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第一次鸦片战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段屈辱史。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割地赔款开始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似乎清政府把中国输的彻彻底底。那么,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谁是最后真正的赢家呢?
很多人都知道,在鸦片战争前夕,欧洲已经在轰轰烈烈地掀起工业革命的热潮,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更是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而此时的中国,官场腐败横行、知识分子奴颜婢膝、国民愚昧无知,国防弛废,农民起义运动频繁爆发。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战败后的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给英国,并开放通商口岸,将关税大权交给了英国控制。
英国的“收获成果“
在赔款方面,清政府输了这场战斗,并给与了英国很多的好处。在《广州合约》和《南京条约》中,清政府给与英国分别赔偿了600万和2100万的赔款。这笔巨额的赔偿款,给当时缺乏军费的英国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补助。事实证明,英国用这笔赔偿款大力加强军队的建设,为英国扩张殖民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割地方面,英国自此占领了香港,为其后期在中国的殖民扩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驻中国的大本营。同时,香港是一个港湾城市,有良好的港运停泊优势,英国将这个地方变成其销售国内工业品的绝好仓库。
在贸易自由和关税方面,英国控制了中国的关税主权,英国的商人可以自由出入中国进行贸易。这使英国商人将大量的工业品输入中国,并将中国变成了他们巨大的原材料供应地,大大减少了他们的生产成本。英国商人因此获得巨额的利益。
在管辖方面,英国商人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英国商人在中国的领土上享受到了异于他人的特权。
同时,英国强迫清政府打开数个通商口岸,英国的商品从此更是遍布我国的市场。英国商人也借机进入中国的沿海地区开办工厂。
中国之“得利“
很多人都会质疑,在这个中国满盘皆输的结局里,中国又能有什么“得利“的地方呢?其实不然,凡事皆有两面性。中国表面上是输了,但权衡得失确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最后的赢家。
在经济上,由于长时间以小农经济为主导,遏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英国商品的大量涌入,迫使中国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者开始改进技术,以求生存。虽然这是一种残酷的优胜略汰方法,但终究是促进中国开始进入工业时代。英国商人在我国沿海开办工厂,引进了新的技术,也为中国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益处。而清朝旧官僚和商人也因此掀起了一场办厂风潮。
在军事政治上,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自持天朝的清政府开始变法图强,寻求更好的抵御外侮的方法。清政府为此还开始筹备组建一支精干、设备良好的新式军队。清军开始注重海防并勤加操练,战斗力大大增强了。清政府在政治上开始向西方学习,试图变法,创建一个新的统治制度。
在文化上,因为打开了通商口岸,西方的文化科技便随着英国商人和传道士的传播,渐渐走进了中国,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这打破了闭关锁国给国人带来的视听和思想上的局限。有一部分思想先进之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并为求真知、技术而去往西方国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