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时间轴,太乱了!捋一捋两晋南北朝的时间线(北方篇·中)

淝水之战前前秦与东晋南北对峙

上篇文章讲到冉闵被鲜卑慕容建立的前燕所杀,而冉闵是取代了后赵石氏政权自立。

冉闵的冉魏政权持续时间极短,只有不到两年。

正常来讲,前燕应当填补后赵—冉魏留下的权力空白,成为北方的霸主。

事实上,前燕也的确是在消灭冉魏后快速扩张,更是在公元369年击败了东晋桓温的北伐部队,达到全盛时期。

此时的前燕,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地区,与氐人建立的前秦政权在北方形成东西对峙的格局。

但可惜,笑到最后、统一北方的不是前燕。前燕发展至鼎盛,前期依靠慕容恪,后期慕容恪死后依靠慕容垂。慕容恪与慕容垂是兄弟关系,都是前燕政权的奠基人慕容皝的儿子。慕容恪有“十六国第一名将”之称,慕容垂更是号称“一生征战无败绩”。但是,慕容恪死后,慕容垂因为被秉政的慕容评猜忌,被迫投奔前秦。

“艸付应王”苻氏兴

此时,前秦的统治者是一代雄主苻坚。

由氐人建立的前秦政权,其奠基人是苻坚的祖父苻洪。

苻洪,原名蒲洪,其家族世代为氐族的首领。

早先家里的池塘中长有蒲草,长势异常茂盛,高达五丈,而且分成五节,像是竹子,别人都喊他们家为蒲家,于是干脆以蒲为姓。

蒲洪长大后勇猛善射,颇有谋略。

他在投靠石虎后屡立战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有人劝说蒲洪称王,蒲洪联想起社会上流传的谶语“艸付应王”(当然也可能是蒲洪自己派人散播的),以及他的孙子蒲坚背上也有“艸付”的纹络,“艸”+“付”为苻字,于是苻洪认定天命在苻,于是改蒲姓为苻姓(古代读音是一样的,都念pú),并自称大单于、三秦王。

苻洪死后,儿子苻健继承王位。公元351,苻健自称天王。这个时期,胡人建立的政权,多以天王作为最高的尊号;因为占据的是关中秦国故地,因此国号为秦。

史载苻生是个独眼

苻健是个较开明的帝王,但仅在位四年而死,传给儿子苻生。

苻生自幼独眼,勇猛而又残暴,经常随意杀人,继位不久,上至后妃公卿,下至百姓仆隶,五百余人被杀,有些人至死都不知道因为什么获罪。

苻生梦见大鱼食蒲,以为不祥,又听到长安有歌谣唱到:“东海有鱼化为龙,男便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

”这其实是暗寓苻坚有帝王之分,因为他的爵位是东海王,住宅正在洛门东。

但苻生却把怀疑的矛头指向了托孤重臣太师鱼遵,把鱼遵以及他的七子十孙全部杀死。

但危险终于降临到苻坚头上,苻生夜里对侍婢说:“阿法兄弟也不可信,明天就把他们除了。

”阿法兄弟指的是清河王苻法与弟弟苻坚。

结果侍婢一扭头就把苻生的话报告给了苻坚,苻坚知道动手的时候到了,他与苻法各领几百人杀入寝宫。

卫士们早已恨透了苻生,不战而降。

苻生先是被囚禁,废为越王,最终被勒死。

王猛像

公元357年,苻坚即大秦天王位。

苻坚登基后,重用汉人王猛,整顿吏治,兴办学校,发展生产。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猛,王猛是诸葛亮一类的人物,下马能治民,上马能领军。

实际上,苻坚也正是把王猛当作是自己的诸葛亮,给予无限的信任。

王公贵族胆敢侮辱王猛的,苻坚便将其处死;有胆敢诋毁王猛说坏话的,苻坚甚至当众对他们拳打脚踢。

而王猛也的确不负重托,史载,当时秦境安定清平,家给人足,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

稳定了大后方,又得到慕容垂来投奔,苻坚终于对前燕亮出了獠牙。

公元369年底,苻坚以前燕不守信用,拒绝割让洛阳地区为由,派遣王猛领军讨伐前燕。

大军势如破竹,占领洛阳,直逼壶关。

前燕那边,辅政大臣、皇叔祖慕容评率兵30万抵抗。

慕容评虽然年高望重,但是为人十分贪财,作为燕军统帅,竟然在两军对垒的前线阵地上,“卖樵鬻水,积钱绢如丘陵”,令燕军精神懈怠,最终大败。

这一年是公元370年,鲜卑慕容建立的前燕政权灭亡。

秦灭燕后,次年灭仇池氐杨氏。公元376年,灭前凉(汉族张氏政权)。同年,乘鲜卑拓跋氏内乱,又灭了代。从朝鲜半岛上的新罗、东北的肃慎,到西北的大宛、康居、于阗以及天竺等十二国,都遣使通好。至此,前秦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苻坚开始把目光瞄向了江南的东晋朝廷。

淝水之战只是前秦败亡的诱因

淝水之战的想象图

公元382年,苻坚就伐晋一事征求群臣意见,出乎苻坚意料的是,群臣议论纷纷,多数不支持伐晋。

苻坚无奈,留下弟弟苻融单独商议。

苻融也不支持,痛哭流涕之余,搬出王猛的遗言加以劝谏。

王猛是苻坚最为信赖倚重的大臣,但他早在公元375年就已经过世,临死时说:“晋室虽然僻处江南,但承继的是正统。

臣死以后,希望不要对东晋有所图谋。

鲜卑、羌虏都是我们的仇敌,终会成为祸患,应该将他们除去,以安社稷。

”王猛希望苻坚优先解决国内鲜卑和羌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隐患。

然而,对于王猛的良苦用心、逆耳之言,曾经言听计从的苻坚这次却并没有放在心上。

公元383年,苻坚下令大举出兵,发兵百万讨伐东晋。

这里的“百万”可不是虚指,《晋书》记载,苻融等率领的前锋部队有25万,苻坚亲领的后续部队则包括各部落的联军60多万步兵以及27万骑兵,总兵力超过110万。

然而,淝水之战中,大约17万秦军对上7万晋军,未战先溃,导致后面的百万秦军兵败如山倒,局势遂不可挽回。

苻融也在淝水之战中因落马死于乱军。

关于淝水之战秦军战败的原因,历来分析很多,有内部原因,有外部原因(东晋北府兵战斗力强悍),也有苻坚临阵指挥失当的原因(全军后退却没有充分沟通,降将朱序阵前一喊“秦军败了”导致军心大乱)。

其中,其自身的内部原因是主要的。

据《资治通鉴》记载,伐晋之前,慕容恪的儿子、也就是慕容垂的侄子慕容绍有个非常深刻的点评:“秦恃其强大,务胜不休,北戍云中,南守蜀、汉,转运万里,道殣相望。

兵疲于外,民困于内,危亡近矣。

”说明前秦已经因为穷兵黩武到了国困民乏的地步。

所以,秦军人数虽多,全是疲兵,心无战意,这就导致一战失利,全军溃败。

苻坚一路逃亡,返回长安后,哭悼苻融,告罪宗庙并大赦,同时下令锻炼兵器,监督农务,抚恤孤老及阵亡士兵的家属。应当说,苻坚没有因为淝水大败就心灰意冷,反而更加努力,试图振作。但世事就是这样,当你成功的时候,别人都来巴结你、讨好你;当你落难了,原本顺从你、巴结讨好你的人都开始落井下石。

淝水之战后,前秦元气大伤,先前被降服的鲜卑、羌、丁零等部族纷纷举兵反叛,北方重新陷入四分五裂。

慕容垂:请叫我“慕容复”

“一生征战无败绩”的慕容垂

鲜卑族的旗帜人物是慕容垂。

慕容垂是前燕慕容政权的宗室,当初因为避祸不得已才投奔前秦,苻坚给予慕容垂极高的礼遇。

慕容垂至少从表面上看,对苻坚也是投桃报李的,不仅屡立战功,而且淝水战败后,苻坚仅带千余人投奔慕容垂,儿子慕容宝劝说父亲杀掉苻坚,趁机起事,慕容垂拒绝了,不仅没杀苻坚,还让自己带领的三万军队护送苻坚安全返回长安。

但实际上,慕容垂时刻不忘复兴大燕。

不论是过程还是最终的成果,慕容垂都更有资格叫“慕容复”!

当初苻坚伐晋之前征求群臣意见,只有少部分人明确支持,这其中,就包括慕容垂。别人支持伐晋或者为了讨好苻坚,或者因为看不清楚其中的利害,而慕容垂两者都不是。慕容垂的附和别有用心,他正是因为清楚地看到伐晋绝不能成功,一旦失败,前秦的统治力就会大幅下降,那时候,慕容氏复兴的机会就来了。

事实也正是这样。

肥水之战后,丁零人翟斌首叛前秦,苻坚派慕容垂前往平叛。

这本是一着“驱虎吞狼”的好棋,但没想到,狼没打着,反而跟虎联手了,慕容垂的势力更加壮大。

公元386年,慕容垂称帝,史称后燕。

后燕不仅攻灭了丁零人建立的翟魏,也消灭了由侄子慕容泓建立的西燕(此时的首领已经换成慕容垂的堂弟慕容永)。

后燕由此基本上尽复前燕疆土。

一代雄主下场凄惨

苻坚像

另一边,羌族姚苌建立的后秦政权,与后燕形成东西对峙的格局。

姚苌的经历与慕容垂有几分相似。

姚苌是后秦政权的奠基人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而姚弋仲早年与前秦政权的奠基人蒲洪(苻洪)一起仕于后赵,都是石虎的手下大将。

姚弋仲死后,姚苌跟随哥哥姚襄抗击前秦,结果姚襄战死,姚苌率部众请降,被苻坚封为扬武将军,并在前秦统一北方的战争中立下大功。

苻坚伐晋,姚苌与慕容垂一样表示支持,心态大概也类似。

淝水之战后,鲜卑、丁零等胡族四处点火,姚苌因为镇压不力,干脆逃往渭北,被当地豪族拥立,于是自称万年秦王,史称后秦。

这一年,是公元384年,是淝水之战后的第二年。

姚苌称王后,远近的羌人陆续归附,后秦逐步壮大。

此时,曾经的北方霸主苻坚,却正困守长安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奄奄待毙。

率兵围困长安的,是苻坚昔日的男宠,慕容垂的侄子慕容冲率领的西燕军队。

苻坚在城头看见慕容冲,派人送去一袭锦袍:“朕对卿的恩情如何,为何一夜之间出现这样的变故?”已自称“大燕皇太弟”的慕容冲根本不领情:“孤如今心在天下,岂能顾念一领锦袍的小恩惠!”无奈之下,苻坚根据“帝出五将久长得”的谶言,前往五将山(在今陕西省麟游县)避难。

在这里,苻坚陷入后秦军的包围,最终成了姚苌的俘虏。

苻坚虎死不倒威,姚苌派人索要传国玉玺,苻坚张目喝道:“小小羌胡竟敢逼迫天子!玉玺已送到晋朝那里,你得不到了!”姚苌又派人提出苻坚禅让给他,苻坚大骂:“禅代,是圣贤的事,姚苌是叛贼,有什么资格做这事!”苻坚意在激怒姚苌以求速死。

最终,苻坚被姚苌手下绞死于新平(今陕西省彬县)一座佛寺内。

苻坚死,前秦名存实亡。

其后,苻坚的子孙虽然又传了三世,辗转多地称帝,但已掀不起浪花。

就在后燕和后秦争抢苻坚留下的地盘时,在他们的北方,新一代霸主正悄然崛起。

注:有关苻生恶行的记载,史家历来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是苻坚篡位后对堂兄的丑化。

(暂时没法放上篇的链接,感兴趣的可以点进主页观看:太乱了!捋一捋两晋南北朝的时间线(北方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