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用白银 古代白银能交易吗吗

目录导航:

  1. 为什么古代用白银
  2. 古代银子拿去哪卖
  3. 古代私人能制造银锭吗
  4. 古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
  5. 古代银子从哪挖出来的
  6. 古代为什么银子认两不认斤
  7. 古代碎银子真实样子
  8. 古代白银纯度
为什么古代用白银

“中国历史上大量使用银子做货币开始于明朝中期,此时欧洲殖民者携带这海量白银从美洲来到中国沿海,这些银子的涌入才让中国市场上白银的储量达到了可以支持日常交易的地步。

到明朝后期随着瓷器、丝绸、棉布等货物更多的行销海外,白银开始成为市场上很常见的货币,东南沿海一度因此产生了一定通货膨胀。中国商品在海外的畅销一直维持到清朝中期,数以亿两计的白银涌入让中国的乡村也对它司空见惯了。”

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相对于纸币来说,白银的稳定性非常不错。

纸币泛滥,白银稳定,白银这种价值较大,同时又相对于铜钱来说易于携带的贵金属就成了市场上的“刚需”。正因如此,百姓在对纸币失去信心之际,白银便成了保值货币。

由于铜币的制作成本低廉,因此代表金钱数额价值就要远低于白银。大额交易需要用到的铜币数量繁多,携带和储藏都是个问题,交易很不方便。然而宋朝高档商品交易或购买房屋,都是数额不小的贸易。

回答如下:古代使用白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 作为货币:白银在古代被广泛用作货币媒介,用于交换商品和支付债务。白银相对较稀缺,具有一定的价值,易于分割和识别,因此成为了各个文明社会的通用货币。

2. 用于制作装饰品和饰品:白银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被锻造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品和饰品,如首饰、餐具、器皿等。白银的光泽和质感使其成为古代贵族和富人喜爱的材料。

3. 用于制作器具和工艺品:白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在古代被用于制作各种器具和工艺品,如镜子、烛台、香炉等。白银的特性使得这些器具和工艺品更加实用和美观。

4. 医疗用途:古代人们相信白银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毒能力,因此将白银用于医疗用途,如制作药剂、药罐等。白银的抗菌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治疗一些疾病。

总之,古代使用白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作为货币、装饰品、器具和医疗用途的优良特性,使得它成为了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

一是明朝中后期中国在贸易上长期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涌入,而不流出造成中国白银量增加二。万历九年(1581年)实行的一条鞭法确立了银本位制的货币制度和赋税徭役用白银折算的的制度,但同时保留了铜钱的流通,这时铜钱是官府垄断铸制的,常常是不足值的,而银是足制的,根据“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人们必定有窖藏银的趋向,所以导致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白银!

中国货币在元代以前都是铜钱为主,金银为辅的模式,由于中国古代都是自给自足,所以一般很少牵扯到大笔的交易额,再者政府的税收一般都是以每年多少钱来计算的,金银由于所牵扯的金额很大,流通的也很少,在某个时期更是出现了钱贵而金银贬值的情况。

真正的银为主铜钱与金维普的模式是明朝开始的,当时元朝的统治阶级大量发行纸币破坏了经济,人民对国家发行的钱币失去信心,于是开始大量的囤积银子等贵重金属来保值,明清两朝的财政收入都是以每年多少白银来计算这个时期的,一般都是钱和银贵,而金子依然是个配角

1、白银携带交易更方便

白银体积小,存储都很方便,再加上它的价值更高,所以人们越来越习惯用白银交易。

2、便于朝廷管理国库

3、朝廷以白银做为赏赐

白银是一种稀有金属,在古代曾经做过货币。很多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用白银付账的场景。可事实上,我国古代白银相当稀缺,不管是开采技术,还是流通使用,都比较落后。明朝以前,白银虽然是一种财物,但却不会大规模进行流通,一般用于私人经济来往。直到明朝,白银才以货币身份大规模在市面上使用。

百姓为保护自身财产,不顾朝廷禁令,继续使用金银为财物进行交易,白银交易越来越频繁。商人们在进行交易时,也都会尽可能选择金银。发展到最后,连官员都开始用金银征收税务。朝廷知道白银货币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只能无奈接受这一现实。“一条鞭法”实施后,朝廷也开始使用白银为货币,用白银给宗室和官员发放俸禄。

古代银子拿去哪卖

首先要说一下,中国古代很长时间内主要货币是铜钱,直到明清白银才成为货币。而且古代那点白银和现在的白银产量比起来微不足道,并不算多。因为古典小说、武侠小说、古装电视剧里古人经常用银子,所以很多人觉得中国古代一直用白银当货币。不过实际上在明朝以前,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是铜钱,而白银仅仅是作为值钱的贵金属,在大宗交易中才出现。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白银产量不高,在唐代以前白银总产量不过1400吨左右,不能满足流通所需造成的。而两宋时期白银产量虽然上升,累计生产了大约4000吨白银,但是很大部分作为岁贡流入辽、金,进入市面的并不多。明朝以后,随着对外贸易大量来自日本、美洲白银的流入(据不完全统计,从16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里,大约有2万多吨白银流入。),白银终于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流通货币。不过在此后中国由入超变成出超,加上鸦片战争以后多次赔款,又有大量白银流失,因此实际上到清末,国内的白银总存量不过1、2万吨的样子。

要说一下的是,在进入现代以后由于白银提炼技术的提高,白银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比如以2004年为例,当年中国全年白银产量是5637吨,超过了宋代以前中国白银总产量。所以古代流传下来的白银和当今白银总量相比只占很小部分。

这些古代白银一部分散落民间,以银元、银锭、银首饰的方式流传下来。因为这些古代白银有一定文物价值或者是纪念价值,所以大部分被广大民众收藏,比如光银元就有很多人专门收藏,据说存世量达到了8000万枚之多。一部分因为殉葬、人为埋藏等各种原因至今下落不明,比如此前不久发现的张献忠沉银就是一例,相信并非个例,在以后可能会发现类似的藏银。还有一部分则成为国家储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流传至今的白银到现在的不少,只不过大多成为私人收藏,而现代白银流通量又太大,所以毫不起眼。

古代私人能制造银锭吗

官方私人均可以铸造。

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的严格规定,允许自由铸造。只要适应当时的流通环境和民间习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银锭造形无规定,特别是从清代开始,各省各地各有千秋,异曲同工。但大体可分为元宝形、圆型、长方形、正方形、砝码形、牌坊形等几大类。

银锭到了明朝才盛行,不是国家的法定货币。直至清朝,银锭始为主要的货币流通,但也不是法定货币由于各地均可自行熔铸宝银。所以“银锭”制式在中国历史上从未进入国家法定货币体系,官方私人均可以铸造。

扩展资料:

古代银子交易: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为了携带方便,便会将一大锭银子,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是为了方面携带,也是为了交易的时候能够方便,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碎银,除了大户人家或者是官府中,会使用整个的银锭之外,大多数的老百姓使用的都是碎银。

银子摸上去十分软,只要用剪刀就可以很轻松的剪掉,然后拿出戳子计算剪掉的那部分。其实是一种非常小的秤杆,专门就是用来称量金银或者是药物的秤,这些银子在秤完了之后就能拿着用了。

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银子成色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商家还要换算成色之后来计算,不过如果你遇到一些厉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凭经验手感就能说出你的碎银子是几斤几两,当然了,一般都是两。但多数是来称碎银子的重量的,也就是说古代用碎银子消费也是按重量来算的。

“元宝"一词起于元代,金、银锭通称。

“元宝”一词即“元朝之宝”的意思,

“元宝”到了明朝才盛行,不是国家的法定货币。

直至清朝,银元宝始为主要的货币流通,但也不是法定货币

由于各地均可自行熔铸宝银。

所以“元宝”制式在中国历史上从未进入国家法定货币体系,

官方私人均可以铸造。

古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

每个朝代的物价都不相同,在明朝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现在人民币六百多元。

明朝年间,一两银子的价值开始大打折扣。据明朝万历年间的资料显示,当时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石大米,一石大米的重量约为94.4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188.8公斤大米,中国米价的平均价格仍然取1.75元,也就是说明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660.8元。

首先大家要明白,由于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大不相同的,这也就导致了各个朝代的货币的购买力是大不相同的。但是“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平民百姓都是要依靠粮食生存的。

所以要想比较一下各个朝代的货币价值情况,就可以根据每个朝代一两银子能购买多少石粮食就能推算出一两银子等同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啦

史载,清代中晚期一两银子换成人民币是两百元;在明代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大米两石,一石大米约是九十四点四公斤大米,也就是一两银子能够购买到一百八十八点八千克的大米,相当于人民币六百六十元。

宋代时期的中国是经济世界上经济最为繁荣发达的国家,老百姓安居乐业,所以银两的购买力很大,那时期的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一千元左右。

盛唐时期,那时候是中国古文明最为灿烂绽放的时期,涌现了大批的诗人,更是留下了大批歌颂盛唐的传世诗篇,在如此繁荣的盛世,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三千元,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物质文明更是丰富到了极致。

当时的大唐,可以说是万邦来贺,在那时,一斗米五文钱,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了解,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千文钱,以今天的一般米价来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四千一百三十元的购买力。

唐朝的一两银子就购买力而言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宋代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

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清初的银两购买价值稍低于明朝,但至清朝中晚期由于大量外国银两涌入中国,据统计鸦片战争前每年世界银产量的70百分号 多都被用来购买中国出产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产品了,银两的货币价值下降到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即一两银子=200元人民币左右。

古代银子从哪挖出来的

中国并不是主要产银国,宋以前虽有金银,但是主要作为保值品,而不是流通货币。那么遍及中国大地的白银,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海外贸易 。晚明社会的白银主要来自日本和南美洲。

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有一幅名为《倭国造银钱图》的插图,讲琉球诸国制造银币的工艺。实际上,在宋应星所处的时代,人们接触到的外国银钱,除来自日本、琉球的白银外,更多的是源自秘鲁和墨西哥的白银。

由今天墨西哥西海岸的阿尔普尔科,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再到中国的澳门,构成了16、17世纪的"太平洋丝绸之路",更是给中国输入了大量的白银。美国学者弗兰克在其《白银资本》一书中认为,17、18 世纪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流入了中国。大量的白银流转的数字表明,15~18 世纪的中国,依然是世界的经济中心。

我国学者王裕巽通过对国内外史料的分析,认为明代中国从国外贸易中得到了超过3亿两的白银。

在古代,银矿的采选比较复杂,由于地下蕴藏的银矿常会分成若干支脉,采矿的人要挖土10丈或20丈深才能找到,这不是几天或几个月能办到的事情.

银矿的矿床在土里藏得很深,纵横如树枝,所以采矿者得分成若干小队来横挖寻找.为了避免矿道倒塌毁坏,采矿者还得用木板支撑洞顶口和矿道壁.采矿时,需要打着小灯笼来照明.

挖出来的银矿砂用斗量后,得先进行手选、淘洗,然后才能分给冶炼工人入炉去炼.

古代为什么银子认两不认斤

古代的金银货币很少,不要看小说上说的那么多。主要的货币是铜钱。

为什么换算不用斤而用两?银子的常用单位是两。如果用斤作单位,那样的话,折合为铜钱量太大。另外,古代是十六两制,常用单位是两,那一两银子合多少铜钱,算起来又太麻烦了。

表面上看好像是半斤八两的说法,实则错误。因为银子作为古代货币来说并不是以重量交易的,只是以两作为法定单位,就像咱们的元,银钱根本就没有斤这单位称呼,更不会存在十两或者十六两算一斤银子的说法。法定两是单位,就只有十百千万两的进制。

古代白银也认斤,只是不常用。白银的记重单位是按厘、钱、两、斤换算,不存在古代人不用斤的说法。

白银在明清时代才成为广泛的流通货币,此前一般只是作为小范围的贵金属货币使用。不过由于流通多为碎银,官方铸造的银锭也多为数十两重(百两以上多为库银,不参与流通),参与到流通环节的银大多都只以两和钱的方式记重。而斤这个单位通常只出现在皇帝赏赐勋贵或外国使节的文书上,不太常用。因而民间通常将其称为“银两”。

古代碎银子真实样子

回答如下:古代碎银子的真实样子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古代的货币形态和制作方法会因不同的地区和时期而有所变化。然而,一般来说,古代的碎银子通常是由银质材料制成的小块或小片。

在中国古代,碎银子通常是由银锭或银条切割而成的小块,形状大致呈长方形或方形,大小不一。这些碎银子上可能会有铭文、印章或其他标记,以显示其出处、重量和纯度等信息。

在其他古代文明中,如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等,碎银子的形态和样子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也是由银质材料制成的小块或小片。这些碎银子通常用作货币、贸易媒介或财富储备,可以在市场上流通或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碎银子可能会经历时间的磨损和变化,所以现在看到的古代碎银子可能会有些破损或磨损。此外,古代碎银子的保存状态也会因地域和个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古代碎银子的真实样子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中国,古代的碎银子通常是用银锭或银饼打碎制成的,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有时会混有其他杂质。在欧洲,古代的碎银子通常是用银条或银板打碎制成的,形状也比较规则,但大小和重量可能不如中国。

总的来说,古代的碎银子通常都是由纯银制成的,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制造出高纯度的银制品。因此,碎银子的纯度和质量可能会受到制作工艺、保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因为碎银子的体积比较小,而且民间并不会保养或者重铸,白银氧化变黑,再加上流通很久,银子本身的光泽都被掩盖,变成黑黝黝的样子。

不能仅凭外观分辨出真假,所以民间常用的鉴别方法就是通过银子本身的特性,质地比较柔软来鉴定真假,咬一口看看能不能咬动。

每经过一次交易都要被咬一口,可想而知碎银子上都是牙印。表面黝黑,层层叠叠的牙印盖满了银块,这才是古代碎银子的真实面目。

古代白银纯度

清朝将白银分为四等银色,第一等为纯银,银含量为百分之百;第二等为足银,银含量为99%以上;第三等为纹银,银含量为93%以上;第四等为标准银,银含量为90%以上。

在90%以上,大都在95%~99%的范围

我们现在把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90的就称为足银了。在古代依照当时那个技术,其银子的纯度不会太高,要低于今天的足银标准。特别是那些碎银子,一般都是积攒了一定的数量之后再去重新铸为银锭。银匠将碎银铸成银锭之后,再收取一定的工钱,称之为火钱,就像今天的首饰店代加工收取加工费一样。但银匠铺在重铸碎银子的过程中,经常会做一些手脚,有的偷工减料,有的以次充好,甚至还有的往里面加铅的。这就导致民间交易的碎银的纯度比官银还要低,而且成色也不如官银。古代没有验钞机,也没有现代的辅助工具来鉴别,只能通过听声、掂重、辨色、用牙咬等方式来了解银子的成色与纯度。其中用牙咬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