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怎么称呼

道士是指信奉道教教义并修习道术的道教徒的通称。道士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

道长,是对道士的一种尊称,不论教内教外都可以称呼。往往在道长的前面冠以姓氏,如张道长,李道长。

黄冠,也是一种尊称,因为道士的衣冠沿袭了黄帝时的样式,并奉行黄老之道,故称道士为黄冠。其中,男可称男冠,女可称女冠。

羽士、羽衣、羽客、羽人,取道士追求飞升、羽化升天之意;又有轻灵飘逸、超凡脱俗的意境。

真人、大真人,是对道士的极尊之称,一般用于帝王赐封的有道之士,或对本教有极大贡献者,如全真龙门派祖师邱处机被称为邱大真人,张三丰祖师被称为张真人。

炼师,过去一些道士从事内丹的修炼和外丹的烧炼活动,所以也自然地把道士称作炼师或大炼师,如王炼师,赵大炼师。

贫道,是道士的谦称或自称。道教徒奉行老子的“慈”、“简”、“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思想,安身处事都以此为根本,故称贫道。

乾道,是对全真派男道士的称呼。乾,取《易经》乾卦卦象,乾为天,为阳,为男。

坤道,是对全真派女道士的称呼。坤,取《易经》坤卦卦象,坤为地,为阴,为女。

道姑、仙姑,一般是教外人士对女道士的称呼。

师父,教外人士或信徒也可以称道士为师父,或某某师父,如杨师父。如果有师承关系或传承关系的道士或信徒则直接称师父。

先生,道士一般都有自己的师父(度师)。除此之外,为了学习一些其他的东西,还可以拜一位或几位别的师父,这样的师父就被称为自己的“先生”,以有别于自己的度师。教外人士或信徒也可以称某某道士为先生,取道士的学识、道德先于或高于自己之意;或根据某道士的特点,在其羽化后,依其生前事迹谥以某某先生称号,如南朝道士陆修静生前曾住简寂观,被谥以简寂先生;陶弘景不为仕途,弘道一生,卒被谥以贞白先生。

司工,南方一些人对道士的称呼。

南无佬,香港一些人对道士的称呼。

老修行,不论教内教外,是对修行有素、道德高深道士的尊称。

爷、大老爷,这一般是在华北、西北、中原一带,也不管教内和教外,对道士的一种称呼。称呼时,在爷前要冠以姓氏,如张爷、李爷、徐大老爷。

师兄、师弟,在东北一般不是一个法脉(指从同一个宫观或同一位师父分出去的道观或弟子)的道士,如果年龄相仿,则互称师兄、师弟(不分男女),但前面要冠以姓氏,如李师兄、张师弟;如果年龄差别较大则称长者为某某师父,如王师父。

法师,是对道士的尊称。一般指道德高深,学识渊博,修行有素,拜有三师(度师、经师、籍师),胜任各种科仪坛场的高道。如唐代道士成玄英被称为“西华法师”。

道人,在南北朝时,是和尚的一'种称呼,后来指道士。

道友,一般是教团内部,道士之间的互称,前面有时冠以姓氏,如刘道友。

另外,还有“仙长”、“道爷”、“大德”、“公公”等。

古风的网名大全是怎样的?

其中男性的道士称为“乾道”,也称羽士、真人、神仙、道人、羽流、羽衣、紫阳、方士、黄冠、先生、希夷等,尊称为道长。女性曰“坤道”,别称女冠。

道士是中国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依教奉行,履行入教的礼仪,接受各种戒律,过那种被世俗之人视为清苦寂寞而实际上高标清逸的宗教生活。

道士作为博大精深道教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形象代言人,又要以一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吸引教众,布道传教,为其宗教尽职尽力,同时圆满自己的修行。

扩展资料:

道士作为一种宗教角色,是随着道教的产生而出现的。没有道教之前称之为方士;从道教发展的历史景观,便不会看清道士的宗教面目。

“道教”这个词在中国古籍中出现的很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们都将自己所讲的思想学说称之为“道”,如关于治理天下的叫“治国之道”,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叫“修身之道”。

如果用这些学说主张去教育别人,便叫做“道教”,如《墨子》一书中就有“先王之道教”、“儒者以为道教”的说法。

百度百科-道士

如下:

缥缈、羽裳、轩辕、紫萱、韶华、浮光、烟雨、蝶舞、缠绵、绝恋、碧影、星愿、落霞、忘忧、幻真、翩飞、惊鸿、星月、情动、化羽、绝影、醉梦、波澜、山岚、春华。

词语解释:

一、缥缈:[ piāo miǎo ]?

基本解释: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二、羽裳:[ yǔ cháng ]?

基本解释

1、羽衣。道士所服。

2、即《霓裳羽衣曲》。

三、紫萱:[ zǐ xuān ]?

基本解释:萱草的别名。

四、烟雨:[ yān yǔ ]?

基本解释:像烟雾那样的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