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屈:屈服;挠:弯曲。
这个词出自于:《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遘闵既多,是用废黜。”
意思是:乐昌侯为人朴实、忠谨,面对政敌不屈服,不低头。由于遭受别人的诋毁过多,最终被废黜。
反义词:
卑躬屈膝 [ bēi gōng qū xī ]
释义: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奉承别人。
出处: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译文:居高位的官员都谄媚奉承,唯恐落后;虽然谢安石贤能;但仍不能避免。”
示例:有些人为了私利竟在外商面前卑躬屈膝,这种行为实在是有损国格。
近义词:
再接再厉 [ zài jiē zài lì ]
解释:接:接战;厉:磨快,引申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出自: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翻译:指斗鸡用水喷,使之清醒后再斗。
示例:取得好成绩也不能自满,要再接再厉,不断进取。
造句:
1、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2、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
3、他的壮举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4、他在狱中始终不屈不挠地与敌人作坚决的斗争。
5、江姐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与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典故:
商,字子威,继承父亲的封号为乐吕侯,是汉成帝的丞相,他为人耿直,作风正派。
汉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长安城中忽然有传言说要发大水了, 长安城就要被水吞没了。刹时间,整个长安城的老百姓都惊慌起来 大家扶老携幼,争相逃命。
消息传到宫中,汉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宫中议事,商量对策。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也惊慌失措,劝成帝、太后赶快躲到船上去准备撤离。大臣们也纷纷附和王凤的意见。只有孙丞相王商坚决反对,他认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来,一定是谣传,在这个关键时刻,更不能轻易撤离,这样只会使人心更加慌乱。成帝采纳了王商的意见,过了一会,城里也没见大水来,谣言不攻自破,城里的秩序也慢慢恢复了。调查下来,确实是传言失实。成帝对王商能力排众议很赞赏,王凤却认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台,因此心怀不满。
王凤有个亲戚叫杨肜,是琅那太守,因为没有把他管辖的地方管理好,王商要办他的罪,王凤为此亲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杨肜说情,为他开脱。王商坚持原则,免去了杨肜的官职,王凤更加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想要打击报复。于是他勾结了同伙,诬陷王商。汉成帝 最后听信了谗言,罢免了王商的丞相职务。
但是,是非自有公论。《汉书》的作者班固在撰写王商的传记时 对王商的评价是:为人诚实公正,不屈不挠。这样的评论是很客观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