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孟获的故事
七擒孟获,是著名的小说家罗贯中先生的一篇有名的故事,被编著在《三国演义》中的。虽然故事是编的,但是为了体现诸葛亮的善察人心,还是比较到位的。还有就是,看着揪心的剧情,还是比较爽的。
孟获画像
当初刘皇叔称帝了,然后驾鹤西去了。这个时候,南方的少数民族不老实了。觉得这个国家这个时候最虚弱了,自己攻打这个国家最合适不过了。它会生乱,整个国家也没有什么精力来应付自己,自己打起来也会比较容易。就这样,少数民族就带着军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可是他们估计错了对手,他们的对手是诸葛亮。这一伙少数民族被称作“南人”,他们就是属于那种唯物主义的,虽然可能会有什么自己的信仰,但是不随便听从别人的传说这一点绝对坚持实践出真理。
这一点,在他们的首领,一个叫做孟获的人的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诸葛亮为了稳定国家,亲自出征,有些人是把诸葛亮当神的,就发动叛乱把孟获绑了送给蜀国了。孟获不服气,一般人觉得你就是说我砧板肉,不服拉到。可是诸葛亮有自己的思量,要让孟获心服口服,于是两边开始打仗。诸葛亮打仗一直都是用脑子的,姓孟的这一点还差了一些,就被诸葛亮加上第一次一共捉了七次,终于服气了,不服气也腻歪了估计。就这样,归顺了。
这段故事,也是和空城计一样,成了丞相的佳话。
七擒孟获是真的吗
首先,要说明一点。七擒孟获这个故事并不是真的,它被罗贯中也好施耐庵也好,写出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丞相英明的人物形象。故事读的过瘾,也就看看罢了,也或许,还可以从其中悟出一点人生道理。
孟获画像
孟获是南人,那是当时的历史年代的一个少数民族。现在大概生活在中国的四川南部,也或者更往南,就是尼泊尔、印度什么地方。就像是当初北方的匈奴那样,不听劝。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南人骨子里有一种倔强,你让我服了,我这一辈子都归顺你。这一点,匈奴是做不到的。因此,和中原才会那么的相爱相杀。
话题说回来,在真正的历史上,诸葛丞相在刘皇叔死了之后,为了安稳朝纲,各种的出师,也打过不少的胜仗,让不少的国家归顺了。这其中就包括了南人。罗老先生当初就是根据这个,在自己的书里面,说了丞相是有多未卜先知,人格魅力是多么的巨大,让人是多么的敬佩。
故事虽然不是真的,可是情节是真的很好看的。不止如此,每一个故事都是为了人物服务,每一本书都是为了作者服务。那么好的丞相,那么正统的刘皇叔,这本身就是有它自己的现实意义在里面的。回想那个朝代,再联系一下诸葛亮是怎么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也是对统治者的一种劝谏。至于统治者究竟能不能看懂,就是另一回事了。
七擒孟获分别是哪七擒
第一次的时候,诸葛亮先是设下埋伏,然后再派人把孟获给引过来。孟获进入了诸葛亮的埋伏,被诸葛亮活捉了。但是孟获心里不服,觉得是我自己不小心,不是你的本事,所以我不信服你。诸葛亮要的是归顺,所以就把孟获放了。
孟获画像
第二次的时候孟获打仗又打败了,但是他觉得胜负是兵家常事,等到下一次的时候,他一定会把诸葛亮给打败。诸葛亮就笑了,把孟获给放了回去,说等他准备好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