿佛永远静止不动。

事实上,冰雪自身的重量,使得陆地上冰盖不断向海岸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缓慢而又不可阻挡,随后便形成了冰川,其实是冰雪的河流。冰河移动速度非常缓慢,但却永不停止。每天平均不到几厘米,快的时候也没有数米,所以肉眼是发觉不到冰川的运动的。格陵兰的某些冰川,运动速度相对较快,但每年也不过运动1000多米而已。其他地区的冰川,如较为著名的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年流速在80~150米。中国冰川以大陆性冰川为主,冰川上物质循环比较缓慢,使得冰川运动速度也比较低。冰川运动速度有季节之分,夏季快而冬季慢。

冰川

中国的天山和祁连山的冰川,夏季运动速度通常要比冬季快一半。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与冰川温度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当冰川增温时,冰的黏度迅速减小,从-20℃增高到-1℃,冰的黏度随温度的下降而下降。黏度的减小使塑性增加,所以冰川运动速度不断加快。夏天冰融水出现在冰川内部及底部,是促进冰川快速运动的另一个原因。总体来说,冰川运动速度是非常缓慢的。然而,有的冰川却很奇怪,它们会在长时间缓慢运动或退缩之后,突然爆发式地向前推进。南极大陆上的冰川,中部高四周低,呈盾型,所以人们称它盾型冰川。

在重力作用下,每年约有1.4万亿吨的冰滑入海中,在周围的海面上形成广阔的陆缘冰(发源于大陆上的冰块),其总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其中,罗斯陆缘冰的范围就达到了53万平方千米,比两个英国的面积还要大。陆缘冰断裂后形成很多漂浮的冰山。统计显示,南极附近海面上的冰山,约有21.8万座,相当于北冰洋冰山的5倍,其中最大的冰山长335千米、宽97千米,水面以上高度为130米,有如冰岛一般。这些冰山随风和洋流向北漂移,若是在寒冷的季节甚至能够漂到南纬40°。

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内陆上冰盖的年平均移动速度只有几米,而在沿海则可达100~200米。至于那些巨大的冰川,运动速度则大大加快了。数十亿至数百亿吨的冰雪在冰川运行的山谷或低地中静静地推挤、摩擦,它们慢慢地,但却勇往直前地向大海“流”去,最后震天动地般崩塌入海中。在风和海流的作用下,浮冰可以叠积并形成巨大的浮冰山。有的冰山长数万米,像一片白色的陆地漂浮在暗灰的海面上,相当壮观。

北冰洋形成的浮冰山与来自格陵兰岛屿的冰川及冰架形成的冰山,一起随海流进入大西洋或阿拉斯加外海,有的冰山也可向南漂移到北纬40°。南、北极海域由于冰山众多,成了人们到南、北极地考察和探险需要闯过的第一道难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航海,甚至有可能造成航海悲剧。

冰川是怎么形成的

冰川是在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们是由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冰川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层次,并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压力下,产生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冰川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通常在寒冷的气候中,降雪量大于融化量,积雪逐渐压实并转化为冰川冰。冰川冰积累到一定厚度后,受重力作用,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形成冰川。

冰碛物是由冰川直接造成的不成层冰积物,主要由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组成。这些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力,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称为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可在基岩上形成带有擦痕的磨光面,而擦痕或刻槽是冰川作用的一种良好证据,其方向可以用来指示冰川行进的方向。

冰川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和水文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它们不仅塑造了地球的地形地貌,还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