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寡古今异义
- 古代的一些帝王为什么喜欢称自己为“孤”或“寡人”
- 黄帝为什么叫寡王
- 寡王是君主的什么
- 孤在古代意思-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以孤、寡来自称
寡寡guǎ
少,缺少:寡薄。寡恩。寡陋。寡趣。优柔寡断。寡不敌众。孤陋寡闻。寡廉鲜(xiǎn )耻(不廉洁,不知耻)。清心寡欲。
淡而无味:寡味。清汤寡水。
妇女死了丈夫:寡妇。寡母。寡居。守寡。
寡guǎ
【动】
(会意。金文字形,从“宀”(mián),从“页”(xié),是一个人独处屋下的形象。本义:古代妇人丧夫,男子无妻或丧偶,都叫寡)
同本义
凡无妻无夫通谓之寡。——《小尔雅·广义》
齐崔杼生成及强而寡(此指丧偶的男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寡guǎ
【名】
寡妇,丈夫死去后还未再嫁的女人〖widow〗
哀鳏寡(此指老而无夫的女人);恤孤独。——《战国策·齐策》
无夫曰寡。——《释名》
寡guǎ
【形】
少;缺少〖few〗
寡,少也。——《说文》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古代的一些帝王为什么喜欢称自己为“孤”或“寡人”这是个有趣而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像我们今天看的许多古装剧中都可以看到帝王们都会自称自己为“孤”或者“寡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叫得如此孤独呢?
古籍
《战国策·齐策》: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这句话是说 ,因为地位低贱的人是地位高贵的人的根基,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意即君主称自己是孤单的,需要臣下的辅佐。而孤、寡都是孤单的意思,在 《吕氏春秋·士容》:“孤、寡 ,谦称也。”龚自珍《最录尚书古文序写定本》 :“寡者,无二无匹最尊之词。” 寡人,寡德之人。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
不仅仅皇帝可以
古代王侯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但是在一定时间内,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 的。《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邶风》: “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在唐以后便只有皇帝才可以称寡人。
当然,蘑菇以前也听过一个比较有趣的答案,是说皇帝我们常常喊他“万岁”,所以皇帝会比所有的人都长命,等到身边的人都一一死去的时候,皇帝便是孤家寡人了。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进一步讨论。
黄帝为什么叫寡王寡代表孤独, 表示君主是孤独的,凡事只能大权独揽,没有能说知心话的人。所以称寡、孤,是孤家寡人一个,并非是人人羡慕的角色。
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君王自称为“孤”、“寡人”。“寡人”更为常见。“孤”是东周以前王的自称,孤古代诸侯、君王的自称谦词。
古代称谓文化发达,称谓的复杂反映出严格的尊卑秩序,以及古人对礼制的重视。而现代社会,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被打破,古人的称谓也渐渐湮没在历史文献中。
寡王是君主的什么寡人是古代君王对自己的谦称。受儒家思想影响,古代君王讲究“以德治国”,自称寡人为了警醒自己要“以德治国,以德服人”,且古代的观念认为君主的权利是上天赋予的,君王失德便会失去尊贵的权力地位,所以自称寡人是君主的一种谦称,自谦德行很少。
寡人这种自称在春秋战国时期用得比较多,而且都是诸侯王在使用,古代君王自称寡人,既是谦虚,也是规矩。
因为在那个年代,各方诸侯虽然雄霸一方,但诸侯王是天子分封的,所以地位必须要在天子之下,德行自然也不能超过天子,于是诸侯们就以“寡人”自称,表示自己是“寡德”之人。这样既表示出谦虚,也能够体现出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君臣之别”。
寡人的自称从唐朝以后就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因为秦始皇带头称朕以后,历代皇帝都采纳了这样的自称;另一方面则是在后来的朝代中,皇权更加集中,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小,于是“寡人”这种诸侯王专用的称谓也就自然消失了。
孤在古代意思-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以孤、寡来自称孤的说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诸侯们自嘲为孤,就像孤家寡人一样。
根据清代学者赵翼的考证,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路诸侯中,实力较强的诸侯,往往自称寡人;实力较弱的诸侯,往往自称孤。这些诸侯虽然实力较弱,可毕竟是一国之主。他们在国家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生杀予夺,使得一般人不敢亲近。所以,这些诸侯们自嘲为孤。当然,没准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秦汉以后,还有不少帝王也自称孤。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有些割据一方的诸侯国皇帝,如东吴孙权就自称为孤。
扩展资料:
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等。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语,常见于戏剧。
谦称自己用“不好”的字眼,称呼对方就不能用这些字眼了。而尊称和谦称正好相反,多数用表示美好、高贵高尚的字眼来表示。这些表尊称谦称的词汇应该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中许多词汇还在使用。
如:古人称对方“子”、“吾子”、“君”、“足下”、“殿下”,复数有“二三子”。臣子称君王为“陛下”,太子为“殿下”。(“陛下”原意是台阶下,“殿下”是“功殿下”,臣子门呼皇上太子时不能直呼,所以用“陛下”“殿下”来代替,以此来表示敬意。像称呼一般人为“足下”、“阁下”也是同样的道理。)君王呼臣子为“爱卿”。
古人在称呼对方父母时为“令堂”“令尊”,对方子女为“令爱”“令郎”,此处“令”的本意是“美好”的意义。说别人的意见为“高见”、“高论”。别人的文章为“大作”,称呼兄为“兄台”、 称呼弟为“贤弟”,别人的妻子为“尊夫人”。别人的徒弟为“高徒”。别人的家为“府上”。称呼和尚为“高僧”、“圣僧”。 尊称老师为夫子、师父、师傅、先生、先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