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年5月29日 (癸酉年四月廿一) 东罗马帝国灭亡

在565年前的今天,1453年5月29日 (农历四月廿一),东罗马帝国灭亡。

    5年1月17日(距今已2013多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346—395)逝世。他在临终前,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分给两个儿子继承。其中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

    东罗马帝国,我们现在又称之为拜占庭帝国。其实从330年到1453年,这11个世纪的时间里,“拜占庭帝国”从来没有成为过这个国家的正式或非正式名称,其臣民也从来不曾将自己称为“拜占庭人”,或将首都新罗马称为“拜占庭”。一直到17世纪,“东罗马帝国”都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这个帝国的正式称呼。到了17世纪,西欧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古代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便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一称呼。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17世纪之后,经过孟德斯鸠等人的使用,这个称呼逐渐被西欧历史学家广泛应用,来区分古代罗马帝国东半部与中世纪的、希腊化的东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起初其疆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又将北非以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东南并入版图。公元7世纪国力达到顶峰,与唐帝国,阿拉伯帝国并称为世界三大帝国,综合国力也位居世界第三位。

    后来马其顿王朝的开国皇帝巴西尔一世堪称第二个查士丁尼,在他和其他马其顿王朝皇帝的统治下,拜占庭帝国在9、10和11世纪初达到了它的顶峰。在这段被称为“黄金时期”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抵抗了罗马教廷撤销佛迪奥斯为教主的要求,获得亚得里亚海的制海权,占领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亚的大部分。

    公元12世纪,拜占庭帝国进人封建社会。大贵族独立性增强,导致封建分裂倾向加剧。12世纪末,帝国日趋衰弱,外族不断入侵,危机四伏。拜占庭皇帝不得已向罗马教皇及欧洲各国求助,于是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十字军东征。1204年,帝国的首都新罗马(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直到1261年收复。

    公元1261年,拜占庭帝国虽然重新收回了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内的部分领土,但大势已去。随着工商业的衰落,封建剥削日益沉重,城市人民不断发动起义,进行反抗。在帝国岌岌可危时,奥斯曼土耳其人开始发动了对帝国的进攻。

    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开始向外侵略扩张。14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在达达尼尔海峡对岸占领据点,作为向欧洲推进的基地。1396年尼科堡一战,土尔其军队打败了欧洲封建主联军,巴尔干大部分土地被土尔其占领,君士坦丁堡成了一座孤城。

    1453年4月6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国王)穆罕默德二世(1432―1481年在位)亲率20万大军和300艘战舰,从西线对君士坦丁堡发动大规模进攻。土军采用重炮猛轰(炮重33吨,长12米),然而城防坚固,炮轰无效。土军又挖地道直通君士坦丁堡城里,因被城里居民发现用炸药炸毁,地道堵塞而无法前进。土军后用活动堡垒攻城,在守城军民的殊死抗击下也告失效。

    穆罕默德二世在一连串的失败面前,他采纳了一条建议,借道热那亚商人控制的金角湾边的加拉太据点,攻击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人以保障热那亚商人在加拉太的商业特权为条件,买通热那亚商人。在加拉太,土军用坚厚的木板铺设了一条道路,板面上涂抹大量的牛脂、洋油,以减少磨擦。经过一夜的努力,80艘土耳其战舰通过这条特殊的航道,运入了金角湾。土军立即在水面上架设浮桥,在岸边筑起了炮台,完成了对君士坦丁堡围攻的布置。

    经过7个多星期的激战,于1453年5月29日拂晓,土尔其军队从海上、陆上对君士坦丁堡发起总攻。由于君士坦丁堡弹尽粮绝,又无后援,土尔其军队攻入城内。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看到大势已去,化装夺门而逃,在混战中被土耳其人杀害。当天夜里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全城。土军在城内烧杀抢掠,历代的艺术珍品被洗劫一空,华丽的建筑物被付之一炬。

    拜占庭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延续1000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的灭亡。随后,土耳其把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