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正操没有顺水推舟,跟着长官们南逃,而是毅然带领第三营前去接应一营突围。为了减少老百姓的伤亡,掩护群众突围,一营的乔排长带领16名战士在寨墙上来回跑动,射击敌人,掩护军民从东门撤出,并派人骑马在村内大声喊话:“日本鬼子进村要杀人,乡亲们快逃命吧!”当时,镇西部战斗还未结束,多数人家没听到喊声,没有撤走,镇东部大部分人家及时从东门安全撤出。
经过一场激烈厮杀,三营冲破围攻东门的日军阵地,接应一营胜利突围。”
这一仗,给了日军沉重打击,随后日军的疯狂报复,也造成了著名的梅花镇惨案。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段描述比较准确地还原了691团在梅花镇的抵抗,但关于日方的动向,似乎多少有些问题。比如,文中提到日军进攻梅花镇的部队番号是坂垣师团。板垣师团即板垣征四郎指挥的日军第五师团,当时在山西作战,平型关打的便是这支日军。梅花镇在冀中平原靠南的地区,石家庄的东南方,板垣师团不大可能派出一支人马到这里作战。
综合我方综合记载和亲历者的回忆,梅花镇之战是1937年华北正面战场较少见的一次顽强抵抗,应该给日军造成了相当的损失,如何日方战史中难见踪影呢?
这种现象倒也并不奇怪,日军战史向来如此“避重就轻”。比如日本战后编纂的《华北治安战》中专门有一节描述百团大战,但其中用了大部分篇幅介绍一个仅有十几个守军的日军据点如何抵挡八路军的猛攻。而在百团大战中以歼灭数百名日军教导队著称的东团堡之战,仅有一笔带过,还不到四十字。
▲ 东团堡之战打得日军涞源的小柴俊男大佐忧愤交集,留下了两首《长恨歌》,这带着“恨一死不能消灭八路军”碑文的石碑,今天还在当地保存着呢
算不算真实地记录了历史呢?那可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不过,日军在战时的档案呢?比如战时旬报等,因为是上报上级机关的战报,多半还有几分客观。但查阅结果,也是找不到梅花镇之战的影子。
直到偶然查到日军航空兵的侦察记录,才若有所悟。
三
七月底,日军攻占北平天津,随即渡过永定河南下,直取河北腹地,此时,日军组建的临时航空兵团一直掌握着华北战场的制空权。
这是该部飞行第一大队10月2日上午10点对于冀中、冀南退却中的中国军队进行侦察后绘制的事态图。
▲ 在这张图上,藁城和赵县(图中为赵州)的梅花镇根本就没有标记
然而,就在这天上午11点钟,日军侦察机再次送回的地图中,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名字:
▲ 在藁城以南出现了一个叫做“美化镇”的地方,并标记其东侧中国军队马车人员正在西撤
这时,日军已经攻占保定,但仍坚持继续南进,试图与华中日军形成呼应,正在筹备发动“石家庄-滏阳河战役”。
从位置上来说,日军的计划是三路齐发,华北派遣军中的第二军沿津浦线攻德州而南下,是为左路,第一军兵分两路,一路试图突破滹沱河攻石家庄而后向西经井陉侧击山西,是为右路,另一路取正定而后下赵县,南进邯郸顺德。这个“美化镇”正在中路敌军从正定南下途中,正当要道,故此日军对其的侦察在此后几天也很频繁。
吕正操将军
▲ 日军10月5日侦察结果,“美化镇”似有中国军队活动
▲ 10月6日侦察结果,“美化镇”有中方物资集结迹象,同时日军16师团沿滏阳河自东向西进攻,直逼石家庄周围中国守军的背后,这可能是原来在这一带集结的东北军部队指挥官决定南撤的原因之一
从位置上看,这个“美化镇”位于藁城和赵县之间,应该正是梅花镇之误(二者发音在河北方言中相同)。
日军发生如此错误的原因,在其战报中也有痕迹——由于日军拥有的河北中部南部地图部分残旧,一名曾在保定居住了二十年以上的日本人宫崎为日军提供了这一带的兵要地志参考,并协助第二十师团进攻井陉的交通指导。因为经商之故,此人似乎熟知平山至井陉的地形,但对冀中等地的了解可就难说了,所以把梅花镇误为美化镇,一点也不奇怪。这可能便是在日军战史中无处寻觅梅花镇之战的原因。
既然断定了“美化镇”即梅花镇,于是在日军战报中寻找梅花镇之战便成为了可能。但10月6日日军侦察时,吕正操所率691团还没有到达梅花镇,他们还在更东方的束鹿一带组织防御。
10月10日,吕正操将军率领的691团奉命赶到梅花镇执行阻击任务,掩护主力向西、南方向退却。这支东北军部队配备有迫击炮和重机枪,部伍严整,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堪称精锐。面对日军进攻忧心忡忡的当地父老对他们热情款待,都希望这支部队能够挡住南下的日军。
但如果看地图上双方的态势,这时691团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他们面对的敌军远远超过自身十倍的兵力。
四
10月7日,日军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已经下达了突破中国军滹沱河防线,向正定方向进攻的命令,其中第六、第一零八师团的进攻范围包括肃宁、深泽、晋县、赵县等地,进攻锋线直逼正定之南8公里的赵村和稾城南15公里的美化镇——即梅花镇。
面对日军的猛攻,华北中国军队也曾进行努力抵抗,他们在正定集中兵力,试图依托城防阻止日军进攻。根据日方记载,在华北力量薄弱的中国空军也曾在10月7日至8日轰炸了滹沱河上的铁桥,甚至在正定之战中还曾袭击日军为炮兵指示目标的充气飞艇,让日军吓了一大跳。
▲ 侵华战争中日军指挥炮兵的艇型气球
无奈这一带地处平原,几乎无险可守,让日军的机械化和炮兵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再加上中国军队中军阀将领作战消极,指挥系统混乱(军委会一度以冯玉祥为第六战区司令,辖韩复榘、宋哲元各部,但韩、宋等皆不听命,不久这个战区不得不撤销),导致战斗力不能充分发挥,故而很快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