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葬礼习俗有哪些 古代葬礼要去坟地吗吗

目录导航:

  1. 古代葬礼习俗有哪些
  2. 古代扫墓礼仪
  3. 中国葬礼习俗
古代葬礼习俗有哪些

古代的丧礼一般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丧礼、葬礼、服丧,在丧礼这部分的时候,死者临终之前,要将其抬到正厅的床上,头朝东,然后换上新衣,在死者临时之前还要在口鼻之间放一块新棉花,棉花不动时,就表示气已断绝,然后把死者抬到另一个床上,再盖上新被子,把珠玉等放入口中,这还只是丧礼的一部分。

在古代还有一些现在看来比较特殊的丧葬习俗,比如“瓦罐坟”,“瓦罐坟”就是地下挖出墓穴,只留一个出入口,形似瓦罐,在唐朝以前一些地区,由于生产力不足,为了节省食粮,朝廷就下令把满了六十岁的老人送进瓦罐坟,比如母亲满了60岁,儿子就会把亲娘关进坟里,然后每送一顿饭后就砌一块砖,直到坟口堵死,老人就会在里面死去。

“瓦罐坟”这种丧葬习俗形成的原因很多,不过现在看来是没有道德和人性的。在古代的还有一种丧葬习俗叫“寄死窑”,就是在山壁上或灌木丛中挖掘可容一人大小的洞窟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老人就在里面直到死亡,在川、陕、鄂、豫交界的汉水流域中游及其支流发现了大批古代“寄死窑”,都是古代安排老人后事用的。

现在看来“寄死窑”是没有人性的、没有道德的,但是在很久远以前的古代,人类知识经验少,生产能力低下,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生存需要非常艰苦的努力,保证自身生存才能保证族群延续,人们往往“顾生不顾死”,所以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就去了“寄死窑”,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行为并不是没有道德、没有人性的。

“寄死窑”、“瓦罐坟”等丧葬习俗是在生产能力低下的古代一些地区的丧葬习俗,形成的原因都是由于生产能力不足等原因,由于社会的发展,这些丧葬习俗已经消失了,如今尊老、养老、爱老才是正确的道德标准和文化标准,孝敬老人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传统美德。

针对不同民族 不同地区 风俗习惯的差别很大 正所谓“十里不同俗”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代扫墓礼仪

??【斋 戒】
祭祀之前一天,祭祀者必须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以示虔诚庄敬。古礼要求斋戒时,男女不可同寝同房。
-
??【治 祭】前一日,准备好所需的祭祀礼物。
古代传统的祭祀程序往往需要“省牲涤器具馔”。祭祀用的牺牲、酒和礼器等相关物品。现代祭礼则可以准备纸钱,香烛、鲜花和酒即可。
-
??【厥明洒扫】
次日早上,着装严肃,前往墓所,环绕墓碑哀省三周(无可环绕行走者,从略)。其有草棘,即除之;有灰尘,即去之,以保持干净整洁。洒扫毕,复位再拜。
-
??【陈 祭】
把用于祭祀奉献的礼物陈放在墓前,摆设祭祀用的牺牲、水果和酒等馔。现代祭祀中,可以把鲜花放在墓碑旁,把纸钱和酒放在墓前台阶上。是为“陈祭”。
-
??【 参 神 】
即参拜逝者神灵。主人以下按照顺序站立。立定,再拜。参拜行深鞠躬礼。
-
??【降 神】
降神就是通过一种仪式,把祖先的神灵从天上请降到墓地来享用祭品。
??主人点燃香烛插于墓前香炉或地上。执事者开酒注酒于酒杯中。主祭者受酒杯,奉之,告曰:“恭请某某祖先莅临受祭”。撒酒于地。再拜复位。
-
??【初献】即奉献供祖先享用的肉食等礼物。由主祭者向祖先神灵敬酒。献礼用酒和烧纸钱即可。初献使祖先获得敬酒和纸钱,以示孝敬。
-
??【亚献】由家中主妇来举行第二次献礼,如初献仪,不读辞。
-
??【终献】由子弟或亲宾举行第三次献礼如亚献仪。
-
??【辞神】三献之后,即完成让祖先享用祭祀
-表明祭祀者“追养继孝”之心,故可辞别祖先神灵。祭祀者依次诣祖先墓前站立,三拜即退
-
??【撤祭】
撤除摆放在祖先墓前的酒具。不撤鲜花或其他旨在装饰墓所的物品。
此时,即已完成对祖先“追养继孝”的祭祀。
按照《朱子家礼·祭礼》的程序,此时还要祭祀后土神,以对后土神容葬祖先表达感谢。

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有的地方将扫墓称之为“扫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挂山或“挂纸”出于对祖先的礼敬,又或“去恶字而呼为美”的修辞习惯。

中国葬礼习俗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现在实行的是火葬.

人死后三天停灵期,第一天做准备工作,有回老家意愿的拉回老家,第二天通知亲朋好友前来祭奠,第三天上午火化后拉回老家入土。骨灰盒不能见太阳,准备一把大黑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