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关键时刻,粟裕果断下令:任何人不得言撤退!陈毅也宣布了追究失职者责任的“撤职、查办、杀头”的三大战场纪律。并严令各纵队务必不顾一切牺牲,限在24小时内攻上孟良崮,歼灭74师各纵队伤亡多少人,战役结束后,保证给予补足建制;同时,打破解放军为躲藏国民党军飞机、坦克历来只在夜里打大仗的传统,16日白天也继续进攻。
诚然,74师上山不得地利,孟良崮通体花岗岩,根本无法修造工事,守山士兵都暴露在解放军射界不说,这满山的怪石亦成了攻山者绝好的掩体,使得守山方没有开阔的射界,这是历来守战之大忌。兼之张灵甫的74师,赖以称霸的美式枪械多为水冷式,可孟良崮上多石无水,其火力优势发挥不了。至于那些汽车、重炮、坦克,都带不上山,就更是一堆陈列品。
因此,所谓孟良崮险,对于74师来说,并不是像有人说的什么“易守难攻”,而是“易攻难守”。但张灵甫如果想实现“中心开花”,就必须上山,必须主动让其32000人马受解放军围攻,因为他那战术的整个核心要求,就是寄希望于周围40多万国民党军队能够在两天之内围攻过来,这样,不仅能使他的74师轻易解围,更能使国民党军获得一次消灭华东野战军的大捷。因为,按常理推断,近不到10公里,远也就100公里的各路国民党军队,一两天内完全能够到达。因此,张灵甫此役的成功与否,不在于74师上山,主要在于那40多万国民党军两天内会不会开过来。一旦用于反包围的国民党援军不到位,张灵甫本人及其战术便只有死路一条。
然而,直到16日下午74师被消灭之时,除了国民党83师师长李天霞在蒋介石严令威迫下,派该师中战斗力最弱的57团象征性地“来援救”外,整个孟良崮就再没有其他国民党军队的影子了。张灵甫按常理推断,只要他坚守一两天,周边国民党军是无论如何都能开进来的,他也的确死守了近三天。然而,就是他守到第三天时,国民党整编第5军被牵制于莱芜;整编11师被阻蒙阴西北;整编65师、整编25师被阻击于曹庄、蛤蟆崮、界牌;第7军、整编第48师被拒于留田、鼻子山。就是近在不到10公里的83师与25师都没有赶到,从而使解放军不仅有时间攻上孟良崮,全歼74师主力,而且还有时间在已撤出战场后,因清点被歼的敌人人数不够32000人(74师兵员数),又重返战场,再抓获躲藏的散兵7000余人,然后,解放军才浩浩荡荡从容撤走。
综上可以看出,尽管74师上山不占地利,但是面对10余万大军的围攻,还是坚持了近三天。因为按张灵甫原来的设想,只要74师能坚持两天,援军就能到达,“中心开花”的目的就能实现。而74师上山坚持两天的目标完全已经达到。由此可见,张灵甫是否上山关系不到国共双方这场战役的成败,是国民党援军两天多没有开过来,导致74师覆灭,导致张灵甫及其战术的失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74师的覆亡,非因74师上山,也非74师不能战。
把74师失败的责任一股脑地推到了死去的张灵甫身上,这是74师覆灭后,顾祝同、汤恩伯等为推卸责任在国民党军事检讨会上的做法。
援军矛盾重重,作战互不协调,救援无力人民参战支前,军民顽强奋战,共谱凯歌
只要国民党援军能够两天内开到孟良崮,74师就不会亡。很少有人提出异议。那么为什么增援不力?是哪些因素导致援军不能到位呢?
关于这个问题,时任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汝瑰在日记中写道:“余以纯军事立场觉得此次失败十分怪异。盖74师左右翼友军均相距五六公里之遥,何以竟三日之久不能增援?”“各部队如此不协调,战斗力如此之差,除失败而外,当无二路。”在这里,郭汝瑰看到的也只是国民党援军自身的原因。
国民党军队自身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将领之间矛盾重重,作战互不协调,军官们大都把自己所辖的部队看成是升官发财的资本,各部队很难做到休戚相关、同舟共济。83师师长李天霞见张灵甫被围于孟良崮却暗自高兴,不但不救,反而率83师后撤。在蒋、汤的严厉命令下,才派一个连冒充旅部番号,进入沂水西岸佯装支援。后来在蒋介石的严令威迫下,才派出距离74师最近的57团增援,但又亲自打电话暗示该团团长,一旦情况紧急就马上后撤。黄百韬开始对救援74师也不甚热心,经蒋、汤再三催促,才派出部队支援,尽管后来25师不遗余力地执行蒋的命令,尽力支援74师,但那时解放军已完全控制了战略要地天马岭,25师援军被阻,寸步难行。由于多数国民党军官以保存势力为重,各打各的算盘,尽管蒋、汤一再严令增援,各路援军却不能及时赶到孟良崮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