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鹤唳华亭小说,凌迟死后,脑袋却不翼而飞,崇祯知道之后勃然大怒的相关内容:凌迟又称剐刑或磔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比较残酷的刑法。明清时期,这种刑法用的最多,多用于罪大恶极,万民痛恨之人。朱元璋喜施酷刑,刑部便投其所好,对各种酷刑做了规定。处以凌迟者,罪轻以36刀毙命,罪重以36
凌迟又称剐刑或磔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比较残酷的刑法。明清时期,这种刑法用的最多,多用于罪大恶极,万民痛恨之人。
朱元璋喜施酷刑,刑部便投其所好,对各种酷刑做了规定。处以凌迟者,罪轻以36刀毙命,罪重以360刀毙命。一刀不能多,一刀也不能少。规定如此严格,是对刽子手的一种技术考验。因此,明朝的刽子手也要钻研技术,达不到刑部要求,丢饭碗事小,丢脑袋事大。
后来,朱元璋觉得对罪大恶极之人,360刀也太轻,要割3600刀才行。但这个要求很难达到,一般人割上几百刀就断气了。于是,朱元璋大摆擂台,让刽子手比武。一个姓赵的刽子手最后创下了纪录,竟然割了3543刀。于是,刑部依此记录,规定重罪犯人凌迟割3543毙命。
明朝时,刽子手也是一代传一代,姓赵的刽子手把这手绝活代代相传,最后传到了明末刑部的刽子手“赵班头”手里。赵班头的迟凌技术不次于祖先,因此在刑部是头号刽子手,不是重罪犯人都用不上他。
赵班头说,他处死的凌迟罪犯人,最高纪录达到了3600刀,破了他祖先创下的纪录。那个犯人姓袁,刑部长官叫他“袁蛮子”,罪名是勾引辫子兵打北京。
行刑那天,老百姓群情激愤,刑场上人声鼎沸,许多人都争着拿银子买“袁蛮子”肉吃,赵班头为此发了一笔小财。
赵班头说,袁蛮子是一条硬汉,行刑前长官拿来一包烟土,暗示给犯人服下,可袁蛮子硬是不吃,赵班头对他很是佩服。因为服下烟土后再割肉会少很多痛苦,袁蛮子不怕疼,在重刑犯中是个例外。
行刑时,袁蛮子一声不吭。赵班头开始割的时候,还对袁蛮子满是愤恨,割到一半,他竟不忍再下手了。可他已经提前收了老百姓的银子,他必须割下3600块肉才能给老百姓一个交代,于是咬咬牙继续割。最后割了3600刀,把袁蛮子身上的肉差不多都割光了,只剩下骨头架上顶个脑袋。最后一刀是枭首,然后把脑袋挂到城楼上示众。
谁知,一夜过后,犯人的脑袋竟然不翼而飞。崇祯得知后十分恼火,他准备把袁蛮子脑袋示众几天后,拿到辽东各个边塞去示众,谁知竟然丢了。他传旨刑部立即寻找,但找了几个月都没有找到。
后来明朝灭亡了,赵班头也逃出了北京。多年之后,他才知道被叫做“袁蛮子”的就是抗清名将袁崇焕,从他整个行刑过程看,袁崇焕真的像是冤死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鹤唳华亭小说,凌迟死后,脑袋却不翼而飞,崇祯知道之后勃然大怒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