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口战役失败的原因 忻口战役伤亡介绍 忻口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忻口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忻口战役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在晋北地区抵抗日军侵略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开始于1937年10月13日,但是最后这场战役是日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那么忻口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忻口战役战场

忻口战役战场

后市史学家在分析忻口战役失败原因时会将娘子关的失守看成重要原因。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之后,日军立马就将华北的部队整编成华北方面军,开始兵分三路继续侵略中国。一路进攻山东,一路进攻平汉铁路,最后一路侵略山西、绥远等地区,当时日军的战略重地就是太原。

山西是日本的首个战场,当时阎锡山认为日军会绕过山西,于是他准备在大同和日军大干一场,但是阎锡山的计划被日军看破,所以日军采取兵分两路的策略来迷惑中国军队。虽然平型关战役取得大捷,但是日军也攻破了我军的防线,并将目标转向忻口,阎锡山这时候开始向蒋介石求救,蒋介石派出第十四集团军,后来周恩来也和阎锡山做出了战略部署,毛泽东也做出重要指示,娘子军、九龙关一定要守住,于是中日双方展开激战。Benlrijun的物资配备已经跟不上了,忻口战役陷入僵持,但是蒋介石为了确保南京、上海的安全,将北上支援的部队都撤走了,这让日军抓到机会反攻,而且阎锡山没有听取毛泽东的建议死守娘子关,娘子关失守后,日军的部队和北部的师团遥相呼应,这就导致战局大逆转,也就是导致忻口失守。

忻口战役伤亡介绍

忻口战役是国共两党合作一同抵御日本侵略的一次战役,虽然这场战役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却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成功典范,因为这场战役歼灭了不少日寇,那么忻口战役伤亡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忻口战役战场

忻口战役战场

在忻口战役中,根据战后统计,在中央军、晋绥军和八路军的共同努力下,我军一共歼灭日军2万余人,创下了华北战场歼敌人数的最高纪录。相比较日军,我军的伤亡也是蛮大的,我军总共伤亡了10万余人,我军之所以伤亡这么大,存在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装备没有日军精良,这导致中国在战场上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虽然忻口战役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国共双方对于这场战役都是给予很高评价,何应钦在后来对这次战役的评价时说,忻口战役阵线稳定,为日后华北占据的开创打下良好基础。

这场战役中的兵力悬殊其实也是很大的,1937年10月2日,蒋介石致电阎锡山,然干西山继续作战,卫立煌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负责指挥忻口战役。当时双方的兵力对比是日军有七万人,并且让动用了150辆坦克,350多个大炮,还有300多个飞机,而中国参战的部队也是非常多,有20万多人,其中包括不少主力军,如第二、第六、第七、第十八等军团,总共是31个师,13个旅,但是参加战斗的飞机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所以我军只是在人数上有些优势。

忻口战役结果如何

忻口战役是1937年10月13日发生在忻口的战争,参战方为日军以及中国的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尽管中方官兵在此次战役中与日军殊死拼搏、战略方面也有了严密的部署,但是时二十一天的忻口战役结果还是以中方战败落幕。

忻口战役图片

忻口战役图片

事实上,日军最初就是以攻打太原为目的的,由于忻口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所以日军才会将忻口作为进攻太原的入口,猛烈的攻击忻口。在此次战役中,蒋介石也曾利用对忻口险峻地形的了解,积极采取应战策略,并安排朱德、卫立煌、杨爱源等将军驻守于忻口重要关卡应敌。

尽管此次的战略制定的较为完备,但是兵力上日军与国军仍处于敌强我弱的状态,且国军在军火等硬性设施上远远不及日本,所以导致忻口多处地方陆续失守,不少团长及旅长及战士牺牲在战争中。

我方也积极的寻找这个战争的突破口,刘伯承将军也曾率领士兵夜袭阳明堡机场,造成敌军的部分死伤,且销毁二十多辆敌军的战斗飞机,也给敌军造成了重创。

但是中国最终还是在这场战争中败给了日军,也因忻口战役的失守,太原也没有守住。尽管这次战役中方失败了,但是它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是国共两党共同协作抵抗敌人的典型案例,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象征。除此之外,这战役也是对日军打击最为沉重的一次战役。


忻口战役遗址在哪

忻口战役遗址现在位于忻州北面25公里,在古代,忻州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忻口战役遗址南北全长1000米,东西距离有500米,并且在忻口战役遗址里还保存有当时中国与日军作战时修筑的50多个余孔和204号激战地。

忻口战役遗址

忻口战役遗址

忻口战役遗址里除了有一部分的窑洞坍塌,其他的东西保存的都很完整。陕西省的政府在1986年的时候降忻口战役遗址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中共陕西省委还将忻口战役遗址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将忻口战役遗址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遗址,可见忻口战役遗址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

忻口战役遗址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备战窑洞,北站耀东所在地是从忻口村北的后沟到红崖湾,里面一共有47个窑洞孔,每个窑洞孔有3米宽,4米高,深度有20多米,洞门很像城门,门洞上面有石坧,忻口战役期间粘锅军队曾用这些窑洞指挥部队作战、安放军火、安置伤员等,发挥重大作用。第二部分是204高地,这个高地四周山岭起伏,并且有很多沟壑,忻口战役时这里是战役最激烈的地方,我军和日军在这里展开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曾交火13次,战役结束后,不少军人被埋葬在这里。

第三部分是纪念碑墙,这个墙也称为忻口战役标志墙,这个墙面向公路,在战备窑洞前面,被立于1986年,现在已经有些残破。

历史上忻口战役简介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一次较为重要的战役,它发生在1937年10月,战役所在地是山西省忻口市以北的忻口村,由阎锡山、朱德和卫立煌等高级将领直接指挥进行作战,这场战役一共持续了21天,歼敌逾万,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最终是日军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忻口战役图

忻口战役图

这场战役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期、中期、末期。战役初期是在10月初,日本军部开始正式向华北方面的司令官寺内寿一下发了攻取太原的命令,板恒征四郎带领第五师和关东军察哈尔从北路出发,穿越内长城直接进击太原,是战役的主要攻击方向。川岸文三郎代理领的第二十师团的一部分军队沿着东路出发,从石家庄向西去策应第五师团,日军的目的是要两路夹击太原。忻口方面负责迎战的是第十八、十四、第六、第七方面军,我军想利用有利的地形进行防御。

战役中期是十月中旬,中期日军已经开始大举进攻忻口、原平等地,我军各个部队都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如我军一九六旅在原平和日军奋战三天,旅长姜玉贞最后带领仅剩的200多人退守东北角,11日全部阵亡。原平被占领后,大白水、南怀化等战线又拉开,双方又开始激战。

十月中下旬战役进入后期,后期日军援军日增,空军支援也非常有力,所以我军虽然在奋力搏斗但是效果不是很大,十一月初,第二战区的司令官下令撤离忻口,忻口失守,忻口战役就此拉下帷幕。

忻口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忻口战役是一场持续了整整二十一天的战役,参战部队也很多,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共产党的八路军也称为第十八军团,战役的指挥官主要是卫立煌、阎锡山、朱德、板恒征四郎,最终战役虽然以日军胜利结束,但是忻口战役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

忻口战役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