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如何制胜 兵种比武器更重要?(3)

  13世纪蒙古人空前绝后的征服霸业中,他们的坐骑蒙古马功不可没。蒙古矮马强壮、耐力好、耐寒、不挑剔饲料,甚至可以给士兵提供马奶,每个普通骑兵有四五匹备用马。蒙古人的快速行军、长途奔袭、大范围迂回包抄,在冬季发动战争无不依靠这种优秀的战马,他们的机动作战能力在欧亚大陆无出其右,屡屡以少胜多创造奇迹。

  士兵素质和指挥官的决定性作用

  影响一场战役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经典意义上的兵种相克、灵活的兵种组合、有利地势、武器装备都可能成为决定性力量,但上述诸因素的综合运用和卓越执行离不开战场上的主角——统帅和士兵。

  马拉松战役中,雅典人的战术和波斯人的弓箭都很重要,但希腊人身穿重甲奔跑了几百米之后依然有强大的攻击力,凸显了普通士兵过硬的身体素质,如果没有这样的负重能力和爆发力,人数劣势的雅典人不可能完胜波斯军。不过希腊人这种作战方式极耗体能,据现代科学家研究,在高速奔跑并与敌军交战30分钟后,希腊人必定力竭。罗马人曾利用这个弱点击败过希腊军队。

  坎尼战役

  公元前216年的坎尼会战,罗马军队总人数(73,000人)接近汉尼拔军(42,000)的两倍,而且罗马重步兵训练有素、久经沙场,当然汉尼拔的努米底亚骑兵也是当时最优秀的骑兵。从兵种相克理论来看,如果罗马发挥步兵优势,稳固正面防守并加强侧后保护,汉尼拔也难有胜算,但罗马统帅没有吸取多次败给汉尼拔的教训,依然冒险进攻。汉尼拔中路步兵且战且退诱敌深入,罗马人的阵型纵深过长过于紧密,失去机动空间,而汉尼拔的中路与两翼步兵形成夹击之势。击溃罗马骑兵的努米底亚骑兵从后侧进攻,完成对罗马军团的包围。是役五至六万罗马士兵战死,汉尼拔军仅阵亡六千人。这场战役中汉尼拔的精心布局和完美指挥是古代战争史上的军事艺术典范,他的侧后包抄战术被后世无数将领模仿实践。

  罗马共和国中后期步兵军团无往不胜,克拉苏对其实力过于迷信,因此拒绝亚美尼亚国王避开帕提亚优势兵种的建议。他目睹帕提亚轻骑兵的惊人战斗力之后,也没有及时果敢地全力撤退,最终遭对方轻重骑兵合力攻击,一败涂地,克拉苏人本人也被俘杀。卡莱战役后,罗马大幅增加军中弓箭手的数量,帝国后期重装骑兵也逐渐取代重装步兵成为核心力量。

  中世纪晚期,为重步兵赢得荣耀的瑞士长矛兵军纪严明勇猛异常,不但防守出色,善于利用地形天气等环境条件进攻也屡屡得手。正当瑞士长矛兵如日中天时,火绳枪火炮等武器开始普及。在意大利战争中,瑞士人的勇猛变成了鲁莽,面对火绳枪的密集射击,他们不等待友军配合支援,而是盲目进攻无谓牺牲,结果从1503年到1527年的四次战役中接连失利。瑞士雇佣军叱咤风云的时代结束了,火药武器的普遍使用令传统的兵种相克失去了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