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木取信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的商鞅是谁 商鞅治秦采取何种措施

商鞅立木取信是怎么回事

立木取信这个故事与商鞅变法有关,商鞅为了获取百姓的信赖,在施行变法前,发起了一个小活动。秦孝公想效仿其它诸侯国在秦国开展变法运动,便想在全社会寻求一位仁人志士,让他带领秦国走上富强之路。

立木取信的故事

立木取信的故事

秦孝公这一做法,吸引了很多有志之人,他们纷纷来到秦国,想通过此次变法运动,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其中有一位便是商鞅。

商鞅来到秦国后,有人将他引荐给秦孝公,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想走上富强之路,必须大力发展农业,除此之外,要按功论赏,提高百姓的积极性,统治者在这过程中,要言而有信,才能给百姓树立威信,让他们信服。秦孝公认为商鞅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秦孝公担心商鞅变法会遭到朝中守旧贵族派的反对,便没有立即执行。

两年后,秦孝公政权得到了稳固,便决定任用商鞅,将变法一事全权托付给他。商鞅为了得到百姓的信任,便让人在南门竖立了一根木头,并且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可以获得十两金。很多百姓都围了上来,但是大家都对这件事持有怀疑态度,没有一个人动手扛木头。随后,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了50金,围观的百姓更不相信事情的真实性了,没有一个人去扛这根木头。突然,人群中出来了一个人,他将木头从南门扛到了北门。到了北门后,商鞅立即派人给这位扛木头的人50金,大家看后议论纷纷。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觉得商鞅是一位言而有信的人。

商鞅“立木取信”这一做法,是为商鞅变法前所做的预热活动,恰好,他的言而有信被秦国百姓所信服,顺应了改革民意。

商鞅变法的结果如何

商鞅变法的结果要分为两个方面看待。商鞅变法使秦国摆脱了积贫积弱的现状,走上了国富民强之路。从这一点说,秦孝公已经达到了当初让商鞅主持变法的目的。

商鞅变法图片

商鞅变法图片

商鞅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鼓励了百姓耕种的信心,并且提高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商鞅废除井田制这一做法,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并且允许土地买卖,促进了新兴土地阶层的利益。除此之外,商鞅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清除了旧的奴隶贵族势力,让普通市民阶层可以有入朝为官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商鞅统一了度量衡,推动了商品社会的以物换物。为了加强管理,加强统治阶层的中央集权,商鞅实行了郡县制,这一做法稳定了秦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生产活动的进行。

商鞅变法也具有否定和消极的一面。商鞅贯彻李悝的重农抑商措施,鼓励百姓多多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却严重打击秦国时期商业的萌芽。在文化方面,商鞅焚烧了儒家经典著作,压抑了秦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潮流,这一做法虽然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但是从另一方面压抑了进步思想的萌芽。

从最终结果上来看,商鞅变法失败了。他触动了贵族阶层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碍和废除。秦惠文王时期,商鞅变法已经深入人心,秦惠文王意识到商鞅对他统治权具有威胁性,于是将商鞅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变法运动由此叫停。

商鞅的后代有哪些成就

就商鞅个人而言,他的后人都被出惠文王处死。但是,商姓仍有后代。商鞅原名为公孙鞅,来到秦国后,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变法的结果深入人心,一方面加强了秦孝公的集权统治,另一反面,变法使秦国走上国富民强的道路。秦孝公便将公孙鞅封为商鞅,并赐予他封地。所以,商鞅的封地境内的人,都为商氏。

根据相关记载商鞅颁布的变法措施,加快了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推动了封建社会的进程。为了增加统治阶级的中央集权,商鞅颁布了郡县制。郡县制的颁布意味着商鞅废除了分封制,使秦孝公的统治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郡县制的实行,也让秦孝公便于管理。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鼓励百姓多多开垦荒地,进行粮食种植,商鞅进一步实行了重农抑商做法。商鞅实行奖励军功的方式,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军队中对于表现优秀的士兵给予鼓励,商鞅的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能力。在法律方面,商鞅借鉴了魏国李悝的《法经》,并在秦国严格实行法律条令,实行连坐制度。商鞅在秦国颁布法令之后,秦国的秩序得到了有效的维持。

为了奖励商鞅变法的成就,就出现了商氏一姓。比如商辂,明代时期首辅宰相之一,商辂是商鞅第六十八代孙,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商辂为人正直,深受百姓的推崇,并著有《商文毅疏稿略》等书籍。


著名改革家商鞅姓什么

商鞅姓公孙,名鞅,原名为公孙鞅。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商鞅原为卫国人,很早就开始四处游学。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商鞅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对法家思想很感兴趣。商鞅来到魏国,拜于公叔痤门下。公叔痤为魏国的宰相,公叔痤很是欣赏商鞅的才干,于是对魏惠王说,公孙鞅有很大的才能,可以任用他作为宰相。过了一段时间,公叔痤告诉魏惠王,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要在魏国境内杀掉公孙鞅。魏惠王以为公叔痤病重,说话语无伦次,便没有采纳公叔痤的意见。商鞅在魏国听说秦孝公广纳贤才,于是带着《法经》前往秦国。

商鞅到秦国之后,被人引荐给了秦孝公。秦孝公对商鞅的思想和措施很是认可。秦孝公继位两年后,便着手然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运动。根据秦国国情,商鞅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农业等各个方面入手进行一场彻底的变法运动。通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摆脱了积贫积弱的状态,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商鞅变法在秦国深入人心,并且改革的果实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可。

秦国因为商鞅变法,军事战斗力有了很高的提高,秦孝公便准备讨伐各诸侯国,在和魏国一战中,秦国军队在河西之战中获胜。秦孝公将十五邑封给公孙鞅,称他为商君,所以公孙鞅改名为商鞅。

而商鞅位高权重,危害了秦惠文王的统治,所以嬴驷继位后,商鞅便走向了末路。

商鞅治秦采取何种措施

针对秦国积贫积弱的情况,商鞅在秦国共同施行了两次变法运动。并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对秦国的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开始针对各个方面开始了变法运动。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为了增加统治阶级的中央集权,商鞅颁布了郡县制。郡县制的颁布意味着商鞅废除了分封制,使秦孝公的统治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郡县制的实行,也让秦孝公便于管理。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鼓励百姓多多开垦荒地,进行粮食种植,商鞅进一步实行了重农抑商做法,鼓励百姓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实现粮食的增产增收。

军事方面,商鞅实行奖励军功的方式,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军队中对于表现优秀的士兵给予鼓励,商鞅的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能力。

在法律方面,商鞅借鉴了魏国李悝的《法经》,并在秦国严格实行法律条令,实行连坐制度。商鞅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这一做法提高了士族阶层的信心。

文化方面,商鞅焚烧了儒家经典著作,压抑了秦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潮流,这一做法虽然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但是从另一方面压抑了进步思想的萌芽。

纵观商鞅变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运动,它在短时间内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秦国壮大军事力量后,快速地走上了兼并其它诸侯国之路;但是商鞅变法抑制了商业的萌芽;阻碍了先进思想的发展;商鞅实行的连坐制度和轻罪重罚制度,让很多无辜人士受到牵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法令的惩罚制度非常不民主,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