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袁绍七十万
官渡之战,袁绍投入的兵力有多少,一直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的人说投入只有十一万左右,有的人又说投入有七十万人。那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接下来将作出详细的说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官渡之战场景
袁绍的兵力在那个时候是十分强大的,为何这么强大,是因为他赢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是什么呢?那就是扳倒董卓,收编他的军队和领地,那么董卓又是何许人呢?
董卓,东汉末年皇帝身边的权臣,生性狡猾,为人十分霸道凶残,对人命看得很轻,可以说视人命于一钱不值,施行暴行,种种行为导致了各方势力的纷纷起义,这里面便有袁绍,也可以说在董卓时,就有了三国时代的开启趋势了。
袁绍联合各方势力,作为首领,带领大家齐心合力灭了董卓,从此众望所归,大家更加对其言听计从。可以说,袁绍在灭了董卓后,势力达到了顶峰,各方能臣谋臣武将纷纷前来归顺,以期望能还给大家一个太平世界,不再有纷乱,不再有战乱,骨肉不再被逼分离,过上众乐乐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袁绍的军力确实达到了七十万人左右。
但是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并未将所有的兵力都投入,一则曹操当时力弱,兵力不足两万,袁绍觉得以五倍于他的兵力定可灭了他,二则袁绍出征,内部还是需要留下大臣武将为其谋划的,所以这两点足可说明袁绍只可能投入十一万左右的兵力。
官渡之战简介
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天下大乱,群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有名者可为其主,经过时间的演变,空间的转换,形成三国鼎立态势。
官渡之战
既然称它为三国,那么肯定是有三个国家的,那么在三国中资格最老的是魏国,其次是孙吴,势力最为薄弱者为蜀国。而在三国之前,就不可不提出一个人的名字,袁绍,他的实力不容小觑,可以算是天下势力中的绝对强者,相对应来说,曹操才刚刚冒尖,实在是弱者中的弱者,其他的两个国家这里也就一笔带过了。
但弱者不见得永远为弱者,当他的发展的进程加快时,是很有可能超越强国,并吞强国,成为强国的,官渡之战便是这样的一场战役。官渡的主要参与者为两方,袁绍方以及曹操方,中间可能夹杂了零星的蜀国战力的加入。
为何成为官渡之战,是因为这场战役发生的地点便在现河南省,古时候的官渡。这是一场持久战,全程历时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时间,可谓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战争。
袁绍那时是兵强马壮,可谓是强中之强,曹操的势力才刚完成搭建层面,从理论上分析,袁绍秒曹操,那是分分钟的事情,但结果却大跌眼镜,曹操和下属谋臣凭借着机智的谋略,最终以两万人打败了袁绍约十一万人的大部队。
从官渡之战中,我们可以学习弱者怎样扭转局势,从曹操的角色去分析看待问题。
官渡之战地点
官渡之战,空前绝后,它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政治作用,对后期的政治局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它的结局导致了曹操也就是魏国的一统北方,也间接为三国鼎立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之功效,当然这场战役胜利之秘诀也成为了后人乃至军事学家们对其的不断分析和总结,以期望找到制胜秘诀,能够帮助自己的国家取得这样的空前胜利。
官渡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