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的领导人是谁(3)

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

革命秘密意外泄露,情急无奈之下,第二天晚上湖北新军革命党人带头起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就此爆发。而作为武昌起义的主力,湖北新军却是清朝战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巩固政权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培养起来的,是因为在学习西方文以及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革命宣传中,他们的革命思想逐渐强烈继而爆发了革命。

武昌起义画像

武昌起义画像

虽然武昌起义运动和同盟会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武昌起义革命的指导思想脱离不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参加武昌起义的人有不少是同盟会的领导人、重要骨干和一般成员。起义后革命政府的建立说明了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正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以反封建反侵略、拥护民主平等政治和耕者有其田为中心内容的思想让新军、文学社以及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与同盟会不谋而合,符合了遭受封建主义毒害的民众心声,响应革命的民情沸腾,引爆了全国各地推翻清朝政权的革命运动,革命得以延续发展,各地革命人纷纷勇敢站起来反封建反帝国,成功保障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清政府,建立起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沿用直至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以及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屡屡受挫,孙中山结合实际情况和革命教训对“三民主义”作出了修正,由此演变出新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的性质

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起义持续了两个月,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武昌起义的性质无疑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战争,这场战争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迫使溥仪退位,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配图

但这场革命,并不彻底,起义军领袖中混入不少封建军阀顽固分子,孙中山就任总统没多久就被迫辞去职务,袁世凯借机篡夺了革命果实,“民国政府”的实权落入封建旧贵族的手中。

当时世界范围内,也不缺乏封建贵族为了自救而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如日本的民治维新,但日本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使得日本走上富强之路。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照理来说应该更加彻底,但中国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确是更加混乱,20世纪初“一盘散沙”的局面也正是袁世凯死后形成的。

在武昌起义之后的十多年里,中国南北军阀割据,“占山为王”,民主共和体制名存实亡。当我们结合之后十年内的中国局面,回头看武昌起义的性质时,发现,这场战争只是表面上有着民主共和的“幌子”,背后实则为旧势力旧贵族的操控,武昌起义的性质也随着战争进程的变化而变化,武昌起义前期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推动,后期逐渐演变为旧势力军阀贵族间的分赃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