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的具体时间(2)

可惜,因为袁绍的自大和轻敌,导致了整个形势发生了大逆转,曹操凭着自己的权谋,调兵遣将,攻守自如,又加上袁绍的几次错误决策,将有利的机会全部放走,致使他在与曹操的双方对垒过程中,一点便宜没讨着,可以说这场战争中袁绍表现的一塌糊涂,简直让人对他整个人的智谋发生了重大的逆转,怀疑他是如何完成推翻董卓的功绩的。

到了这个时候,袁绍突然想起来好像还有刘备这一号人物,于是授命于他,让刘备协助完成攻打曹操的任务。但刘备虽然在用人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眼光,但那时候他身边几乎没有谋臣,所以加入也只能是一败涂地,最后还将自己的兄弟关羽给赔了进去。

汉末军阀袁绍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兵力如此悬殊的战争,居然让势力弱方曹操反客为主,击溃了袁绍的兵力,彻底将其打败,留下了这千古的遗憾,以致袁绍在后期一直抑郁,一直后悔,最终带着这个后悔和遗憾去世。

袁绍剧照

袁绍剧照

那么我们看看袁绍到底是一步步,如何从兵力之强盛,占有绝对优势的状态一步步被曹操牵制,最终落得这天大的笑话的呢?

袁绍,当时的兵力已达70多万了,收下的能人将领更是不计其数,与曹操相比,可说是任何方面都有着绝对性的压倒性的优势,那么为何还是会落得一败涂地呢?只能归咎到使用不当这个原因上了,那为何会出现使用不当,那作为统领,作为主公肯定有着难以推辞的责任了。

袁绍,是何许人?他的出身十分的显赫,相当于是出身在贵族之家了,家里面的为官者已达四代,而且官职都不低。可以说,他的出生十分优越,这也可能是造成他后期性格那么刚愎自用的原因了。

在官渡之战前,由于杀掉董卓,袁绍身边聚集了许多的能臣。但是他并没有识才的眼光,也没有惜才爱才的行为,在他来看,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他只用接收,上手就用即可。

但人才是需要放在合适的职位上才能够人尽其才的,如果选择错误,轻则事倍功半,重则导致企业的灭亡。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官渡之战。

袁绍在官渡之战的失败就是源于他的用人不察,将能臣谋臣都往外推,当他们调转枪头后,杀伤力直接加倍,他的败局就是源于谋臣许攸的谏言被曹操采纳。

东汉末年渡之战简介

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天下大乱,群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有名者可为其主,经过时间的演变,空间的转换,形成三国鼎立态势。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既然称它为三国,那么肯定是有三个国家的,那么在三国中资格最老的是魏国,其次是孙吴,势力最为薄弱者为蜀国。而在三国之前,就不可不提出一个人的名字,袁绍,他的实力不容小觑,可以算是天下势力中的绝对强者,相对应来说,曹操才刚刚冒尖,实在是弱者中的弱者,其他的两个国家这里也就一笔带过了。

但弱者不见得永远为弱者,当他的发展的进程加快时,是很有可能超越强国,并吞强国,成为强国的,官渡之战便是这样的一场战役。官渡的主要参与者为两方,袁绍方以及曹操方,中间可能夹杂了零星的蜀国战力的加入。

为何成为官渡之战,是因为这场战役发生的地点便在现河南省,古时候的官渡。这是一场持久战,全程历时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时间,可谓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战争。

袁绍那时是兵强马壮,可谓是强中之强,曹操的势力才刚完成搭建层面,从理论上分析,袁绍秒曹操,那是分分钟的事情,但结果却大跌眼镜,曹操和下属谋臣凭借着机智的谋略,最终以两万人打败了袁绍约十一万人的大部队。

从官渡之战中,我们可以学习弱者怎样扭转局势,从曹操的角色去分析看待问题。

官渡之战交战双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