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5年1月,北宋与辽国在澶州城下签订盟约,双方停止大战,重新回到一派和平的局面,这次签订的盟约因为发生在澶州(北宋时也称澶渊城),因此被称为澶渊之盟。
然而澶渊之盟自签订之日起,就饱受争议,在北宋时期就得到广泛的讨论,直到现在,关于它的种种争论也没有停止,为什么澶渊之盟会这么的受到关注,它又是如何影响到北宋的百年国运,下面就来具体说一说。
1.具体内容
要想知道澶渊之盟为何受到关注,就要了解它的具体内容,大体上分为四点
- 宋辽为兄弟之国,宋真宗比辽国皇帝年长,称宋真宗为兄。
-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 双方在边境设立榷场,互通贸易
2.争议焦点
从以上的内容上看,受到争议的无疑是第三点,它开启了北宋向异族纳贡的先河,从此宋朝走上了一条屈辱之路,成为饱受后世诟病的主要原因。
3.深刻影响
然而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它绝不仅仅是向异族人进贡那么简单。它在某种程度上深刻影响了宋朝的国运,让宋朝在自身已有制度上继续延长国祚,却又不断加深自身的缺点,直到再次被北方的金国人入侵,完成一次南北交替的历史命运。
我们知道,自宋太祖赵匡胤基本完成王朝大一统的时候,宋朝的整个国家战略是扩张的,它不断的征伐只为收复旧土,再次完成历史的统一,但是在北方,自938年起,最重要的燕云十六州已经被辽国割据超过60年,失去了这块天然屏障的北宋,在军事战略上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直到澶渊之盟的签订,北宋可以说彻底失去了收复燕云的可能性,这就是对北宋来说的第一个重要影响。
当然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石敬瑭的私心。但是对于北宋来说,无论是之前的高粱河之战,君子馆之战,还是雍熙北伐的失利,北宋在一系列军事上的失败让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可能性成为零。从此之后,北宋只能在华北平原上筑城坚守,形成战略防守的消极态势。
第二个影响对于北宋来说,毫无疑问是军队战斗力的削弱。宋朝是一个经济文化政治都高度发达的朝代,这也是历代文人都比较向往的一个时代,然而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军事问题。当然宋朝的军事问题与它的重文轻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来说毫无疑问是雪上加霜。
在北宋的国防体系上,最重要的两个方向就是北方的辽国和西北的西夏,因此北宋的禁军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向上,澶渊之盟签订后,河北一带百年无战事,这一点对于百姓来说是最好的事情,但是同时它让军队的战斗力快速腐烂。
这一点直到后来宋徽宗时期北伐时,北宋20万号称精锐的军队仍然不能拿下幽州,这是因为当时北宋的河北军备已经极度松弛,史称河朔将兵骄惰,不练阵敌军,须之用百无一有。如军粮虽曰:见在粗不堪食,须旋舂簸仅得其半。 又多在远处,将输费力。 军器甚阙(缺),虽於太原、大名、开德支到,封椿各件不足、或不适用,至於得地版筑之具并城戍守御之物悉皆无备。
想要靠这些只拿军饷不拿兵器的军队打仗,不输才是没道理啊。
北宋能打仗的部队,在西夏崛起之后,只有陕西,甘肃一带的军队能与之对抗。很难想象,对于一个拥有上百万士兵的国家,能打仗的只有十几万,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绝望的数字。
第三点,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被彻底延续下去。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但是在王朝初期,武将还是能够得到重用。宋朝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在中书省外令设枢密院,史称东西二府。东府中书省管政治,长官称为宰相,枢密院管军事,长官称为枢密使。
枢密使因为关系特殊,在北宋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宋太宗雍熙北伐之时,史称:宋太宗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这一时期的皇帝越过了宰相,直接和军事最高长官分析局势,可以说是非常少见的局面。
然而在澶渊之盟之后,大将曹玮,马知节,王德用等人被排挤。大战之前,以劝真宗皇帝南迁成都的陈尧叟等文官掌管枢密院,武将只能做到副职,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
宋仁宗时期,以军功升任枢密使的大将军狄青,尽管威名远播西夏,但是担任枢密使仅仅四年,最后被排挤出开封,一年后即抑郁而终,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四点,宋人畏辽心理根深蒂固。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呢?不是敌人拥有了飞机大炮,而是我们还没有见到敌人,就心生恐惧。怕,就输了一辈子。然而这种恐惧,最让人诟病的还是来自于北宋君臣之间。
从宋朝建立之初到澶渊之盟签订时期,宋朝的皇帝顺序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可以想见,对于出生于深宫的赵恒来说,无疑打仗是他最薄弱的能力,何况他的祖父,父亲都没能打败辽国,对他而言,产生畏惧心理十分正常,并且这一份畏惧,直到北宋灭亡。
以上的分析都是对宋朝来说不利的一面,然而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无论对于宋朝来说,还是辽国来说,停止战争对双方都是最有利的局面,毕竟在两个超级大国面前,能保持百年和平真的是一个人类奇迹,这也是澶渊之盟最好的一个体现。
尽管澶渊之盟产生了诸多影响,后世对它的观点不一而足,但是,在这里还是想要分析一下,这些影响究竟是如何而来,即这个盟约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我们现在人的一些观点到底是不是可取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当时的主人公身上,尽管战争是靠军人的浴血奋战,但是主角却是战争的掌控者,对于宋朝来说,毫无疑问是宋真宗君臣。
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宋真宗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为何他会签订城下之盟,他不怕后世的讥笑吗?
以作者个人的观点来看,宋真宗是一个比较糊涂的皇帝,或者说是一个不能看透时局,成长在深宫中的仁者之君。以这个观点出发,简单分析一下。
<1>当局者迷
宋真宗是宋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成长的环境是锦衣玉食,以儒雅著称的宋朝,这注定了他不能像同时期辽国的君主从小便能驰骋草原,也不能像西夏首领李继迁那样为了族人的生存,一次次刀头舔血,在沙漠戈壁上奋力杀敌,宋真宗是不懂得生存是有多艰难的,这注定了他的性格并不能刚强坚毅,而是始终怀着一份仁慈之心,像水一样柔软。
面对辽国人的进攻,他不能看到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场面,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他看到的,只是辽国人已经越过黄河,澶州城危在旦夕。而他的都城开封,可能瞬间就会被辽国人摧毁,在这紧张的局势之下,一个没有战争经验的君王是迷茫的,他能御驾亲征靠的还是寇准等人的极力劝谏。
在澶州城下,尽管辽国主帅萧挞凛被射杀,但是这个消息被萧太后严密封锁,宋军并不知情。而当萧太后主动提出议和之时,宋真宗心里只有如释重负,根本不会去考虑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2>鸵鸟心理
毫无疑问,宋真宗是有着鸵鸟心理的。这种心理就是胆小怕事的体现。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1.当寇准逼迫宋真宗登上澶州城北门时,当时的场面是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可见宋真宗的到来,让军民看到了希望,这本是一件好事,因为辽国皇帝也是亲征,这样就能对等,士兵在心里也会认同自己的皇帝,但是遗憾,真宗皇帝在北城转了一圈,晚上就回到了南城住下,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一旦城破,就能第一时间向南逃跑。
2.宋真宗派曹利用与辽国何谈,他希望能将价格控制在100万左右,当曹利用回来的时候,向真宗伸出了三根手指,吓得真宗以为是三百万,还说着太多了,太多了,但是这时候宋真宗心里的正常反应应该是愤怒,当曹利用说出是三十万时,真宗说道:才三十万,这么少。没见过被人勒索钱还嫌少的,宋真宗是一个奇葩。
<3>糊涂君主
宋真宗是一个糊涂君主,这一点其实并不冤枉。因为在澶渊之盟以后,宋真宗有些得意,他认为自己虽然花费了一些钱财,但是却停止刀兵,是一件功劳。但是权臣王钦若却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耻。
王钦若这番话其实是用来打击政敌寇准的,因为正是寇准力劝,宋真宗才会到澶州去和辽国议和,而也是因为这翻话,寇准被罢相。但是我们分析一下,当时王钦若是劝皇帝南下金陵避难,而寇准则希望皇帝亲征,若是没有寇准,恐怕宋朝存不存在都是个问题,而宋真宗却问罪寇准,这说明了宋真宗不辨是非,而之前得意洋洋被一句话就打击的无地自容,可见其不明。
寇准剧照
在这之后,宋真宗到泰山封禅,又搞出了所谓的天书,祥瑞等等鬼神之说,是在掩饰自己的过错还是在进行自我麻醉呢?只怕到这个时候,宋真宗才明白自己以前有多么糊涂。
4.现代人关于澶渊之盟的几个观点
澶渊之盟对于宋朝的得失,现代流行几种说法,但是在我看来,都充满着强烈的阿Q精神,下面就来说一说。
第一个就是宋朝有钱,以当时宋朝的国力来说,年贡30万贯是一个极小的数字,根据现代人统计的数据,自996年至1021年,北宋收入由2224万上升到150885万,户口由451万上升到868万,财富增加60多倍。然而,这里面又有着很大的逻辑悖论。
试想,如果宋朝将辽国击败,然后再开放榷场,那样不更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支付年贡之后再同意开放。即使不签订盟约,二十年的时间宋朝就不会发展了吗?而且即使宋朝再有钱,那也不能随意给别的国家吧,一滴一粒都是民脂民膏,这些不都是从百姓身上得来的吗?
第二个是宋朝是延续前人的方法,比如汉给南匈奴的岁赐,唐与突厥的和亲等等,而宋朝只是给钱,所以并不丢人。这种说法同样很轻浮。汉唐与匈奴的和亲之时权宜之计,是在国家力有不逮之时委曲求全,但是在国家强大之后,总是能给予反击,东汉对于南匈奴的岁赐是在拉拢南匈奴,共同对抗北匈奴,这和北宋与辽国的盟约之间怎能相提并论?
第三个是北宋签订盟约之后,百年无战事,国家因此富足。这种说法初次看来很正确,但是细想之下漏洞百出,试想如果宋朝不签订盟约,就不会使国家富足吗?使国家富足的方法难道是向别人低头,以此来换取所谓的和平?难道不是一系列富国强民的国策吗?宋朝是一个文化经济高度发达的王朝,商业极为繁荣,这才是国家兴旺的根本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讨论澶渊之盟对于宋朝的得失,其实我们一直都处在一种阿Q精神之下,这里面反应出来的,是强烈的弱势文化所引导的历史观,儒家的史官善于春秋笔法,对于真相,反而隐藏在真真切切的历史事件当中,而不是史书中的几行文字。
澶渊之盟背后的真正逻辑,是宋朝大败亏输,这在反面证明了当时辽国的政治军事能力,其实是远超宋朝的。
辽国当时的当家人虽然是辽圣宗耶律隆绪,但是实权却掌握在其母萧太后手中,萧太后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在她掌权期间,基本贯穿了宋辽之间20多年的战争,在这一时期,辽国极大的扩张了自己的实力。
在萧太后执政早期,便重用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在雍熙北伐中挫败宋军攻势。在南下侵略宋朝国土之时,尽管名将凋零,但是仍然能维系20万辽军远征,这里面隐藏着怎样的政治智慧呢?
可以说,在战争初期,辽军的形势其实也算不得太好,但是辽军并没有后撤,而是不断深入宋朝腹地,直到澶州城下,这里面又有着怎样的军事智慧呢?
在主帅萧挞凛中箭身亡之后,马上封锁消息,不慌不忙,派出使者谈判,为本民族谋取最大利益,这里面有着怎样的生存智慧呢?
可以知道,在当时的国家博弈之间,宋朝在一开始就已经处于下风,以萧太后为首的辽国君臣远胜于以宋真宗为首的宋朝君臣。
而最为可惜的是,北宋并没有在战争中看到王朝隐藏的危机,而是不断在危机中加油。这就是最为人诟病的重文轻武之策。
时间到了宋真宗一朝,重文轻武已经很难逆转了,崇尚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宋朝,任何改变都是难上加难,而真宗皇帝在澶渊之盟后,排挤武将,罢黜主战派寇准,将主管军事的枢密院交由文官来管辖,毫无疑问对宋朝来说是一个致命打击。
因为澶渊之盟并不是一个孤案,它为宋朝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开启了潘多拉魔盒。
北宋与西夏的庆历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
南宋与金国之间的四次议和:从最初的割让土地到最后,宋主称金主为伯,岁币增至银绢三十万两,一次性支付金国犒军钱三百万贯。
宋朝与周边国家处理危机的方式基本上是给与银绢。无论双方以兄弟相称,还是以叔侄相称,都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伎俩,对于国家并无实质性的损害,而这种处理危机的方式才是最有害而无力的,它严重损害了军队的战斗力。因为不是任何问题都是靠金钱来解决的,一个国家的强盛,除了经济,还有民族的精气神,没有了精气神,再多的钱也只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最后的总结
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但是这种妥协,在宋朝一方来看,却是毫无半点光彩的,这一事件背后,是宋朝无力对抗辽国的最直接体现,它的出现,使得宋朝在原本就极为保守的军事上,进一步削减战斗力,以至于在后来被西夏人拖住了几十年。
宋朝虽然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但是军事上的软肋使得它并不能守住这份庞大的家业,正是应了那句话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我想,这才是澶渊之盟对后人最大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