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淮海战役胜利的意义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第二场,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战,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战役的规模、投入的兵力、两边的伤亡等一连串数字,更是它胜利的意义所决定的。
淮海战役画
在淮海战役前,国内的局势已经开始对国民党不利,而之后济南的失守、辽沈战役的失败,更是一步步地把胜利的天平往共产党方面移动。因此,淮海战役作为双方的一场决战十分关键,它的胜负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国内战争的进程。最后淮海战役的失利,也的确可以说是把国民党推下了失败的悬崖。
这一场战役中,国民党方面失去了整整五个兵团,五十多万人,其中不少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甚至是国军“五大主力”中的两支,可结果都被歼灭。因此,战后国军的实力和士气都是一降到底,已无力与共军主力交战。此外,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也因为淮海战役的失败而愈演愈烈,蒋介石甚至不得不再次提出国共和谈。而国民党的人心更是完全丧失,许多人都开始撤离大陆卷铺盖逃跑。
而淮海战役对于中共而言意义非常的大,军事上实力和士气大增,可以说自此之后共军的战斗力已经在国军之上。此外,中共页通过这一仗完全解放了淮河以北,甚至控制了淮南的大部分地区,军队逼近长江,矛头直指国民党的首都南京。所以,可以说淮海战役狠狠地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在战前中共预计是要五年才能打败国民党,而因为这一战至少加快了三四年。
淮海战役的战术是什么
战术是一场决战是否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淮海战役的战术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淮海战役纪念雕像
1948年10月,中野占领了郑州和开封两地区,国民党统帅部判断华野和中野一定会南下苏北然后联合起来攻打徐州。便想出了一套计策。计策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淮海决战案,是徐州主动放弃那些次要的城市,仅仅只发动一两个军来守住徐州,其次便集中全部的军力在徐蚌线周围防御起来,准备和解放军决战到底。另一个方案便是退守淮河案,将徐洲的全部主力退出淮河,凭淮河实施河川防御。通过严肃的会议后后于是决定采取淮海决战案。
11月6日,蒋介石了调整令:孙元良的三个军从商丘转移到蒙城,用以保全徐州西侧;邱清泉第2兵团在永城集结;刘汝明第4绥靖区转移到临淮关;李弥第13兵团全部撤向灵壁,担任机动任务;黄百韬第7兵团撤出新安镇到达运河以西;冯治安第3绥靖区放弃临城枣庄两地其次分别退守到韩庄和台儿庄。这时淮海战役的战术方案便已经初步形成了。当时蒋介石怕兵力不够便决定将东北战场的三个军十一个师全部都迁往徐州。傅作义等人却强烈反对,蒋介石没办法只得将这十一个师分头作战,五个师归还华北继续围剿总部;其余六个师海运浦口,在11月到达蚌埠。就这样蒋介石结合了共八十万人的兵力投入到徐州战场。这便是淮海战役的整个战术方案。
一次战役有了完美的作战方案,又有强大的军力巧妙配合,这又如何能输呢?这次的战役着实打得响亮!
淮海战役国民党军队资料简介
在淮海战役中,国军的实力雄厚,武器装备十分先进,共有80万军人参战,集结了国民军的主要骨干力量,正是由于蒋介石在这场战役中可谓孤注一掷,几乎投入了他全部的精锐兵力资本,因此在战败后,国民党从此在大陆一蹶不振。
淮海战役国军
济南被解放军攻占以后,国民党的防御方针告败,徐州地区的剿匪总司令部收缩兵力,集结了第2、7、13、16这四个兵团,以及第1、3、4、9这四个绥靖区部队,一共25个军共计80万人,围绕徐州展开,沿着津浦与陇海两条铁路,形成一个冬至海州,西临商丘,北达临城,南到蚌埠的一个“一点两线”防御阵线,以此来加强防御,在中原与华东一带采取固守战略。
在指导员方面,蒋介石多次表示希望擅于指挥大兵团战役的具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能够总指挥这场战役,但是由于国军已经在这场战役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白崇禧认为这是一场胜算极低的战役,因此坚决拒绝了。而在前线战事指挥方面,蒋介石原本希望徐州剿匪副司令官杜聿明能够指挥这场战役,但是由于他被紧急调往东北,因此蒋介石无奈之下选用了自己比较信任的可靠人选刘峙来指挥这场战役。但是刘峙本人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国民军从刚一开始就在指导员上处于不足之地。
从白崇禧推辞指挥到解放军全面发动淮海战役,之间仅隔了6天,这对于国军来说是十分被动的,因此整场战争他们都处于被解放军牵着鼻子走的地位。
著名战役淮海战役地点在哪
淮海战役的规模很大,国共双方投入的兵力高达160万人。因此,它的战场也很大,主要是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
淮海战役地图
因为之前中共方面攻下了国民党重兵设防的济南,挫败了对方的重点防御计划。就像国外媒体评论的,自此以后,中共已经占据了对战争的自主权。因此,淮海战役是由中共方面策划和部署的,而战役地点期初也是由他们的选择。
粟裕是最早提出淮海战役建议的人,在他的设想里,战场只限于两淮和海州地区,也就是现在江苏省的淮安市到连云港市。两者是临近的两座城市,可见在最早的设想里战场是并不大的,所以被称为“小淮海”。
可是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在战前中央军委商讨后的计划中,淮海战役的规模就已经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国民党方面的部署,他们把优势兵力集中在了徐州和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线两侧进行战略防御。于是中共也把战役的中心计划在了徐州,从最开始的为夺取徐州做好准备,变成了围攻徐州。因为要实现围攻,解放军就需要从四面八方地推进,所以战场越拉越大。
战役爆发后,国民党又往战场投入了更多的兵力,之后国军又因为战场失利而选择突围,使得主要战场也不断发生变化。正如毛泽东后来说的,淮海战役就是一锅夹生饭,本来计划并不成熟,是一步步完成的。战役如此,战场也是。
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死了多少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里规模最大,国共双方都知道这场战役的重要性所以先后投入了巨大的兵力,一百多万人。此外它还有好几个最,其中有两个是:歼敌最多和牺牲最重。
部分烈士
战后的统计结果是,国军方面损失55万人,达参战兵力的近70%,而其中伤亡171151人。至于共军方面,虽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损失也不可谓不大,伤亡超过12万,其中阵亡具体记载有25954人,此外还有一万多人失踪。双方的敌我损失比4.06:1。
在如今淮海战役纪念馆的统计数据里,共军方面总共有31006名烈士,之后虽然也有补录和新增,但变化不大。这些都是有名有姓得到查证的烈士,并不是说就没有了,其他的只是没有确认而已。即使已现有的数据粗略估计,共军方面死伤比约为1:3,这还是胜利的一方,而且有大量民兵帮忙抬担架,伤兵受到照顾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