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蜀之战评价
三国后期的一场战争,魏灭蜀之战,是一场奇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魏灭蜀之战评价是怎么样的。战争的成败在于将领的有勇有谋,在于战争的战术,作战的地域和作战的将士。这场战争是强者和弱者之间的战争,魏国在各方面都优于蜀国的前提下,胜利指日可待。
三国战争图
蜀国拥有易守难攻之地,阴平到涪城,高山险峻,人烟渺渺,道路险阻可谓上一块宝地,但蜀国没有在此地设防备,从而给魏国有机可乘,魏国将领邓艾率领军队从阴平起,跨越三百公里无人之地,一路开山建路,克服种种困难,通过阴平。蜀军没有想到会有人通过这么艰难之地,从而惊慌失色,直接投降于魏,魏国以此从背后袭击了蜀国,给蜀国重重一击。
一场战争中,作战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在这场历史战争中魏军先是南下,兵分三路绕的蜀军背后,袭击蜀国的涪城,让拥有易守难攻的蜀军毫无用武之地。在次计划的攻占之下,蜀汉只能是投降灭亡。将领的智谋领导着整只队伍的核心,在核心的领导下,队伍才会有方向,才不会乱军心,从而在战争中有方向的攻击敌方,有计划的对敌方的不足之处进行袭击,胜战必不可失。
蜀国受到重击之后,派诸葛瞻抵御魏军,但几次攻击之下,魏军占领绵竹之地,进军成都。而当时的成都没有多少兵力,蜀人听闻魏军已进入都城之中,都不知所措。最后刘禅还是投降,并命令其他臣子皆投降于魏,至此这场战争结束。
战争中,背景环境,人员谋划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成败的结果。强魏弱蜀之间的对抗,又有将领的谋划,魏灭蜀就是强者消灭弱者的战争。
魏灭蜀之战原因
魏灭蜀之战,是一场强者消灭弱者的战争,这是弱肉强食的战争世界里的必然发展,也是必然结果。魏灭蜀之战原因,就是因为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力量变化而导致崩溃。蜀国地位动摇,吴国实力削弱,而魏国则实力大大增强。
魏蜀地图
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谁都想称霸一方,特别是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之后。公园263年,强者,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便率先派出钟会、邓艾、诸葛绪等人率兵攻打了弱者,蜀国。魏灭蜀之战,也是各个国家不同内部不同发展引起的。蜀汉,在诸葛亮死后,将领姜维不断发动战争,宦官被重用,内外分歧严重,故而导致日益衰落。吴国,在孙权死后,阶级矛盾更加严重,内部斗争不断,也因此日益衰落起来。
而魏国,在明帝驾崩后,经过一系列的变故,最终大权落在司马氏父子手中。他们大力发展,招揽人才继续曹操的办法。这使得魏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力量也很强大。此外,在对外的战局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公元262年,司马昭分析当下局势,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准备,发动战争。
战争结果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弱肉强食,是生存法则,为国者,治理好国家才是根本。魏灭蜀之战,不只是蜀国的堕落,也不只是吴国的萎缩,也不只是魏国的强大,而是魏国掌权者,认真分析局势,时机已到,以前的作为派上用场,最终魏国赢了,留得千古芳名,成为后人相互传颂的一段佳话。
魏灭蜀之战主将是谁
在魏国攻灭蜀国的战争中,也就是三国结束的最后一场倾国大战中的主将是邓艾、字士载;钟会、字士季。
姜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