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中的最后一战:彭德怀为什么非要歼灭闯进根据地的日军

  百团大战中有许多著名的战役,例如关家垴战役、娘子关战役、正太战役等。在这些战役中,中共八路军英勇抗战,并为了夺取阵地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尤其是在最后一战中,彭德怀更是下了不管代价如何势必歼灭日军的死命令。那么,在百团大战的最后一战中,彭德怀为什么非要歼灭闯进根据地的日军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保卫黄崖洞

  冈崎大队误闯黄崖洞

  1940年11月,驻山西运城的第37师团各单位抽调部队组建成500多人的冈崎支队,在支队长第37步兵团参谋冈崎谦长步兵中佐的带领下向沿沁县—西营—王家峪的路线东进,进逼第18集团军总司令部所在地西井,后又沿桐裕河谷进入了黄崖洞。此时,八路军的兵工厂就藏在黄崖洞。因为黄崖洞的地形险要,出口狭小且数量较少,是在朱德亲自查看后,精心选定的。经过建设与发展,兵工厂成为了八路军的重要武器基地。11月25日彭德怀听到翁圪廊已经丢失,日军开始进入黄崖洞的消息,不禁大怒,要求严查擅自撤离者的责任,并下令打退日军的进攻。

  主观因素

  冈崎大队环顾地形,连夜率兵占据了关家垴和柳树垴。由于关家垴和柳树垴的地形易守难攻,对八路军的进攻极其不利。但自日军发起“第二期晋中作战”以来,彭德怀每巡视被日军屠杀过的村庄,眼里常噙满泪水。这位粗犷耿直的大将军,一辈子最见不得老百姓受祸害,战士摘老百姓两个柿子,尚且要严罚,冈崎支队在“毁灭扫荡”中做出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恶行,又如何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打击日军的机会?想到这些,彭德怀就异常的愤怒。他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他要截住冈崎支队,然后老帐新帐一直算:前有紧追不放,直至破坏兵工厂之旧恨,后有屠杀村民,烧毁村庄之新仇。

百团大战

  客观因素

  对于战场得失方面的考虑,彭德怀也认为有歼灭冈崎大队的必要。冈崎大队进入了革命根据地,剿杀共军总部,破坏兵工厂,如不立刻歼灭则会给中共总部带来更为严重的破坏。经过多次反扫荡的实践,他逐渐得出一个认识,即要想取得反扫荡的胜利,一般而言,就应当争取消灭日军一个大队,这样日军以后就只敢以联队为单位实施一路进攻,八路军闪转腾挪起来会比较方便。反之,若每次只能打掉一个中队,它就不会怕你,而日军若以大队为单位分兵的话,便可以分出几路、十几路乃至几十路,扫荡的时间间隔也会相应缩小,反扫荡的困难程度无疑就增大了许多。

  在百团大战的前两个阶段,八路军每次歼敌的数量都不多,小至一个班,大到一个中队,即便被公认为组织得比较成功的榆社攻坚战,陈赓、周希汉的三八六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歼灭了日军一个中队。

百团大战

  以前一次性歼灭日军大队以上的情况是有过的。现在基本没有,原因比较复杂,除了日军对八路军越来越重视,打伏击战等“便宜仗”的机率越来越少外,不得不说,与八路军本身战斗力的下降也有很大关联。在彭德怀看来,独混第四旅团各部能够在太行山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就是没有吃到足够苦头的缘故。做个假设,如果八路军先前在双峰战斗中能够全歼永野支队,现在片山还敢以支队方式兵分几路吗?

  显然,只有打掉大队以上规模的部队,才能对日军形成足够威慑,同时也应该在适当时候给八路军提供打大仗的机会——打游击战培养的是打游击战的能力,打正规战培养的是打正规战的能力,打多大的仗就培养多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