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政变经过
农历的甲申年十月十七,朝鲜爆发了一次流血政变,史称甲申政变。此次政变是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并且受到日方协助。政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试图脱离中国独立自主,二是对其内政进行一次改革。
甲申政变
甲申政变经过是这样的。1884年初,中法战争爆发,清廷接连失利,驻朝清军也相继回国抗敌。这一事件成为了政变的导火索。由于战争,清廷的威望大幅下降,朝鲜依附于清廷的想法也开始动摇,民间对清廷也颇有微词。
这时,开化党认为当前形势适合发动政变,于是在得到日方的帮助与美方的支持后,于同年11月29日,由金玉均进宫蛊惑国王,对其言之“若双方开战,清军必败”,高宗信以为真,授其便宜行事之权。
12月4日,朝鲜汉城邮政局正式落成。在落成仪式上,开化党试图将守旧派一网打尽,然而不慎操之过急,先一步将右营使闵泳翊砍伤,结果在场的宾客大臣纷纷逃跑。
此次计划失败后,金玉均又生一计。他利用炸药制造爆炸,使得高宗对清军作乱之言深信不疑,被开化党骗至景佑宫,在移驾途中还手书“日使来卫”,向日方请求援军。将高宗安顿在景佑宫之后,日军便与开化党的武装力量将景佑宫团团围住,之后便假传圣旨,用计将守旧派大臣与将领分而杀之。天色渐亮时,在高宗面前将其宠臣柳在贤斩首示众,以此威慑百官。至此,开化派完全掌控了大权,并着手开始改革。这就是甲申政变经过。
甲申政变结果
1884年,由朝鲜开化党主导的甲申政变爆发。甲申政变结果是失败了。他们利用谗言将高宗挟持,并用计将守旧派大臣一一杀害。当天夜里,时任中国驻朝商务委员的陈树棠从邮政局逃回清领事馆,将开化党勾结日方发动政变、劫持国王、杀害大臣的消息告诉清方。
甲申政变
清方紧急召开会议。然而由于其他清军将领一致认为师出无名,须得请示上级方可行动,加上美英德三方的施压,会议最终结果是清军按兵不动。然而袁世凯认为清廷与朝之间路途遥远,需要好几天才能得到上级命令,到时早已延误战机。
于是12月5日,整合手下的部队,并联络朝方右议政沈舜泽,准备出兵镇压政变,解救高宗。而此时,由于王妃密旨制造舆论,本就没有群众基础的开化党被民众所仇视。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袁世凯果断联合其他将领,承诺到“如若获罪,我一人受罚,绝不牵连诸位”,以此打消其他将领的疑虑。
12月6日下午,清军联合朝军共计2千人,兵分几路对昌德宫发起猛攻。在攻入昌德宫之后,并未发现高宗,于是袁世凯便与退守楼台的日军展开新一轮激战。金玉均与竹添见状挟高宗逃走,在途中竹添违背诺言先行撤离。夜间,袁世凯在北关庙截住金玉均,成功救回高宗。于此同时,开化党的主要领导者都被尽数斩杀。至此,仅维持三日的甲申政变结果失败,这次政变以清军的完胜收场,朝鲜政权也重新回到了高宗手上。
甲申政变意义
甲申政变是朝鲜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改革。甲申政变意义深远,反映了朝鲜资产阶级对于建立独立富强的国家的渴望,促进了朝鲜的思想解放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同时也为后来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是这次变革败笔在于与日方合作,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朝鲜人民的利益,即使成功也只会使朝鲜沦为日方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