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诗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出处】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译注】秋风吹不尽的,是捣衣女怀 念远戍玉门关的丈夫的一片深情。玉 关: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亦 泛指边地。诗人以妇人的口吻,真 实地写出了对戍守在玉门关外的 丈夫的思念之情。字面意思是说: 一任秋风飒飒,却吹不尽思妇内心 的绵绵之情。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怀念之情或 其他情思深远久长。

[例1]“……十年 啊,可我还是忘不了他。时间只让我知 道,在这纷扰的世上,是什么让我永久 地思念,是什么让我永久地悲伤。‘秋 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刘开 国《浴火红尘》)

[例2]本书所选编的文 字,或隐或显,那核心皆是一个“情”字。 “春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司马玉常 《情之所钟——编后小识》)

【全诗】

子夜吴歌·秋歌

[唐]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鉴赏】

《子夜吴歌》属南朝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按春、夏、秋、冬四时歌咏的又叫《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就是一组《子夜四时歌》,第三首是秋歌。此体本为五言四句,多写女子因情人而产生的哀怨。将四句改为六句,并用以抒写思妇对征夫的思念之情,是李白的创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人以月起兴,景中带情。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等。因此,首句既写出了秋高月朗的节令特点,又紧紧扣住了怀人的题意。王夫之在讲到情与景的关系时,曾说:“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姜斋诗话》)确实是一语中的。如果说上句是景中含情,那么下句就是以声传情。秋天正是为征夫赶制寒衣的季节。在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千家万户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捣衣声,连绵不绝,如同一支雄壮的交响曲,将诗人引入了沉思遐想:这砧杵声中包含着思妇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多少关切与思念啊!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秋风,也是撩拨人愁绪的有情之物。诗句写得很含蓄,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风不尽,情意绵长,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玉关情”之浓烈,几乎不可遏止,遂让思妇直接表白心声:但愿能早日平定胡虏,丈夫能平安归来。有人批评这两句是续貂之笔,有失含蓄:“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田同之《西圃诗说》)其实不然。如果照此办理,浑含是浑含了,但作品的思想深度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诗中抒写的“玉关情”,绝非泛泛之言,而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广大人民普遍情绪。诗句揭示了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意境浑厚是这首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作品中,秋月、秋声和秋风编织成一个纯美浑成的境界,表面看似乎见境不见人,细心吟咏,就可以发现思妇的形象无处不在,浓烈的情思弥漫在一片月色之中,情与景达到了浑融无间的程度。类似的诗句在南朝乐府中就有了,如《子夜四时歌·秋歌》:“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然而李白的这首诗意境要浑厚得多,思想也要深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