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之战背景
仙游之战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四十二年,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当时仙游之战背景。公元1563年四月,戚继光指挥平海大战大捷之后,又率部在连江马鼻岭和宁海肖石岭歼灭倭寇,福建的倭寇之乱才终于暂时得到了平息。
指挥官戚继光画像
不过加强福建的水陆防务才是长治久安的好办法,于是戚继光与谭纶商议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御倭方案,上报朝廷。这些方案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陆上防御,还有一个是海上防御。陆上防御:戚继光将军队分成8个营,按照北、中、南3路设防。这3路部队分别带领两个营,驻扎福宁、福清、漳州、泉州等,剩下的两个营则由戚继光亲自统帅,防卫省城福州。
海上防御方面,主要就是恢复之前废弃的沿海水寨,修整好之前损坏的兵船,各寨的器械、火药、粮饷全部准备完毕。公元1563年十月,倭寇心中不服,再次聚集了2.7万多人大举入侵,目的在于劫掠仙游,第二年再来进攻福州。十月上旬,倭寇先后入侵犯台山、福宁三沙和闾间澳等地,那些沿海水寨在交战中虽然取得了多次的胜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倭寇对福建的进犯。
于是戚继光被任命为总兵官,领导福建及浙江金、温二府,负责水陆军务。十一月一日,倭寇一路南下进犯,三日则在连江东岱澳登陆。六日,仙游城外有一万多个倭寇,而戚继光方面,军民加在一起也就500不到的人。因此戚继光决定先取守势,确保仙游,再主动进攻倭寇。
仙游之战过程
就算有戚继光这样厉害的人物坐镇仙游,也没能让倭寇放弃对仙游的进犯。整个仙游之战过程并不算太长,时间大概是持续了1个月左右。仙游城内是由陈大有等人率领军民在拼死抵抗,城外是戚家军在奋力搏斗,倭寇就算实力雄厚,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拿下仙游城,于是就想到了劝诱这个办法。
指挥官戚继光雕像
守城的官兵也早就收到了戚继光的指令,一边与倭寇谈判,争取时间;一边抓紧构筑土城等城防工事,改进防御器械,加强仙游城的防御。十二月初六的时候,倭寇自知长期围困仙游也不是办法,看看明军的援军还没有到,甚至连伤亡也比较惨重,于是就展开了大规模的攻城行动。
倭寇人数本就多于明军,明军硬拼是不可能赢的,这时戚继光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命令部队发铳呐喊助阵,倭寇们一听,还以为是明军的援军到了,马上就停止了攻城。十二月下旬,在浙江轮休的6000多个士兵前往福建支援,戚继光在确保援军安全到达的情况下,修改了整个的作战计划。
援军加上原有的仙游城内士兵,总兵力与倭寇的兵力还是有一段差距的。但是倭寇四个据点相离较远,这点被戚继光发现,并制定出逐个击破的作战计划。戚继光先是集中明军的主力迅速地拿下南垒,然后兵分3路逐个攻破东、西、北垒,倭寇最终不敌,明军获得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