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许多地区,老人故去后的祭祀活动非常隆重。一般来说,家人会选择一个吉日举行祭祀仪式,邀请亲朋好友共同缅怀逝者。不同地区祭祀活动不同,那么浙江做阴寿是什么?湖南祭祀亡者的活动有哪些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浙江做阴寿是什么
浙江丽水地区,除了清明节、中元节要上坟祭祖外,人死满十年,还要为其“做阴寿”。做阴寿通常选择在人死十年后的死者生日里做,其形式与生人做寿一个样。举行仪式时,亲友送礼致贺,主家设筵待客,有的甚至请木偶戏班或民间清唱班来助兴,十分热闹。做阴寿时需接亡魂回家受贺,享用子孙纸衣者,谓之送寒衣。
南京人遇到死者忌日、诞日应祭亡者及其配偶。而年度祭祀中,只有清明去扫墓。扫墓时,“必以紫纸长条挂树枝,插于冢上,谓之挑钱,惟新葬者必于社日,谓之赶社”。吴县一带的衣冠之族,“遇父母讳日,闭门谢客,不营他务。
古人散斋致斋,侵然忾然,若何真挚,今供奉的祭品等。据说做阴寿是表示死者子孙有孝心。由于要有一定的财力才能为死者做阴寿,能做这种仪式也是家庭兴旺的体现。其二,据说做了阴寿后,也能使死者在阴间里有体面,不受其他鬼魅的欺负。其三,据说做阴寿的仪式还有为死者消解生前罪孽,免其堕入地狱的功能。
台州、玉环等地在三年祭祀除丧以后,每到丧者的忌辰必须祭祀一次,通常用家常便饭祭祀,在饭菜前放上碗筷与酒杯等,点上蜡烛和焚香,呼请亡人来享用子孙给其准备的饭菜,并烧纸钱给亡魂。此外,每年还要举行四时之祭。“元旦、清明、端午、中元、重九、冬至、除夕,各以时物为荐。”此外,在台州地区,除了闽南人、温州人外,台州人把正月初二称为“白日子”。凡上年办过丧事的人家,这天要在家中设灵座、孝堂,祭奠死者,并接待亲友来祭奠,此俗称“接纸”。而亲友前往祭拜称“拜座”。如在天台、黄岩、温岭等地,人死后的次年正月初二,新丧家要设灵座祭奠,拜座时亲友送的座仪为烛一双,纸三节,锭一付。如果这天不设灵座开吊,就要提前在路口、巷头、门墙等显眼处张贴“不设座,谢绝接纸”或“免送纸烛”等字条,以示亲友。但尽管如此,不论是新丧人家,还是上一年无丧事的人家,在这一天里都不接待串门的人,并把不懂俗规来串门的人看成是“大不吉利者”,有的甚至会把人拒之门外。
至于初二设家祭的人家,初三要去“拜新坟”,俗谓此为“先望活人,后望死人”。其也称“拜坟岁”、“望三日”,仪式与扫墓一样要用“九子盆”盛绿豆糕、鸡蛋糕、肉、鱼、茶叶等供奉于新坟前,上香、点烛,丧家大小依次跪拜祭祀死者,并在坟上添土、压纸钱。拜新坟回来后,“落祭”撤去灵座,然后再“散羹”,把馔余等分给下辈各家享用。
除此之外,台州地区与舟山群岛的渔民还有“招潮魂”的仪式。台州的渔民没有海损水葬的风俗,不管什么人,只要死在海中,任何人发现,都要义不容辞地将尸体捞起,将其带进岙口归葬,绝不会见之任之,这是一种做善事的举动,也是互相帮助的好风俗。但对那些因海损身亡,又无法找回尸身的亡人,丧家则要举行“招潮魂”的仪式。招潮魂的仪式通常在涨潮时分,于海滩吞口上举行。因为民间认为,海水涨潮时,海水往陆地上进升,会将亡魂带到海边。所以招潮魂时应在那种时候举行。招潮魂时,要扎一个草人,穿上死者生前的衣裤鞋袜等,请僧道在岙口海边诵经招魂,然后把草人放入棺木中,或将草人烧成灰装入瓮棺中,接着再如常人出殡那样,举行出殡仪式将棺木或瓮棺埋葬掉。江西南昌遇上新年正月,“亲戚各以赙至,名曰新香。如未满百日,则不举其礼,示虞而后葬。渴葬者,权宜之行,亲戚虽会葬,不正举其礼,新香乃正吊也。新年未满百日,于次年正月行之。十月朔日,亲戚各以鸡鸭、米饵来荐。若未满百日,亦于次年举其事,盖未葬则不荐新,亦以明卒哭乃葬”。
湖南祭祀亡者的活动
湖南湘中地区在人死后第一年的正月初一必须先上坟“拜新年”,以后每逢清明、七月半上坟烧纸钱供奉亡灵。在贵州平坝等地,“清明日,晨起门首插杨柳,午间祭扫先茔。大家族人家,则合族祭扫其始祖之茔”。“祭时,先祭后龙,后祭墓,多用牲鸡、肴馔、香帛、酒、烛、炮竹等,合族尊长排前,卑幼排后,一次跪拜礼。”而新死者之茔,祭扫之期多在春社日前。七月“接祖先新亡,自初九或初十日起,老亡自初十或十一日起,至十三或十四,或十五日止,每日堂庑设几席,陈肴馔,于事生同。接送及日供,行跪拜。送日,以大量纸帛、镍锭包而焚之,名曰烧包”。十月一日,“士夫家有具纸衣、楮钱焚于新葬之墓者,名曰送寒衣”。
四川新繁的丧家在安葬死者的隔年,需要在春社日前上冢祭扫,此谓上新坟。上新坟时,凡是女儿去祭拜父母之坟,需要“剪彩为花,异于常制,谓之一笼鸡”。此外,“每岁清明、冬至前后,必具鸡酒祭于墓,谓之杀扫。又制纸为长条,五色具备,插于冢上以为识,谓之坟飘”。而且人家多采稚艾,捣米粉为糍,以祭其先人,亦有馈遗亲友者。七月十五中元节,“县俗于是日设馔祀先人,缄楮钱,署氏讳于其上,丛爇于庭中,谓之烧袱子。贫富莫不然也”。”合川人较特别的是在十月,要抬城隍偶像至纯阳山,招僧道做法事,与中元节同,谓之送寒衣。西昌人对待新丧,“于春分前拜扫茔墓,插纸花,陈设酒食,举哀行礼。葬已三年,春分节后行之,名曰上坟”。七月一日,“门外陈酒食,焚香帛,迎荐亡魂,曰接新亡人。朔十日迎荐者,曰接老亡人。迎入中堂,特设几案帷垫,献香花果品,每食必祭。惟必择一日整治筵席,诚敬丰美,如宴嘉宾。撤馔,延亲族燕饮。封冥资,面书亡者、祀者名,于十三四日祖饯门外焚之,曰烧包,泣送乃退,虽赤贫不菲废”。“孟冬月朔,行祭墓,裁纸衣,杂棉帛焚之,曰送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