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工具名称与使用方法

有很多的茶具是大家熟悉的,那么大家有了解茶道工具的食用 方法 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工具名称与使用方法,一起来看看。

茶道工具名称

 1.主茶具

 主茶具乃泡茶、 饮茶 主要的用具,主要有茶壶、茶船、茶盅、茶杯、杯托、盖碗、冲泡器等。

 (1)茶壶

 用以泡茶的器具。也可直接用茶壶来泡茶,独自酌饮。也可用小茶壶当茶盅用。

 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以把划分:

 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

 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

 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飞舞状。

 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

 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以盖划分:

 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

 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

 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以底划分:

 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

 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无滤胆分:

 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

 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2)茶船

 承放茶壶等的垫底器具,有竹木、陶瓷及金属制品。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其主要种类有:

 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双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的储水器。

 (3)茶盅

 亦称茶海、公道杯、公平杯,用于盛放和分斟茶汤。将茶汤及时斟于茶海中,可避免茶叶久泡而苦涩。

 其主要种类有:

 ①壶式盅:壶形,或以茶壶代替。

 ②圈顶式盅:将壶口部分或全部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作把手。有盖或无盖。

 ③杯式盅:杯形,有把或无把,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

 (4)品饮杯

 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其种类有:

 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

 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

 ③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

 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

 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

 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

 (5)闻香杯

 直口高杯,用来闻嗅留在杯里的香气之器具。此杯容积和品茗杯一样,但杯身较高,容易聚香。

 (6)杯托

 茶杯的垫底器具。其种类有:

 ①盘形:托沿矮小呈盘状。

 ②碗形: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

 ③高脚形:杯托下有一圆柱脚。

 ④圈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

 ⑤复托形:高脚托的托碟中心再有一个碗形或碟形的小托,小托承托茶盏或茶碗。

 (7)茶碗

 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器具。其形状有:

 ①圆底形:碗底呈圆形。

 ②尖底形:碗底呈圆锥形,常称为茶盏。

 (8)盖碗

 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泡饮合用器具或可单用。

 (9)大茶杯

 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10)冲泡盅、冲泡器

 冲泡盅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拉出一斜口为出水口。冲泡器是指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

 2.辅助用品

 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辅助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铺垫

 是茶席整体或局部物件摆放下的各种铺垫、衬托、装饰物的统称,常用棉、麻、化纤、竹、草杆织编而成。铺垫的形状一般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和不确定形。

 铺垫的类型有:

 ①织品类:棉布、麻布、化纤、蜡染、印花、毛织、织锦、绸缎、手工 编织 等。

 ②非织品类:竹编、草杆编、树叶铺、纸铺、石铺、瓷砖铺等。

 (2)茶盘

 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座。用竹、木、金属、陶瓷、石等制成,有规则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种。

 (3)茶巾

 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来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或用来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或在注水、续水时托垫壶流底部,也可用来擦拭清洁桌面。

 (4)茶巾盘

 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属、搪瓷等均可制作。

 (5)奉茶盘

 用以盛放茶杯、茶碗、茶食或其他茶具的盘子,向客人奉茶和茶食时也使用,常用竹、木、塑料、金属制作而成。

 (6)茶荷

 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锡等制成。同时可作观赏干茶样和置茶分样用。

 (7)茶则

 则者,准则也,可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量准确。用它从茶叶罐中取茶入壶或杯,多为竹木制品。

 (8)茶匙

 取茶或搅拌茶汤用具。常与茶荷搭配使用,从贮茶器中取干茶。

 (9)茶夹

 用来清洁杯具或夹取杯具,或将茶渣自茶壶中夹出。

 (10)茶针

 由壶嘴伸入流中疏通茶叶阻塞,使之出水流畅的工具,以竹、木制成。

 (11)茶箸

 形同筷子,也用于夹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时亦可用于搅拌茶汤。

 (12)渣匙

 从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

 (13)茶漏

 圆环形小漏斗,当用小茶壶泡茶时,投茶时将其置壶口,使茶叶从中漏进壶中,以防茶叶洒到壶外。

 (14)箸匙筒

 插放茶箸、茶匙、茶夹、茶针等的有底筒状器物。

 箸匙筒及茶则、茶匙、渣匙、茶夹、茶漏

 (15)茶拂

 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

 (16)盖置

 承托壶盖、盅盖、杯盖的器具,既保持盖子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其种类有:

 ①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

 ②支撑式: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

 (17)壶垫

 圆形垫壶织品,保护茶壶。

 (18)滤斗(滤网)

 过滤茶汤碎末用。网为金属丝制,缘边金属或瓷质。

 (19)滤斗架

 承托滤斗用。有金属螺旋状,有瓷质双手合掌状、单手伸指状。

 滤斗架及滤斗(滤网)

 (20)计时器

 用以计算泡茶时间的工具,有定时钟和电子秒表,可以计秒的为佳。

 (21)茶食盘

 置放茶食的用具,用瓷、竹、金属等制成。

 (22)茶叉

 取食茶食用具,金属、竹、木制。

 (23)餐巾纸

 垫取茶具、擦手、拭杯沿用。

 (24)消毒柜

 用以烘干茶具和消毒灭菌。

 3.备水器

 (1)煮水器

 由汤壶和茗炉两部分组成,炉以热源分有电炉、酒精炉、炭炉、燃气炉等。常见的?茗炉?,炉身为陶器,或金属制架,中间放置酒精灯。茶艺馆及家庭使用最多的是?随手泡?,用电烧水,方便实用。

 (2)暖水瓶

 贮放开水用。一般用居家使用的热水瓶即可,如去野外郊游或举行无我茶会时,需配备施行热水瓶,以不锈钢双层胆者为佳。

 (3)水方

 贮放清洁用水的器皿。

 (4)水注

 盛水的壶形容器。功用是将冷水注入煮水器内加热,或将开水注入壶(杯)中温器、调节冲泡水温。形状近似壶,口较一般壶小,而流特别细长,多为陶瓷制品。

 (5)水盂

 盛放弃水、茶渣以及尝点心时废弃的果壳等物的器皿,多用陶瓷制作而成,亦称?滓盂?。

 4.备茶器

 (1)茶样罐(筒)

 用于盛放茶样的容器,体积较小,装干茶30-50克即可。以陶器为佳,也有用纸或金属制作。

 (2)贮茶罐(瓶)

 贮藏茶叶用,可贮茶250-500克。为密封起见,应用双层盖或防潮盖,金属或瓷质均可。

 (3)茶瓮(箱)

 涂釉陶瓷容器,小口鼓腹,贮藏防潮用具。也可用马口铁制成双层箱,下层放干燥剂(通常用生石灰),上层用于贮藏,双层间以带孔搁板隔开。

 5.盛运器

 (1)提柜

 用以存储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的木柜,门为抽屉式,内分格或安放小抽屉,可携带外出泡茶用。

 (2)都篮

 竹编的有盖提篮,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等,可携带外出泡茶。

 (3)提袋

 携带泡茶用具及茶样罐、泡茶巾、坐垫等物的多用袋,用人造革、帆布等制成的背带式袋子。

 (4)包壶巾

 用以保护壶、盅、杯等的包装布,以厚实而柔软的织物制成,四角缝有雌雄搭扣。

 (5)杯套

 用柔软的织物制成,套于杯外。

 6.泡茶席

 (1)茶车

 可以移动的泡茶桌子,不泡茶时可将两侧台面放下,搁架向对关闭,桌身即成一柜,柜内分格,放置必备泡茶器具及用品。

 (2)茶桌

 用于泡茶的桌子。长约120-150厘米,宽约60-80厘米。

 (3)茶(椅)凳

 泡茶时的坐具,高低应与茶车或茶桌相配。

 (4)坐垫

 在炕桌上或地上泡茶时,用于坐、跪的柔软垫物。大都为60厘米?60厘米的方形物,或60厘米?45厘米的长方形物,为方便携带,可制成折叠式。

 7.茶室用品

 (1)屏风

 遮挡非泡茶区域或作装饰用。

 (2)茶挂

 挂在墙上营造气氛的书画艺术作品。

 (3)花器

 插花用的瓶、篓、篮、盆等物。

茶道工具的使用方法

 1.盖碗的使用方法: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2.茶挟的使用方法: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3.茶针的使用方法: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

 4.茶杯的使用方法: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5.茶盘的使用方法: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6.茶船的使用方法: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7.煮水器的使用方法: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自动电炉。

 8.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9.茶巾的使用方法: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10.茶叶罐的使用方法: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11.茶则的使用方法: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12.茶海的使用方法: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13.茶匙的使用方法: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14.茶荷的使用方法:茶荷的功用与茶则、茶漏类似,皆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赏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主要有竹制品,既实用又可当艺术品,一举两得。没有茶荷时可用质地较硬的厚纸板折成茶荷形状使用之。

茶道工具保养方法

 彻底将内外洗净

 无论是新壶还是旧壶,养之前要把壶身上的蜡、油、污、茶垢等清除干净。

 切忌沾到油污

 紫砂壶最忌油污,沾一后必须马上清洗,否则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泡茶

 泡茶次数越多,壶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会透到壶表发出润泽如玉的光芒。

 擦与刷要适度

 壶表淋到茶汁后,用软毛小刷子,将壶中积茶销销刷洗,用开水冲净,再用清洁的茶巾稍加擦试即可,切忌不断地推搓。

 使用后清理晾干

 泡茶完毕,要将茶渣清除干净,以免产生异味,又需重新整理。

 让壶休息

六大茶类茶艺程序解说词(上)

在“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的清明茶宴下,《春莺啭》的琴音婉转悠扬,“女子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四位清雅秀丽的女侍手置鎏金银器缓缓出场,一位身着青衣纁裳,头戴进贤冠的茶博士随后而来……

脑海里构造了一副唐时期绝世的宫廷茶宴,春莺婉转,风雅之至。这种风雅,把饮茶的物质享受与饮茶活动中的文艺艺术享受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使饮茶成为具有广泛观赏美,富含文化艺术气息的饮茶活动。大唐文化的昌盛,也使茶从自然领域上升到文化领域,由药用上升到精神。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中提到了煎茶,与南北朝时期饮茶的不同就是由汤活改为了煎茶,调味料由葱姜改变为少许盐花。这就是唐文化时期的煎茶,此时,影响茶汤品质的各方面因素进一步深化与细化,并开始研究水质,沸水程度以及不同产地茶碗对茶汤的影响等。

根据茶圣陆羽的《茶经》所记载,唐时期的茶上升到了文化和精神领域,人们艺术的复原了“清平茶茶艺”,“文士茶茶艺”,“法门禅茶茶艺”。

“清平茶茶艺”也是宫廷茶艺,是一种场面比较浩大奢华,反映宫廷贵族生活的茶艺。其中包括:备器,鉴赏茶饼,鉴赏茶器,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道工序。

“文士茶艺”,是指在长安荟萃的大唐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们办茶会,写茶诗,品茶论道,以茶会友,受邀参加茶会的文士用弹琴,吹笛,舞剑烘托茶会气氛和答谢主人。其中包括:备器,净手,焚香,礼拜,赏茶,鉴茶,鉴水,烹茶,闻茶,观色,谢茶等十道工序。

“法门禅茶”,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唐宫廷茶具证明了唐代佛门禅茶已经非常兴旺,法门禅茶是佛教中的一种茶道,是禅师茶艺,佛门品茗的高雅艺术。其中包括:礼佛,净手,焚香,备器,放盐,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十三道工序。

唐代的茶,不仅仅只讲究茶艺之美,更上升到了精神领域的茶道。此时,唐代茶道出现了三大代表茶类型。分别是:修行类茶道,风雅类茶道,茶艺类茶道。

修行类茶道以诗僧皎然,卢仝为代表,他们通过饮茶得道,而这个道可能是陶潜隐居修行的最终目的。或如僧侣苦心修行,破除红尘烦恼,参禅修行的道,或如赵州和尚偈语“吃茶去”的道。修行类茶道注意饮茶环境清幽,讲究独自品茗,益神思得茶之神韵,以饮茶作为益思,参禅,修行的途径。

风雅类茶道以入世的王公贵族常伯雄,李季卿为代表。把饮茶的物质享受与文艺艺术享受相结合,使饮茶活动成为具有广泛观赏美,富含文化艺术气息的饮茶活动,风雅类茶道注重饮茶的物质享受。

茶艺类茶道以陆羽为代表,探究一切影响茶汤品质的因素,使茶汤品质发挥到极致,以此来体现人文精神。茶艺类茶道以茶艺映照人文素养,体现人对世界至理玄妙的理解与洞察保护能力。

纵观大唐时期的茶文化,体现的也是当时的文明程度,文化发展程度。喝茶,其实很简单:拿起,放下。只是,在拿起与放下间,我们能品味到什么:是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还是心境的变化?

一、绿茶程序解说词

第一道:静气宁心神。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

第二道:冰心去凡尘。茶至清至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遍本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玉壶养太和。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只宜用80摄氏度的水。玉壶养太和是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到瓷壶中,使水温降至80度左右。

第四道:清宫迎佳人。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莲心。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莲心。甘露润莲心就是在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凤凰三点头。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第七道:碧玉沉清江。冲入热水后茶叶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奉茶。茶艺**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意在祝福好人们一生平安。

第九道:春波展旗枪。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静心悟茶香。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闻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淡中品至味,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他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纯,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自斟乐无穷。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二约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需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诉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众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互相启迪,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在品了头道茶后,请嘉宾自己泡茶,以便通过实践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二、白茶茶艺程序解说

第一道:万有一何小(鉴茶)。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从小中又可以见大,以这种心境鉴茶,看中的不是茶的色香味形,而是重在探求茶中所包含的大自然无限的信息。

第二道:空山新雨后(涤器)。杯如空山,水如新雨,意味深远。

第三道:花落知多少(投茶)。即用茶匙把茶荷中的茶叶拨入茶杯,茶叶如花,飘然而下,第四道:泉声落空谷(冲水)。冲水时,甘泉飞泄,水声悦耳,仿佛从天而降,落入空谷。

第五道:池塘生春草。(赏茶)。在冲泡安吉白茶时,开始茶叶浮于水面,在热水的浸润下,茶叶逐渐舒展开来,吸收水分后沉入杯底,一个个嫩叶,娇嫩可爱,在碧波中晃动,如迎风曼舞,又像是要冲出水面去迎接阳光,此趣景恰似池塘生春草,使人观之尘俗尽去,生机无限。

第六道:谁解助茶香(闻香)。从古至今,万千茶人都爱闻茶香,但又有几个能说得清、解得透茶那清郁神秘的生命之香,大自然之香?

第七道:百味一杯里(品茶)。品茶在于探求茶道奥义,在于去品味人生,拥抱自然,契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