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周长18.5公里,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是当时人们活动的中心,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和墓葬区。宫殿区在城址东北部,有3组建筑群组成。大型主体建筑武阳台,坐落在宫殿区中心,东西最长处140米,南北最宽处110米,在燕下都夯土建筑基址中,规模最为宏大。
武阳台以北有望景台、张公台和老姆台,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以高大的夯土台作为主体建筑物的基址,是战国中期城市建筑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在武阳台的东北、东南和西南,还有3组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存。手工业作坊区围绕着宫殿区,墓葬区设在东城的西北部。西城区是为加强东城安全而设的防御性附城,主要用于屯兵拒敌,城址内遗存较少。
这座燕南重镇,自公元前311年开始正式作为燕国都城,于昭王中后期达到鼎盛时期。从燕下都的社会功能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它是燕国上都通向齐、赵等国的咽喉要地,为燕国南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曾阅尽百年沧桑,是燕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燕昭王在这里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令燕国很快强盛起来,大败齐国。燕国即将被强秦灭亡之际,燕太子丹遣荆轲西行刺秦,也是在这里策划的。现在城内保存的大型主体建筑夯土台基武阳台、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等,显示出当年庞大的建筑体系和战国时代特有的建筑风格。周围分布着许多兵器、铸铁、制玉、烧陶遗址,表明当时燕都经济文化的繁盛。
燕国的五座都城
燕国先后五座都城有三座都在今日北京的地域内,即初都、中都、上都。
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京的考古学家发现并发掘了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的周初燕都古城和黄土坡燕国墓地以后,人们才确认这座古城就是燕国的初都。春秋战国时期的燕中都,就是西汉的良乡县城。这座古城,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和考古学家的田野发掘证实,她应当就是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西的“窦店古城”燕国的上都,就是自商至汉魏以降的蓟城。她的具体位置,大约在明清北京内城的西南边沿和北京外城的西北部。初都与上都,就是我们首都北京的前身。
谈到中都和上都,顺便还要谈谈下都。《史记·燕世家》记载,周武王灭商纣以后,封召公于北燕,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燕国的都城在“蓟”,称上都,在今北京一带。到了战国时代,北方的燕国强盛起来,争霸中原,号称七雄之一。燕国为应付南方各国,在今河北易县建立了一军事重镇,称为“下都”。
燕下都在今易县城东南,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倚太行山,南临易水,东部迤连于河北平原,地势险要,居高临下,便于防守。燕下都的营建年代,据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保定郡治》记载,“燕昭创之于前,子丹踵之于后”。文物考古工作者认为此说较为可信,对燕下都文化遗存的考察,与此记载也基本相符。燕下都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被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同年,国家文物局又将其列入百项重大遗址保护项目。
多年来,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对燕下都的详细调查和勘探,基本搞清了它的布局。故城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中部有条纵贯南北的古河道,相传为运粮河。河东岸有一道与河道平行的城墙,把燕下都分成东西两城。
东城平面近似方城,在中间偏北处,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把东城又分成南北两部分。东城周长18.5公里,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当是人们活动的中心,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和墓葬区。宫殿区在城址东北部,有三组建筑群组成。大型主体建筑武阳台,坐落在宫殿区中心,东西最长处140米,南北最宽处110米,在燕下都夯土建筑基址中,规模最为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