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示意图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里的一次极大胜利,虽然我方士兵用少数的伤亡换来了大片的战俘和胜利,但事实上,在这场战争中,我方军队受到了极大的阻拦,状况一度十分危急。让我们通过淮海战役示意图来看看当时的战争状况。
淮海战役示意图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和国民军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物力。在这张淮海战役示意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双方交战的主要地点。作为解放军的先锋部队,粟裕带领的华野军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碾庄剿灭黄百韬部队。而这次围剿得益于贾汪起义,这次起义为粟裕成功拦截黄百韬军队减少了许多时间。
在双方部队陷入交战时,蒋介石又派遣了别的部队来救援黄百韬。当时的粟裕一方是在攻打黄百韬部队,但另一方还在拦截前来救援的邱清泉等部队,面对蒋介石新派的救援部队他再无抵抗之力。幸好的是毛泽东迅速地派遣了刘伯承和邓小平,陈毅等人,带领中野军前来救援。
在双方兵力的默契配合下,他们一方剿灭了黄百韬势力,另一方攻占了国民军的供给地宿县。然后双方势力又一次分工合作,一方围剿黄维的机械部队,另一方围住了邱清泉和李弥等人的部队。在通力合作之下,黄维部队在双堆集这个地方被成功剿灭。之后双方兵力合并,在休养生息20天之后。他们对名将杜聿明的部队发起了总攻。其实原本杜聿明部队时可以逃过这场战役的,但是由于蒋介石的胡乱指导,导致在这场战争中,被解放军一举歼灭。
淮海战役碾庄
碾庄战役作为淮海战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对于我军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碾庄战役发生在华东地区,作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主战场,全数歼灭了国民党军的黄百韬兵团,战争极为激烈,华东野战军也死伤无数、损失重大。
碾庄战役
碾庄镇位于徐州边上,东部与连云港相连接,在淮海战役正式开始之前,解放军一直假装着攻打徐州,以此来掩饰真正目的,使国民党军心紧张。此后粟裕精心部署,割离黄百韬军团与徐州的联系。
此后,黄百韬由海州撤退到新安镇。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下部队发动起义,使得华东野战军通过防线包围了国民党第七兵团。黄百韬兵团开始西撤,仅凭一座桥渡过运河后,全军损失一万余人。
经过窑湾战役后,由于李弥撤退导致黄百韬兵团失去侧后方的掩护,此后李弥兵团于徐州收缩使得徐州东门大开,解放军能够长驱直入。在之后的曹八集战役中,黄百韬与徐州主力军分离。
之后,两军逐渐进入激战阶段,可谓是血染碾庄,从最初的防御部署,初期的交战,到近迫激战,再到最后的血战碾庄圩,黄百韬兵团势力逐渐衰弱,残余的部队有意突围均被剿灭,黄百韬在绝望中自杀,战争结束。
碾庄战役的胜利为整个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荣誉的一笔。
淮海战役国军
在淮海战役中,国军的实力雄厚,武器装备十分先进,共有80万军人参战,集结了国民军的主要骨干力量,正是由于蒋介石在这场战役中可谓孤注一掷,几乎投入了他全部的精锐兵力资本,因此在战败后,国民党从此在大陆一蹶不振。
淮海战役国军
济南被解放军攻占以后,国民党的防御方针告败,徐州地区的剿匪总司令部收缩兵力,集结了第2、7、13、16这四个兵团,以及第1、3、4、9这四个绥靖区部队,一共25个军共计80万人,围绕徐州展开,沿着津浦与陇海两条铁路,形成一个冬至海州,西临商丘,北达临城,南到蚌埠的一个“一点两线”防御阵线,以此来加强防御,在中原与华东一带采取固守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