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著名,诗写的最好的诗人是谁 古代有哪诗人写的

目录导航:

  1.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诗写的最好的诗人是谁
  2. 怎样夸一个诗人写诗写得好
  3. 哪些诗人喜欢什么花,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诗写的最好的诗人是谁

唐朝诗人张若虚,一首春江花月夜,被人传颂至今。

有孤篇压全唐的美誉。

我们知道每个朝代都有其盛名之文学作品。比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当然汉不仅有赋,唐也不仅仅只有诗。只是相对其他文学作品而言,汉赋唐诗在其所在的年代作品质量更高,数量更多而已。

所以,唐代的诗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年代,在这个年代产生的一篇《春江花月夜》又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的最好的诗作,那么其作者肯定就是最好的诗人了,所以答案就是这位张若虚了。

你好,中国古代的诗人,历史评价最好的是李白,其次是杜甫另外李白的成就也是其他诗人不能比的,李白还是百词之祖,就是说,词这种文学体裁是从李白这里发展起来的李白写的词有三百多首,可是传到现在的很少,还不到二十首比如:李白写下了《横江词六首》: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二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三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杨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四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五横江馆前津吏迎,为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六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唐书也记载李白是当世之奇才,文武双全,唐明皇曾三次召李白进宫,杜甫就差远了,更不用说以后的其他诗人了总之就是李白中国现代,诗写的最好的当然是毛主席了

江山异代五千年!

诗词著者万万千。

若君无事天天颂,

定呼李杜乃天仙!

豪放大气数诗仙,

亲民爱世杜甫贤。

今日要赞蜀道难,

心中又崇杜诗篇!

李杜千年立标杆,

十三亿人颂不完!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毛泽东)

有人解释道:风骚,诗经与楚辞。骚者,忧愁也。(《楚辞.离骚.序》)“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史记》)

诗经是古代诗歌总集,据说是孔子编辑的。而荊楚——今两湖地区——流传的地方歌谣和文人诗作,則是后世称颂的楚辞。屈原及其弟子宋玉是楚辞的主要代表。

在我国的战国之后的读书人,都受过诗经楚辞的养育。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到了明天后天还是如此!

诗经诗歌的作者,名不見于经传。楚辞的无名作者也多不胜数。有姓有名的楚辞大家,非屈原莫属。汉赋、乐府、魏晋诗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代当代文学的任何个人、群体都只是屈原的弟子徒众!—— 包括三曹、陶潜、李杜、元白、韩柳、苏黄、关马、柳亚子、陈三立、毛泽东、闻一多、臧克家、贺敬之、莫言(也有诗)……你说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位,没得到过《离骚》的滋养,他会答应吗?

每一个中国人,哪怕他目不识丁,屈原的影响都存——粽子他吃吧?龙舟他看吧?放一天端午节假他休息吧?

在中国最著名,诗写得最好,影响深远的诗人,是屈原。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

中华民族在那远去的岁月里,每一段时空节点上的文化风采,都化作精彩的诗词,升华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精神,爆发出了璀璨光芒!

诗歌的发展从《诗经》→ 《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经历了很多个朝代。

诗歌用来写实用来抒发情怀与感慨,当然也脱离不开整个的时代背景。否则他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诗歌其实是一种升华对于生活时代的凝练。春秋以前民风淳朴无欲无求,主要的诗歌就是诗经楚辞。

你在里面可以看见那个时代民风的淳朴,天真无暇的感情被活脱脱的歌唱了出来。

而到了秦汉魏晋,尤其汉魏时期,时代动荡,诗歌也活灵活现的吧那个时代的风骨刻进了诗歌的血液,代表人物建安七子曹氏父子,竹林七贤。

而在晋朝士大夫不愿随波逐流,那种隐逸旷达的情怀真如陶渊明诗歌里描绘的一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歌的高潮起于唐初胜于盛唐,这时候的诗歌不同于南北朝的浮华空洞。诗人有别于那是的宫廷诗人,创作雄起豪放。

不是宫体诗能比拟的。宫体诗随南北朝的浮华一起凋落。而诗国高潮也随魏巍盛唐层层迭起。

这个问题有点极端了。本来自古“文无第一”,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好的诗歌和作者。也有说法认为:三十以前看李白,三十以后看杜甫。我却最喜欢王维。感觉再加一句:五十以后看王维。三十以前有了李白的意气风发,三十以后了解了杜甫的忧国忧民,五十以后需要通晓王维的空灵。生命不在于得到,而是在于放下。可以以本我面对生命的终结。

怎样夸一个诗人写诗写得好

首先你懂了那首诗没有?

那首诗真的好吗?

如果诗真的好,你也懂了,那么你就知道好在哪?

有时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可以多看看诗词赏析。

你要先读懂,诗,表面意思,以及要表达的意境。然后如赏析,如赞美。

比如我在网校联班,讲析联。

芙蓉颤颤饮秋雨=【云诗】

物像有“芙蓉”荷花。荷花,一般比喻美女。

“秋雨”秋天的雨。一般指忧愁,烦恼。

动词“饮”喝

形容词“颤颤”(1)颤抖摇晃(2)震颤而动作不准确;(3)身体因惊恐而颤抖。

综合词语解释出句意思是

颤抖摇晃的荷花,喝着秋天冰冷的雨水。

寓意是,一个瘦弱,走路都颤抖摇晃的佳人,在忧愁烦恼中煎熬。她等来了春天,夏天,到了秋天,她将要枯萎老去。他却还没有回来。

忍看江南春去尽=【云诗】

出句明说:无可奈何春天老去,其实是说人自己,叹息自己青春易逝。

再看一个出句

可知那日初逢处=【云诗】

这个句子是在问,跟你第一次相遇的那个人,你知道,我们相遇的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景色依旧,还是,时过境迁?

或者景色更美了

无非就是你想见那个人,想着那份情,而不明说。

如:

衰草连天鸿雁去【云诗】=

在一个约定的地方守候,从春倒秋,衰草连天,大雁也远去了,也没有ta的音讯。

好比一个人守候当初一个承诺,人老珠黄,还是没有等到那个人。也没有那个人的音讯。

如:

雨后新花香欲滴【云诗】

雨停了,几朵花初开,那娇嫩的花瓣上雨还在往下滴,让人觉到,那花的香气也在滴,

好比一个人,受尽折磨看到新的希望,那美好前程,就在眼前,呼之欲来。

诗词联,一样,你真正读懂了,你才知道好在哪?,才能如赏析,去赞美。

如:古诗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唐代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上是说看过“沧海水”、 “巫山云”之后,其它地方的水和云已经很难再入诗人的眼底了,实际上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让诗人动心的女子了。诗人借“沧海水”、 “巫山云”这世间绝美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爱妻坚贞不渝的感情,表现了夫妻昔日的美好感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境深远、意蕴颇丰,情感炽烈却又含蓄蕴藉,成为人们喜欢借用的一副联语,后来不仅用来表达爱情深厚坚贞永固,还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阅历丰富而眼界极高。这首诗也从客观上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沧海之水巫山之云的认识。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第三句以花喻人,即使走进百花盛开、清馨四溢的花丛里,也懒于回首无心去欣赏那些映入眼帘的盛开的花朵,表示对女色绝无再留恋眷顾之心。第四句承上“懒回顾”的原委,含蓄地说:一、他对世事看破红尘修道的缘故;二、因为失去心爱的人,再不会动心于其他的芳草繁花,这是悲痛无法解脱的感情上的一种寄托;“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修身、修德、治学的一种自我操守。“半缘修道”、“半缘君”所表现的忧思之情,完全是一致的,这样写更觉意蕴深厚。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哈哈,这等于问,怎样把一个人的马屁拍好?其实拍马屁也是要讲学问的,最重要的是要投其所好,分寸拿捏恰到好处,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飘飘然。不然极易拍到马蹄子上,伤了自身。

传说一学生即将为官一任,行前拜别师尊。老师问学生,到新任后,你将怎样和同僚相处?学生答,学生准备了100顶高帽,逢人便送一顶,这样就没有人会为难我了。老师很生气,批评学生道,你这样没原则,怎么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学生立马说,先生教训极是,只可惜天下象老师这般正直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老师点点头,说,这还象句人话!

学生回去后,对身边人说,我准备的高帽,只剩99顶了。

扯远了,回到正题。夸一个诗人的诗,首先得看这“诗人”处在什么档次,对于不入流的“诗人”,你可以使劲夸,怎么肉麻怎么夸,越没边际对方越会被感动,并视你为知己,拥抱你,亲吻你,让你不知所措;因为他很少受人待见,拨开云雾见青天,终于有了成功的感觉,所以千万不要吝啬赞美。

对于真正的诗家,当然也喜欢听赞美,但对真夸假赞了然于心,也能就你的言辞分出你的档次,判断是否与你交往。所以要想让诗家认可你,首先你得真的看懂了他的诗,再引经据典,有时还得弄一堆专业术语,这个活可不好干,很累人的,一不小心,露了马脚,前功尽弃。

所以夸人真的是门学问,必须努力学习,提高档次,夸好了,说不定也就成了批评家了!

怎样夸别人诗写的好?

就如同如何夸别人菜做的好道理相同,

因人而宜,夸夫人?夸子女,夸朋友?夸大厨?

所以怎么夸先看看诗在说吧,好诗读起来是心悦,好菜吃起来口悦,都是享受。

怎样夸一个诗人写的好,那就要看夸的程度要如何了。

如果这位诗人写的确实好,那你可以击掌赞叹,说一通这首诗立意高远、结构严谨,实乃不可多得的佳作。然后再根据这首诗提到的典故和意境进行详细称赞,夸他的学识直追古人。

如果你读不懂这首诗,那你大可连说几句:“好诗,好诗”。至于这首诗好在哪?谁知道呢?只管摇头晃脑的念几句,时不时的点点头也就是了。

如果你夸的这个人是张宗昌那样的,像这种:

《俺也写个大风的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

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这种: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

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你只管说这诗气势凌人,就算是古代那些文词大家、英雄豪杰也是写不出来的,保管他高兴。

再来首张宗昌的: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达

但是,也有一种例外。像乾隆,他写的最好的一首诗是这个:

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这种就不能乱夸了,如果你说比古代那些文学大家还写的好,那你极可能拍错了马屁。要知道,乾隆虽然自负,但还是不敢跟那些诗人比的。

而且,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一个大学士给他接上的。所以要夸,也只能夸前面的。

总之,要掌握一个度,适得其反就不好了。




哪些诗人喜欢什么花,原因是什么

陆游爱梅,有诗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周敦颐有《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屈原爱兰,在其代表作《离骚》也有多次提及兰花。如“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等等等。

郑板桥留下了许多关于竹的诗篇,如《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陶渊明爱菊就不用多说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么脍炙人口的句子已经家户欲晓了。

黄庭坚最爱水仙。《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

这些花草在千百年来已经成为崇高圣洁的人格品性的象征。所以诗人们也经常它们用物抒情等等等等。

花是大自然最美的精灵,妆点首我们的生活。很多诗人爱花,用诗去赞美花。

梅花:

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四季名花之首。梅花傲雪怒放,从不畏寒怕冷,是坚强、勇敢的象征。自古以来,喜欢梅花的诗人很多,最有名的是林逋,他是宋代著名隐士,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不娶妻,只喜欢梅花与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一生写了不少咏梅诗篇,《山园小梅》是他最著名的的诗篇: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王冕也特别喜欢梅花,喜欢画梅花,也喜欢写梅花,比如这首《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维也喜欢梅花,有诗为证:"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远离家乡,还惦记着窗前的梅花呢!

菊花:

菊花在秋天百花凋零的时候开放,不畏霜风,深得陶渊明的喜爱,他的隐居生活以菊花为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周敦颐也在校门口,《爱莲说》中说"晋陶渊明独爱菊。"

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也爱菊,为菊抱不平,说"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兰花:

兰花生长于幽深的山谷,却以其优雅的花形,醉人的幽香得到画家和诗人的喜爱,更以其高洁的品格得到人们的赞美。

朱德总司令就写过: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康熙皇帝也写诗赞美兰花:婀娜花姿碧叶长, 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 纵使无人亦自芳。

莲花: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杨万里也喜欢莲花,他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海棠:

海棠素有“国艳"之名,苏轼喜欢海棠花,"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牡丹:

牡丹是国花,雍容华贵,刘禹锡说牡丹花是"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致力原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谢谢指教!

屈原爱兰花

孔子曾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由此可见,兰花是君子高洁的象征,而屈原一生真正、高洁,不同流合污。通过自己的作品反复吟唱、歌颂着兰花。

在他的笔下,兰花是谦谦君子,德行高洁。《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的扈与纫,正是显示了自己德行高洁、修身清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他写“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虽然被流放,但是还是种植兰惠等香草,借兰惠芳草来写自己的品行。虽然在流放中,但依然修行仁义,勤身自勉,不曾怠慢。

陶渊明爱菊花

菊花被古人称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隽美多姿,但又不以娇艳姿色取媚, 素雅坚贞。菊花开在百花后,山野烂漫之处,是傲霜之花,是有隐者之风,象征了高尚坚强不屈的情操,古人尤爱以菊名志,而陶渊明则是其中代表。

陶渊明辞官回家,过着隐居与世无争的生活,犹如菊花不与百花争艳,傲然独立盛开于原野之上。而陶渊明看透官场黑暗,他个人高洁孤傲品行始终无法融入,所谓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菊花的高洁又契合他的内心。自然菊花就成了陶渊明的最爱,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

林逋爱梅花

宋史记载林逋“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这段话看出他个性冲淡,不强求仕途。梅花它是古代隐者的象征。因为它不与百花争艳,只是独自的在寒风中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这是一种无争的君子精神,代表了它高洁的品格。林逋自然是了解梅花独特的象征意义,所以选择种植梅花为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成了写梅花的千古名句。

周敦颐爱莲花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在他眼中“莲,花之君子者也。”所以他以君子自居,莲花自拟,表达对莲花的喜爱!

周敦颐认为出于淤泥而不然是君子的高尚美德,生活在世俗中却不被世俗所污染,这非常可贵。他就是以此来表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由此,他是喜爱莲花。

每种花都有属于自己的品行,而古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性选择和自己气质个性相符合的花来自拟,借花表达内心的情趣和志向!





北宋诗人林逋爱梅花,爱梅花到什么痴恋程度呢?成语“梅妻鹤子”就来源于林逋的故事,他终生未娶,以梅花做为自己的妻子,绝对是一代花痴啊,梅花品质清新高雅,孤傲清高,却在最寒冷时倾情怒放,其花香让人为之一振,令人精神抖擞。这就是林逋的性格:品质高尚,超凡脱俗。林逋有代表作《山园小梅》万古传诵,朗朗上口。

山 园 小 梅(一首)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山 园 小 梅(二首)

宋·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宋朝还有个爱梅花的才女名叫吴淑姬,其才虽不及李清照,但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其咏梅雅作也是让人耳目一新:

长相思令·烟霏霏

宋·吴淑姬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陶渊明爱菊花,他的诗有浓厚的田园气息,故为田园派诗人,雅俗共赏,其中《饮酒》写到了菊花。

饮 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花生在凡土,好似一介草民一样,但是她傲霜不残,迎秋风而开出她不俗的颜色,这不正是陶渊明的品行吗?他一生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原与其他人同流合污,虽然他归隐了,成了凡夫俗子,但是在寒风里她展示了贵族的色彩,成就了高贵的气息!

再谈谈周敦颐和屈原,周敦颐独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个诗句一目了然:莲花是很有个性的,虽然在污泥里生长,但是不带一点黑色,即使常常濯洗,也不带一丝清涟的妖冶。其诗意境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形成鲜明的个性对比,后者诗句说的是“墙头草”或者随波逐流的人——人云他亦云。战国时代的屈原,自号“三闾大夫”,他爱兰花,兰花号称君子,所以称为“君子兰”。屈原身配兰花,以兰花自洁自省,在《离骚》中:“绿叶兮素枝,芳菲菲袭余”,可见他酷爱兰花,以兰花自喻的他:“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其性格清高不俗,不随波逐流之品质跃然纸上,他那孤芳自赏、形影相吊的个性也终于让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跳汨罗江。

......

这么多的古人爱花,都是以花自喻,身临其花,与花已经融为一体了,真是难能可贵呀,这让我等众人不觉已汗湿颜面,自惭形秽啊!





诗人喜欢花的有很多,像周敦颐爱莲,陆游爱梅花,屈原爱兰花,陶渊明爱菊花,黄庭坚爱水仙等等。

那么,为什么很多诗人喜欢花呢?他们喜欢花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一,本性爱花

不止女人爱花,男人也爱。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很多都喜欢养花,甚至对花精心呵护、打理。所以,爱花是兴趣使然,对喜欢的花题诗作对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二,花的寓意

周敦颐爱莲花,是因为莲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陆游爱梅花是因为“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黄庭坚最爱水仙,是因为水仙“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故这些诗人爱的是花的品质本性,是因为花纯洁、淡然,是喜欢的花有自己缺少的性格或向往的状态。

三,寄情寄志向

花可以寄托诗人的情感,有一些话诗人无法对人说,只能把花当做倾诉的对象。而且用花的品性可以寄托自己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爱花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以上。



1,春落梅枝头。古人说,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后人又有另一种说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征。一是快乐,二是幸运,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我们最希望的和平。

2,梅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所以,她象征:雪压梅花

一:、隐者高士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二、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 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

三、高风亮节的人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3,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其中有一首古诗是这么写的: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梅花高风亮节。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誉为花魁。“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我们龙的传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历史。梅是花中寿星,我国不少地区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作花。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

一、菊花

1、陶渊明

《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年传诵足以见陶潜的人生境界是多么令人向往。陶渊明对田园生活场景的描写温柔诗意,悠然自得,或登高,或谈心,或读书。山间的晨雾,新生的绿苗,鸡鸣与狗吠,所见所闻无一不是诗意盎然。

2、欧阳修

“丛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出自欧阳修创作的《秋晚凝翠亭》,这是欧阳修的第一首咏菊诗,作于庆历六年(1046)。这一年到嘉祐四年(1059),是欧阳修历经风雨的仕途坎坷时期。在这样不由自主、起起伏伏的生活中,欧阳修爱上了菊花,风雪十三年共创作了14首菊花诗。

除写菊花诗外,欧阳修还亲自种菊花,并写了《希真堂东手种菊花十月始开》一首,“当春种花唯恐迟,我独种菊君勿诮。春枝满园烂张锦,风雨须臾落颠倒。”可见诗人对菊花的喜爱。

二、梅花

1、陆游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为梅花写过上百首诗词,他曾发出“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感叹,对梅花的爱可以说深入到骨髓。而他也将梅花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是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其中《卜算子 咏梅》,咏出了梅花精神的最高境界,让人叹服!

其他任何季节的花朵开放都不过是附庸风雅,唯有冬天开放的梅花如此洁白,如此傲立风霜,如此一枝独秀。陆游对自己品格的认识也是如此。显然这是诗人自己内在品格的外在展现。

而且在这首古诗当中,陆游把自己的号“放翁”融入其中。这首古诗的后两句就是在说有什么办法能够把我的身子也化为几千个甚至几亿个,要每一个梅花树上都有我的魂魄?陆游偏爱梅花,由此也就可见一斑了。

2、毛泽东

一代伟人毛泽东则对梅花情有独钟。他一生恋梅、惜梅、品梅、咏梅,与梅花结下了不解情缘。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和展出的毛泽东遗物中,有200来件生活用瓷,包括碗碟、茶杯、笔筒、烟灰缸等,大多数都装饰着他喜爱的梅花图案。除了生活用瓷,连地毯、桌布、手帕等物,毛泽东也偏爱梅花图案。他的遗物中,有一块点缀着梅花图案的墨绿色地毯,现用于韶山纪念馆中南海丰泽园复原陈列室。上海宋庆龄故居的梅花地毯,据说亦为毛泽东所赠。

毛泽东读了陆游《卜算子 咏梅》后,萌发了“反其意而用之”的创作构思,于1961年11月在广州写下初稿,12月回到北京后,经修改个别字句后写出了著名的词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三、莲花

1、周敦颐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他认为出于淤泥而不然是君子的高尚美德,生活在世俗中却不被世俗所污染,这非常可贵,周敦颐就是以此来表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他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2、杨万里

杨万里写的关于荷花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全诗如下:其一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其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一组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