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的纪念馆在哪里(3)

为什么叫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的建议是由粟裕提出的,他当时是华东野战军的代司令员。他在济南战役胜利的三天后即9月24日就致电中央军委,建议进行淮海战役,而军委次日就予以回电表示同意,这样才有了之后的这场大战。

淮海战役地图

淮海战役地图

在粟裕的建议里,他把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是攻占两淮,如果敌军不来增援或者增援被我方阻档或歼灭,那么就进行第二步,就是攻占海州和连云港。所以,他把这场战役称为淮海战役的原因,就是这两个阶段的简称,“海”是指两淮,也就是淮阴和淮安,现在就是淮安市,而“海”是指海州,现在就在连云港,而这些地方在历史就是被称为“小淮海”。

不过粟裕的建议还只是草案,之后无论是在计划中,还是发动后国民党又投入兵力,都使淮海战役的规模越来越大,战场也越来越大,最后是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

淮海战役是中共方面对这场战役的称呼,而作为应战方的国民党则不这么叫,他们称之为徐蚌战役。这也是两个地名,“徐”指徐州,“蚌”指蚌埠。这么称呼是因为,国民党方面在应战前所作的部署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在徐州和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线做战略防御。这其实是他们在召开作战会议时白崇禧提出的两种作战方案中的第一个。而蒋介石倾向的是第二个,也就是放弃现在的徐州,退到淮河进行防守。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淮海战役交战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中共方面就有60万人参战,为了适应越来越大的战役规模,中共中央军委于1948年11月16日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总前委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这五人组成,其中前三位为常委,邓小平是书记。五人都是来自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主要领导,由此可见总前委的成立目的就是协调战役中的两支队伍,以统一指挥作战。不过因为当时总前委五人还在指挥战斗,没有聚到一起。

后来,第二阶段结束,黄维兵团被歼灭,正在围歼杜聿明集团,因此粟裕把自己的指挥部设在离前线战场不远的地方,如今在安徽省萧县丁里镇蔡洼。不久,总前委五人都聚到了这里,并在这里召开会议,研究之后的渡江战役。五人还在院子里拍照留念。现在那里的旧址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里面陈列着许多当时的珍贵文物,比如毛泽东的电报、会议的桌椅、军用地图等。

此外,淮海战役总前委还有一处旧址,那是在如今的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张菜园村。据说是,当年12月31日,战役快接近尾声时,总前委由安徽搬迁到这里,并指挥了第三阶段的战斗。即使是战役结束后,总前委也此待了两个多月,开会讨论接下去的军事行动。现在这个旧址也已经还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