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堂是用于举行丧葬仪式中的纪念活动的地方,主要是为了纪念和告别逝者。很多灵堂的布置随着地方的不同,布置也不同,有些很是隆重繁琐,有些则是简便朴素,那么闽台布置灵堂时的流程是怎样的?广州人把灵堂俗称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闽台布置灵堂时的流程
在闽台,布置灵堂时,以白布遮柩,设灵帷,架遗像,把亡者的衣服鞋袜置于一张椅子上,意思是供死者换洗之用。灵枢前要放置一张灵桌,上面供奉用高尺许,宽三寸余的厚纸制成的临时神主——魂帛、遗像、魂幡,并摆上一对蜡烛,放些鲜花,设香案,供果品、饭菜等,长明灯的灯火日夜不熄,以备亲友吊唁。长汀、宁化一带布置灵堂俗称摆孝堂。摆孝堂要打开中厅门,遮盖天井,在灵枢前挂上白布,摆上围着白桌裙的灵桌,桌上放灵位和遗像。富裕家庭的灵堂摆设更讲究些,灵桌上放一灵屋,灵屋左边放铭旌,右边放着悬挂在竹枝上的白色魂幡。
灵屋内设灵位,灵位前摆香炉和烛台以及茶杯、酒杯和饭菜等。灵桌旁放一张交椅,交椅上罩着死者常用的上衣,当地认为这是古礼用衣招魂之遗制。交椅两旁安放纸扎的童男童女,并放置脸盆、面巾、牙刷,三餐供饭。灵堂的所有门上要贴上道士所画的符咒,厅堂的门楣上贴“严(慈)制”二字,两侧贴白色对联,如:“身披麻衣迎吊客,手扶竹杖哭严君”等。
惠安人布置灵堂时,将灵柩置于厅堂正中,灵堂内挂帷幕,神案和供桌上则摆着纸做的灵位、供品与点燃的香烛。
而在潮湖岛上,由于出葬仪式需在院子里办,所以在葬前几日,他们要搭灵堂于门外,移灵至灵堂,悬挂亲友致送之挽联、丧帐及花圈等。在台湾桃园、台中等地,停柩称“置灵”,并需布置灵堂,撤殓床,“张幕柩前,幕前设案,立死者遗像及灵位,供鲜花”等。
广州人把灵堂俗称什么
广州人通常把灵堂俗称为孝堂。入殓后需要重新安座,在厅堂中摆上祭桌,围上白桌衣,上摆死者的遗像和神主牌,并配上香炉、烛台、长明灯、供品等。同时,在祭桌的左边安放由“喃既先生”事先写好的“太上老君敕令伴随使者”的木牌,这木牌俗称人客,是来陪伴亡魂的。据说这人客很薄情,如果子孙吵闹口角,人客定会惩罚他们,所以淘气的孝子、恶泼的孝妇都很怕他。此外,厅堂墙上也挂起祭幛丧帏等,有的人家还会挂起名人题字的铭旌,它通常用三尺三寸长的黑或红布为之,上用皂粉或墨汁书写或剪字粘贴死者的姓名、衔头、年龄等,挂于灵位旁。布置好孝堂后,就可以在此接待亲友的祭吊了。澳门的丧家多在寺院中办理丧事,也需在寺院里设立灵堂。灵堂正中,上挂死者遗像,下摆祭桌,祭桌上面,后设灵牌,旁边供奉鲜花,一边供盏长明灯;前供奉果品、茶杯、香炉与烛台等,80以上高龄去世者可点红蜡烛,余皆点白蜡烛。祭桌下安放烧纸钱的铁盆,两旁安置纸扎的童男童女和金山银山。灵堂上方挂着两盏白色的丧灯,灯上一面写姓氏,一面写死者的享年,而且80以上高龄去世者,丧灯上的字可用红色写,余皆用黑色或蓝色写。
贵州人在入殓后也要布置一下灵堂,平坝人在布置丧堂时,在梁上悬以白布,将灵柩隔在布帷内。其外设灵桌,上置灵位和神主或遗像以及烛台、香炉,并点上香烛。此外,亡者生前嗜爱的东西也放在灵桌上。灵位或用纸制成,或用红绸一块悬于帷面,上写“某某之灵位”。“神主用木制,玻璃罩外,内为粉面、木面两层,粉面书某某之神主,左下方书奉祀之孝子名字。木面书亡者生卒年月日时,或墓地、葬向。更有考妣二人共一神主者,则男左女右排列书于两层。顶蒙红绸,以五色线横缠内面与玻璃,外面可以开阖启闭。此主,丧事毕不焚化,永远供奉。”另外还用长条白布制作魂帛,上书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悬挂在灵座侧。有的丧家还制作铭旌,用长六七尺的绛绸制作,上用白粉写某某之铭旌,左下方另以红纸墨汁书在宛容音日引接陀确写题者衔头和名字。铭旌的一头撑以竹竿,或立于灵座侧,或立于大门外。除此外,丧家还要在附近设一个“司书房”,以便作为处理丧礼各事务的场所。丧堂内外也悬挂祭幛、挽联等,吊客送来的礼物要尽量陈设在丧堂的内外。
四川新繁一带封棺后布置俗称丧房的灵堂时,“凡家龛、中雷、门神均蒙白纸,柩前则燃灯照之,无间晨夕,谓之路灯”,又有路引、引魂幡放置在灵堂内。同时还在“柩前复以纸扎牌坊,五彩俱备,中奉死者姓名。内设卧具,则丧主以下所居,谓之丧房”。”南川等地布置灵堂时,则请道士至,书引魂幡、灵牌,供纸屋中。“用帛一匹结为人形,以象死者(略似头及两手足),曰魂帛(以此肖死者之身)。于棺东设灵床,棺前设灵座。”用帛长六尺,大书死者称号,曰某某之柩,以竹竿悬灵座右,曰铭旌等,使灵堂肃穆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