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位多少年(康熙活了多大岁数)

公元1722年,69岁的康熙皇帝去世。康熙皇帝总计在位61年时间,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基础,并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康熙皇帝去世的时候,已经为儿子雍正皇帝留下了一个非常稳固的江山。外部的威胁已经基本清除,雍正皇帝专心处理内政就可以了。其实,康熙皇帝在位的后期,虽然朝廷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但并不是烂摊子,影视剧中的说法过于夸张。

首先,我们需要纠正一个常识性错误。在影视剧《雍正王朝》中,宣扬康熙皇帝去世的时候,国库里的储备银只有700多万两。但是到了雍正皇帝去世的时候,国库储备银已经达到了5000多万两。这个说法的后半段是正确的,因为在雍正皇帝去世的时候,国库里确实有5000多万两银子。但前半段不正确,康熙皇帝去世的时候,国库中的储备银并不是700多万两,而是2400多万两。

也就是说,为了夸大雍正皇帝的功绩,康熙皇帝的功绩大大缩水。康熙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清朝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权臣鳌拜虎视眈眈,对皇位造成了直接威胁。吴三桂、尚可喜等藩王,盘踞云南、广东等地,基本上属于半独立政权,清朝根本无法管理。

郑氏集团盘踞台湾岛,经常骚扰东南沿海地区。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野心勃勃,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准噶尔部的背后,甚至有沙俄帝国的影子。此外,由于连年的战争,清朝百姓的日子很差,户部的赋税征收存在阻力,连年出现财政赤字。黄河、淮河等河流经常泛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口伤亡。

康熙皇帝在位的前期,铲除权臣鳌拜、平定三藩叛乱、围剿郑氏集团、征讨准噶尔部,基本上清除了一系列的外部威胁。在此之后,康熙皇帝开始鼓励农耕、兴修河道、治理盐政等各方面的工作。经过康熙皇帝的励精图治,清朝的经济在逐步恢复,国库的储备银开始增多。但由于战争的严重影响,经济恢复需要时间,没有出现飞速增长。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历朝历代都会出现的问题开始在清朝出现。首先是吏治腐败问题,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没能根治,康熙皇帝自然也没有办法,最多只能进行敲打。清朝官员的工资少得可怜,一品官每年只有100多两银子,这些钱连一个月的开支都不够。

因此,清朝官员出现了各种敲骨吸髓的办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增加火耗。第二个老大难问题是土地兼并,按照惯例,退休官员和乡绅们的耕地不需要缴纳赋税。久而久之,周围百姓为了少交一些赋税,会主动把耕地卖给乡绅。这样一来,乡绅的收入越来越高,朝廷的赋税却无法继续征收。

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由于身体健康原因,康熙皇帝在政务上有所放松,但远远没有达到烂摊子的程度。雍正皇帝上台的时候,固然有一系列的问题,但整体上还是稳定的。雍正皇帝上台以后,针对清朝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例如火耗归公、摊丁入亩、乡绅交税纳粮等等,此外针对清朝官员工资太低的问题,额外发放了养廉银。雍正皇帝的这些政策确实增加了朝廷的收入,国库的储备银数量越来越高。由于经济发展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此时的清朝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康熙皇帝用60余年时间,为雍正皇帝留下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江山。

雍正皇帝则利用13年的兢兢业业,为儿子乾隆皇帝留下了一个能够肆意挥霍的江山。在影视剧《乾隆王朝》中,乾隆皇帝说过一句话非常经典:朕从来不干小家子气的事。乾隆皇帝花钱一直大手大脚,6次南巡江南地区。前后总计10次战争,此外还有修撰《四库全书》等等。每件事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银子,乾隆皇帝几乎消耗了清朝所有的精力。

在乾隆皇帝在位的末期,清朝已经明显开始走下坡路了。乾隆皇帝退位的那年,清朝爆发了规模浩大的白莲教起义。由于吏治腐败严重、土地兼并肆虐,乾隆皇帝给儿子嘉庆皇帝留下了一个根本无法收拾的烂摊子。起初,嘉庆皇帝试图励精图治,但发现自己根本无力回天,干脆十分佛系,任由局势进一步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