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叫“口蜜腹剑”,意思为嘴上甜蜜,心里狠毒。它出自宋朝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李林甫,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著名奸相。他没有什么才学,却精通音律;他为人阴险毒辣,老奸巨猾,知道见风使舵,很会逢迎拍马。李林甫原来是吏部侍郎,他巴结收买了唐玄宗身边的宦官、妃嫔,所以唐玄宗有什么心思他都知道。他专门迎合唐玄宗的心意来上奏章,讨得了唐玄宗的欢心。
李林甫谄媚依附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图谋废太子李瑛,立武惠妃的儿子做太子。当时的宰相是张九龄,为人忠直,不趋炎附势,敢于直言皇上的过失,曾拒绝武惠妃的拉拢。武惠妃就不时在唐玄宗耳边数落张九龄,而尽说李林甫的好话。唐玄宗原来对张九龄十分倚重,慢慢也有了成见;对李林甫却越来越宠信,很快就提升他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张九龄看不惯李林甫的人品,经常痛斥他胡作非为。李林甫怀恨在心,便对张九龄阳奉阴违,当面不说,却在背后挑拨是非。唐玄宗想提升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反对,说牛仙客大字不识几个,担此重任不合适。唐玄宗很不高兴,李林甫趁机挑拨说:“只要能干,何必一定要识字?天子想用谁就用谁,难道非得宰相说了算吗?”唐玄宗对张九龄越来越不满,终于找了个由头,把他贬到荆州当刺史,让李林甫当了宰相。
唐玄宗执政后期,陶醉于开元盛世的辉煌,恩宠杨贵妃,沉迷宴乐,将大政要务都交由李林甫处理。李林甫则笼络唐玄宗左右宦官,得知唐玄宗的心思后再奏报,因此极得唐玄宗欣赏。
为了堵住谏官和朝臣的嘴,李林甫直言不讳地警告他们说:“你们看见皇宫仪仗队的马了吗?整天不叫,吃的是相当于三品官待遇的豆料;要是不合时宜叫了一声,就被拉出去处理。”有个谏官不睬这一套,照样上表提建议,结果被降职到外地做县令去了。其他谏官乃至朝廷大臣也就噤若寒蝉了。
747年,唐玄宗曾经向天下发布公告,朝廷要选拔重用人才,凡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上京应试。李林甫担心民间有才德的正直人士会揭露他的奸邪行为,于是就在州、县层层设置关卡,精心筛选。报送到朝廷,经批准到达长安应试的人士,还要参加诗、赋和经史政论的考试。结果并无一人入选,诗人杜甫应试也同样落选。李林甫却送上奏表,向唐玄宗报喜说“野无遗贤”。意思是说,天下英才都在朝廷为皇上效力,并没有贤才遗失在民间。
唐玄宗执政前期,有几位文士重臣是当边疆节度使后,升为宰相的。李林甫为了确保相位,就设法堵死这条晋升之路。他上奏唐玄宗说:“文人担任节度使,害怕飞箭流石,不如启用勇敢善战的外族人和出身低微的人。”唐玄宗认同这一说法。后来发生“安史之乱”,就是安禄山、史思明长期在边彊任节度使,朝廷约束监管不到引起的。
李林甫口蜜腹剑,排斥贤才,专权十九年,导致纲纪紊乱,唐朝由盛转衰,实是祸国殃民。但他也没有好结果,死后被杨国忠告发,官爵被削,家产被没收,子孙被流放。李林甫成为臭名昭著的奸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