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胜而后求战”,是古代作战指导原则。意味着胜利的军队,总是在有胜利的把握后寻求与敌人战斗,而失败的军队总是先与敌人战斗,然后寻求侥幸获胜。就是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等胜利了再打。
曹操是对《孙子兵法》有最详细的注解。他对《形篇》的注解很精辟:“军之形,我动彼应,两敌相查,形也。”曹操对《形篇》的理解的实质是,战争双方都在思考找出对方的底细。“两敌相查”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展示自己的能力,所有可用的招数都被利用了,目的是知己知彼。对方的形态一定要众所周知,否则每一场战斗都是危险的。“我动彼应”是为了区分对方“形”的真假而采取的试探性动作。不动怎么知道对方“形”的真假?况且,战争双方都想尽办法伪装自己。
在这篇文章中,孙子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作战思想,那就是“先胜而后求战”第一次看不懂孙子的话。怎么先胜才能求战呢?仔细研究了《形篇》,才恍然大悟,战争的结局是战前准备的,不是战后战出来的。战前准备越充分,就越有把握赢。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可以通过思考战场上可能发生的一切,每一个细节都要掌握,来掌握主动权。
孙老先生告诉我们,“先胜而后求战”就是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占中求生”是最愚蠢的。要想在战前定下“胜”,我们的“形”必须完整而充分,必须要像手背一样了解敌人的“形”,才能拿石头砸鸡蛋,那这一定是“胜”。
这句经典的话告诉我们,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都知道,不要打无准备或不确定的战斗。就像当你准备进入市场时,不能盲目地认为市场一定会喜欢我的产品,我的产品是很好的,要学着科学分析市场竞争形势,做好充分准备,认识自己,了解对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要冲出去,想利用混乱取胜,这样胜率往往很低。而后一句的“先战而后求胜”就是哪怕赢只是偶然。
在个人看来,《形篇》是《孙子兵法》的核心章节,而《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第一本军事题材的书,很受当时的军事家借鉴。先胜而后求战就是这个意思,大家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