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的入殓称什么 黑吉地区的入殓风俗

现今社会环境不同,好多习俗文化都发生了改变,但是有些传统文化的核心还在,我们也一直在遵循着这些习俗和禁忌。比如丧葬的入殓风俗,那么闽粤的入殓称什么?黑吉地区的入殓风俗是怎样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闽粤的入殓称什么

闽粤的客家人入殓称入材、落棺。入殓前先举行告别仪式,在鼓乐声中,礼生念祭文,子孙三跪九叩,与死者告别。告别仪式后,多数地方由俗称“扛丧仔”的抬尸者处理入殓事务。福建的客家人习惯先在棺材底部放些草木灰和有香味的树叶,再随葬炒熟的稻谷、麦子和豆子,以及缺口的陶盆、陶罐和剁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筷子等。而广东的客家人则习惯先铺1寸厚的黄泥。然后铺上棕片12片,代表12个月令,闰年则多放1片。接着放上“七星板”,板上铺上草纸或纸碎、灯芯草和布等。再放入8条被褥,尸身上还要盖7层被褥,这叫“上七下八”。下面的被褥放好后,放上两块砖做枕头,有的地方砖内写上死者的姓名、世系、生卒年月日时,此称“合砖”。有的地方如宁化等地则以上写着死者的名讳、生卒年月日时和子孙的名字等的“内碑”来替代。通常男的置于脚下,女的置于头部的位置。然后,由抬尸者或亲人,用两条白布或苎麻索将地上的尸身提起,放入棺内,并在棺上拉一中线,根据此把尸体摆在正中。尸体与棺材间的空隙之处,用木炭或死者的旧衣物等塞紧。在宁化一带,上面再盖上7条用白布被单和花布被面缝成的被褥,而在长汀等地则盖上3-5条被子和出嫁女送的5尺长的白色遮面布,并用稻草或旧衣服当枕头,脸上还要裹一些丝绵,以便检验是否真正断气。棺材的空隙处,头部用瓦片塞紧,两边则用旧衣服塞满,然后,待到殃榜上规定的时辰或日子才封钉。广东普宁的客家人称入棺为小殓,钉棺才称大殓。入棺前,棺木里先垫上草纸、草木灰或茶叶等,然后择时用麻皮移尸入棺。在盖棺前,需做“饲生”仪式,由孝子象征性给亡者喂饭。家属最后瞻仰一下死者的遗容,然后封棺,用斧头钉上六根钉子。在该地,男性死者用红漆棺材,由本宗族的老辈人封钉;女性死者用黑漆棺木,由外家老辈人封钉。台湾的客家人,棺内的死者则是左手执扇、手帕,右手执桃枝。棺底放着背筋线、串银纸钱、棺席布等。尸体旁还陪葬道士做的“替身”,再盖上多层俗称“盖面被”的被子,下面是亲友送的,最上面一层应是儿子的。然后,拿一套衣裤,衣服放在被子上陪葬,裤子留给孝子,此叫做“亡者得衣,子孙得富”,因为在客家方言中,“裤”与“富”谐音。此外,客家人还要用一块俗称“遮身幡”的丈余白布盖在最上面,这块“遮身幡”超出棺身柩头的部分,可以剪下来,分给几个媳妇,由她们撕成细条,来系“手尾钱”。而柩尾超出的部分,则剪下来分给死者的女儿收藏。近年来,这一民俗事项已很少人再从事了。

黑吉地区的入殓风俗

黑龙江各地通常是在人死后二日或三日成殓。大殓时,先在棺内垫黄土、铺纸,置铜钱,数量如亡人年岁,棺内四周围以布或绸帛,纳尸人棺,边上塞衣物及木棉等,使尸体不移动;并用净水拭亡人口、眼后再盖棺。如在望奎等地,人死后三日则殓,先在“棺内垫纸,置秫秸一根,其儿女以钱在棺底摆之,摆毕则隔一拿一,儿女多者多拿,儿女少者少拿。余钱作勺形垫棺毕,以扁担探入死者身底,压其一端,使尸身略起,谓之撬殃。然后,丧主用口袋横覆于死者面部(恐一移动,口内之浊气中人也),抱头而呼曰:‘某亲住新房去。’且行且呼,助忙者相帮置棺”。将压口钱取出,打狗饽饽、蒙面布、绊脚丝等物皆去之。“枕作三角形,内盛黄土或麸子,首之两旁以棉花垫之,必使之正。已则以打狗棒之棉花团蘸凉水,将死者耳、目、口、鼻皆揩之,谓之开光。开讫盖棺。”

吉林人大殓时,先在“棺内奠七星板,藉茵褥,施锦衾,垂其裔于四外。届时,奉尸入棺,纳生时所落齿发,卷衣以塞空处,令充实平满”。辽宁许多地方在丧后三日殓尸于棺,即古之大殓,亦有殓于第二日者。大殓时,是严冬必启窗。“孝眷环视,丧主捧尸首,旋去覆,以油或清水少许拭其目,谓之揩眼光。盖棺时,匠人加钉,孝子必连呼躲钉。殓毕,合家哭号,尽哀而止。”如在海城一带,丧后三日或二日大殓。以制钱置棺底,其数视亡者岁数。外用铧铁、木炭、五谷粮等物。丧主捧亡者之首,众人助之,纳于棺中。去覆面之布帛及口中含物。丧主以箸裹棉蘸水,拭亡者二目,俗谓开眼光。孝眷环视。盖棺后家人祭奠,号泣尽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