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贵妃是中国古代皇帝妃嫔的等级之一,由明朝创立,清朝沿用。那么,清朝时期的皇贵妃是怎样的存在呢?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清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王朝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但人力毕竟有时穷。把国家越管越乱、越管越落后的爱新觉罗氏,最终在一场战斗中结束了他的残命。
其实就以封建王朝的一般寿命来看,清王朝存世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只不过和之前那些朝代的灭亡方式不同,清王朝的灭亡,完全是因为他在后宫制度上的混乱。
后宫光明正大地“干政”
说到清王朝的灭亡,想必各位朋友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那个修建了颐和园以及圆明园的慈禧太后了吧。那个把清廷海军军费拿去搞“土木工程”的女人,可以说得上在为清王朝的灭亡上面出了最大的一把力。得于她的帮助,八国联军才能以区区几千人的军队,一路打到清王朝的中枢紫禁城里面去。
可怜当时身为大清皇帝的光绪不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被“洋鬼子”劫掠,还得在慈禧太后的面前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因为光绪皇帝知道,要是他敢在慈禧太后的面前露出一丝不满或者是难过的表情,那他这个皇帝也就算是坐到了头。
事实上在清王朝,后宫干政几乎都已经成为了像父传子的继承制一样的传统。顺治皇帝的生母孝庄文皇后打开了清王朝后宫干政的历史之后,接连冒出了不知道多少一心想着干预皇帝治国的皇后、太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了。
比如说我们最为熟悉的慈禧太后,就是从一个妃子起步,慢慢熬到了儿子同治皇帝继位后把自己尊为太后,然后成为了那个“主宰”大清朝政的“女强人”的。
不过清王朝的后宫要是只乱到了这里的话,也还是能说得过去,毕竟是皇帝连一个女人都压制不住。可偏偏清王朝的皇帝们竟然会为了分化皇后在后宫里面的权威,专门搞了一个什么“皇贵妃”来制衡皇后。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历史小说里写的皇帝继位之后,要尊封两个甚至是多个太后的情况,就是从清王朝这个“皇贵妃”开始的。
历史上第一个册立了“皇贵妃”的皇帝,是明朝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当时宣德皇帝特别宠爱一个姓孙的妃嫔,不过由于当时的宣德皇帝已经立了胡氏为皇后,而废、立皇后这种事情办起来又相当的麻烦。加上皇帝无缘无故废黜皇后也不符合君王“夫妻和睦”这一形象。
无奈之下,宣德皇帝就想出了一个让孙氏既能享受皇后待遇,又不至于落人口舌的办法。那就是再设立一个皇后之下、贵妃之上的妃嫔“品级”,并授予和皇后一样的“金册金宝”。这个被宣德皇帝新设立的品级,就是后来被清王朝当成“副后”来用的“皇贵妃”。
大清独有的“副后”制
不过明朝时期的皇贵妃又不同于清王朝时期的皇贵妃,在明朝,只要皇帝开始封什么皇贵妃了,基本上就相当于在给皇后报信。意思大抵可以理解为“我马上要换皇后了,你准备准备体体面面的下台吧”这样的通知。
如设立了皇贵妃这个品级的宣德皇帝,就在不久之后以皇后胡氏没有诞下龙子,而孙氏已经生育了后来的明英宗皇帝朱祁镇为理由,直接力排众议废黜了胡皇后,把孙氏重新册立为了自己的皇后。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明英宗皇帝朱祁镇哪怕干什么都不行,却也还是能够登上皇帝宝座的原因。
清王朝一开始决定沿用明朝时期的“皇贵妃”制度时,其实心里面打的也是把皇贵妃这个位置当作“预备皇后”看待的想法。可惜清王朝的皇帝们在更换的过程中逐渐开始了他们“玩弄”朝政的游戏,皇贵妃这个原本只是“虚设”的妃嫔品级,也就此在这种“权力的游戏”之中,渐渐被当作了与正宫皇后相互制衡的“副后”。
只不过后来皇贵妃的出现不仅没有与皇后形成对立,这后宫里的“正副皇后”反而联合了起来,共同把皇帝当成了头号敌人。誓要架空皇帝,把命运握在自己的手里。当年同治皇帝时期的“二宫临朝”,不就是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这两位“正副皇后”搞出来的动静。
不过慈禧和慈安两个人之间的状态其实和皇后以及皇贵妃之间的情况还是有差别的,因为作为咸丰皇帝妃嫔的慈禧,还没有来得及被封为皇贵妃,咸丰皇帝就驾崩了。之后慈禧之所以能成为太后,一方面虽然是因为同治皇帝,但另一方面却是因为清王朝的一项“传统艺能”才能成为太后。
在成为了太后,有了能够直接“临朝干政”的可能性之后。如果说朝堂上那些官居一品的官员们在皇贵妃成为太后之前还能够说上几句,抨击一下皇帝连后宫都管不好的情况的话。那等到皇贵妃和皇后统统成为了太后,那些一品官员们除了猫着腰、低下头之外,就是真正的什么也做不了。毕竟就连皇帝的身家性命都被这群妇女捏在了手里,区区一个“打工仔”又能做些什么呢。
权力对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要是有人觉得他不会贪慕权力的话,那么多半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究竟什么是权力。就拿我们前文中一直用来举例子的慈禧太后来说,同治皇帝可是她的亲儿子。
连亲儿子的权力都要抢,可见慈禧这个人究竟有多么贪恋权势。也正是因为贪恋,慈禧才会在同治皇帝死后,将他年仅三四岁的侄子立为皇帝,以方便她更好地掌握了。
结语
很多人都觉得近代史那二百来年的屈辱历史之所以会诞生,完全就是因为“闭关锁国”这个政策。但人们却没有实际的注意到,要不是那些“皇贵妃”们把持住了朝政,用她们狭隘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话,清王朝的能力实际上并不弱于那些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