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代末年参加过复社,官至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意见不合,辞官归隐。明亡后,清世祖福临强迫他入京,他也就降清出仕,一年后,他借口母病还乡,就再没有出仕过。
他在当时的诗坛上很有名,取法盛唐谐大家以及后来的元白,号为“娄东派”。他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封建儒家体系,他反对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对于清征服者也无好感。出仕清朝,他认为“误尽平生是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自叹》。从这种心情出发,在《过淮阴有感》中,他自叹地说:“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他的性格他的思想表现犹疑不决矛盾重重。在不愿出仕这一点上,他的态度是“乞求”而不是反抗。
总之,吴伟业是一个骨头不硬,缺乏反抗性的人。他希望清统治者哀怜他,让他继续隐居下去。但是清统治者并没有“满足”他的“愿望”,他就丧失了气节,做了降臣和顺民。
吴伟业的诗歌反映的生活是多方面的。他对于现实是不满的。“薄俗诗书贱,空山将吏豪”(《翠峰寺遇友》)“遇事愁官长,逢人羡布衣”(《途湖阳沈旭轮谪判梁州》)都表现了他不满于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他的最有名的诗篇《圆圆曲》、《永和宫词》、《楚两生行》,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也表达了他对于腐化自私的封疆大.吏的议刺。但是其中也混杂了一些反动和落后的东西。《马草行》、《提船行》直接反映了清兵四出勒案,民不堪命的实况。《木棉吟》、《织妇词》写出了统治阶极对于人民财富的掠夺。《郯城晓发》等诗揭露了战后农村的“残民零落困诛求”的凄凉景象。这些诗歌不仅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就艺术性说也是很出色的。举他《过吴江有感》诗为例落。
这首诗的情绪当然是不激昂的,调子很凄凉。字面看来是相当静穆的一幅画面,然而深思一下,心情却不能十分平静。吴江是江南的繁华市镇,但是这个市镇的人民生活却如人间地狱一般。读过这首诗会和作者一样感到孤寂,然而这种孤寂却是辛酸的。这就是说,不管作者表达得如何含蓄,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深刻矛盾仍然是体会得出来的吗,这就表现了作者艺术造诣的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