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文化,古代没有纸,写在竹简上,后来人们把编成册的竹简称为竹书。
竹简是中国思想、历史、文化、文学发展最重要平台。古代中国的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几乎都把竹简作为大平台和大舞台。
中国的竹简起源于商,商人有智慧加速了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商人刚开始在竹片或木片上写字,发展到用蘸墨的毛笔直接在特制的竹片上写字。经测试,用刀在甲骨上刻二十个字大约需要四个小时,而在竹片上写四个小时可以写2000多字。
说到竹书文化,而竹文化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话题,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竹子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曾经用竹子写字,现在用竹子建造的竹楼,夏天还常用的竹席,点缀着人们的生活。
竹子的许多用途都与生活密不可,除了使用竹子之外,人们更愿意亲自感受竹子本身的魅力。自古以来,人们对竹子就有一种自然淳朴的感觉。
无论是读书人还是普通家庭,人们都会在院子里开辟一块空地,形成一个花坛,种上一些花草树木。但是,人们更愿意在花坛里留一点空间给竹子,让竹子的绿色身影点缀花坛。种多种少并不影响人们闲暇时欣赏竹子的心情,人们爱竹子也是如此。
人们喜欢竹子,因为它又绿又直,高风亮节,冬天从不枯萎,而且一年四季常青,又因为它不屈不挠又笔直的形象,受到人们的称赞。由于竹子的各种美丽品质,人们将它与松、梅并称之为“岁寒三友。”
并且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它们都倾注了无限的感情,写了很多赞美竹子精神的诗句。竹子既有梅花迎霜雪的刚强性格,又有谦虚、奉献的美德,在人们心中赢得并占有独特的地位。
在人们的心目中,竹子已经成为一种高尚的品格,不畏逆境和艰难困苦,中通外直、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高风亮节的象征。换句话说,竹文化已经成为文人心目中优雅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