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魉”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魑魅魍魉”读作:chī mèi wǎng liǎng,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意思是:传说中的鬼怪,没有人能遇到的。
“魑”。这个字在古文献中有多种解释。有说“魑”是龙子的,有说是山神的,也有说是母龙的,莫衷一是。还有说是像龙但没有角的怪物的,所以“魑”也成为这一类鬼神的总称。
“魅”。有个词语叫“魅力”,也就是吸引人的力量,由此可知,“魅”应该是具有迷惑人的本领。
“魍魉”属于山川精怪。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魍魉”的形象又发生了变化,成了“孤魂野鬼”,再后来变成了鬼魂。
相关故事: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率军征讨小国陆浑,路过洛阳城旁的洛水时,为了炫耀武力,竟公然在周王室的境内陈兵示威。
周定王怕出什么事,忙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根本没把天子派来的使臣放在眼里,无礼地问王孙满道:“你们王宫里珍藏的鼎的大小轻重如何?”
鼎,是周王朝最高权力的象征。王孙满心里明白,楚庄王特意问鼎,显然是藐视周王朝,并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于是他机智而又含蓄地说:“鼎的大小轻重取决于德,而不在鼎本身。从前夏朝有德的时候,把远方的东西画成图像,让天下的长官进贡青铜,用来铸造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这样万物都具备在鼎上了,也可以让百姓认识神物和恶物。所以百姓进入山林川泽,就不会碰上不利于自己的东西,就不怕出什么事,魑魅魑魉这些鬼怪也不会遇到,因此能使上下和谐,受到天下的保佑。成王将鼎固定在王城,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的命令。现在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但天命并没有改变,所以,鼎的轻重是不能询问的。”
造句:
1、那些魑魅魍魉,在光天化日之下终于出现了原形。
2、见惯了魑魅魍魉,有何惧什么妖魔鬼怪。
3、眼中黑暗,才能不惧刺目光明。眼中光明,才能不惧魑魅魍魉.
4、莫再误入歧途,与魑魅魍魉为伍。
5、魑魅魍魉本由心生,人心险恶实属正常。
近义词:
牛鬼蛇神
解释: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出处:唐·李贺《李贺集序》:“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翻译:吸纳百川的鲸鱼,跳跃翻腾的巨鳌,牛头的鬼,蛇身的神,不过都是荒诞奇幻的。
例子: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决不能让他们自由泛滥。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反义词:
正人君子
解释: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出处:鲁迅《藤野先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例子:赚钱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做个正人君子为社会效劳。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讽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