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发生在哪次战役中 破釜沉舟的道理

  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是在著名战役巨鹿之战中发生的,赵军被秦军围困在巨鹿城,楚王在得到求助后,派宋义与项羽前去救援,项羽由于上将宋义迟迟按兵不动,于是急不可耐将其杀之,自己率兵前去救赵。

  

巨鹿之战


  宋义死后,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士气大增,项羽先派部分前锋前去切断秦国粮道,自己率领全军渡河后,下令破釜沉舟烧营房,不胜则死绝不回头,士兵们受到极大的鼓舞,于是拼死杀敌,将秦军包围,以一敌十,越挫越勇,九次激战过后,终于大破秦军,解救了被围困的赵军。章邯退军,秦军或死或逃。

  此时,诸侯军作壁上观,楚军的威望一时在诸侯间声名四起,前来援助的诸侯军甚多,却没有一个阵营敢出兵的,看着楚军将秦军打得落花流水,各观战的诸侯军无一不吓得心惊胆战,惶恐不已。在项羽打败秦军召集各诸侯将领时,没有人不是吓得腿软跪着进门的,不敢直视项羽,从此尽由项羽统帅。

  在秦军败下阵来以后,章邯企图定约求和,而项羽由于军中缺粮,也有意如此,在得到众军官同意以后,双方便择日会面。订完盟约以后,项羽留章邯与其部下秦兵在军中,巨鹿之战就此结束。不过在全军到了新安以后,秦军由于私下议论,被项羽知道后,未防他们心中不服,于是将降兵全数诛杀。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一场胜利,击毁了秦军主力从此一蹶不振,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秦朝覆灭的基础。

  破釜沉舟人物

  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出自战役巨鹿之战,该战争发生于秦朝末年,秦国大将章邯在大败楚怀王项梁之后,便不再把楚国放在眼里,于是联同王离二十万兵力将赵国围困于巨鹿,并由此引发了巨鹿之战。那么能大败赵军使其受困不得动弹的章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章邯 画像


  章邯,秦朝末年著名将领,为上将。在秦二世皇帝在位时任秦朝少府,是支撑秦朝军力的支柱力量,也是秦朝的最后一位杰出将领。公元前209年,章邯奉命带领一些囚犯与奴家子弟来对抗陈胜的农民军,结果逢战必胜,正是他极其出色的军事能力使得秦朝能在晚期得到喘息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秦王朝的覆灭。

  此后,章邯又陆续率军不断攻击田臧等起义军,在屡屡将其击退后,便于河南荥阳直击陈胜,逼得他无奈之下只好逃走。后来章邯又率军不断抗击各路起义军,更是在定陶与当时的起义军首领楚怀王交战,得到了秦国全部兵力

  援助后,拼死搏斗,最终大败楚军,使项梁战死,便不再把楚地放在眼里。

  此时,秦军势力极大,遍布黄河以南关外各处。王离带领二十万边防军进攻黄河以北的赵国,此时秦国内部争权大乱,于是章邯以灭诸侯为己任,北上与王离相汇合,进攻赵国。起初王离攻赵未破,章邯寻机击败赵军,将其围困于巨鹿,后来在巨鹿之战中败于项羽,于是投靠楚国,后来在兵败刘邦后,拔剑自刎。

  破釜沉舟的意思

  破釜沉舟从其字面本意上来看,是指将船只凿穿沉入河底,将煮饭的锅打碎,将所有存活下来的必需品全部毁灭,不留退路,如今也表示放弃所有,不顾一切地朝着自己的目的去努力干到底。

  

破釜沉舟


  在破釜沉舟的这个历史典故中,项羽面对强大的敌人秦军,没有后退也毫不畏惧,只一心要将其诛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于是项羽带领与秦军兵力极为悬殊的楚军,度过漳河后,令所有士兵将船只凿破沉入河里,相当于隔绝了后路,只能前进;令大家把锅碗砸碎,每人只带三天干粮,表示必须一举得胜,否则没有战死也会饿死;此外项羽还将营帐、屋舍全部烧毁,更加表明了如果不得胜连居住的地方也没有了。项羽的一系列举动大大鼓舞了军心,所有士兵都明白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不想死,唯一的出路就是战胜敌人,于是全力以赴,勇猛杀敌,逆转局面,由初战少利转变成激战九回合以后,最终打得秦军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