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字卓如,号饮冰室主人。他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除了上述各种身份,他还有一个不为大众所熟知的身份——“超级奶爸”。
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其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个院士,其他的子女也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号称“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梁启超的9个子女:
梁思顺:长女,诗词研究专家、中央文史馆馆员。
梁思成:长子,著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梁思永:次子,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梁思忠:三子,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
梁思庄:次女,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著名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四子,经济学家,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
梁思懿:三女,著名社会活动家。
梁思宁:四女,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奔赴新四军参加革命。
梁思礼:五子,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到底是怎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如此成功,教导出满门才俊呢?
从梁启超写给子女们的400余封家书中,不难窥见梁氏家教的魅力。在家书中,梁启超对子女们的为人、治学、立业等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他既是孩子们的慈父,又是导师、亲密的朋友。
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学习感悟
梁启超教育子女不要耽于物质上的享乐,而是要做到精神上的富足。这同样适用于现代家庭教育。当今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很多青少年贪图物质上的享乐,没有树立良好的金钱观、价值观,家庭教育应当重视这个问题。
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
学习感悟
萧公权评价梁启超“其方法虽变,然其所以爱国者未尝变也”。爱国是梁启超刻在骨血中的信仰,他的九个子女,也都追求着同样的信仰。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爱国不仅仅是责任,也是我们的情怀与信仰。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学习感悟
梁启超教育子女们做事情不要在没有付出的时候,就只想着回报、酬劳,默默地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收获。不骄盈自满,不怯弱自馁,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他从不曾要求子女必须做到何种程度,但子女们依然成为了栋梁之材。
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
学习感悟
多方取益、博采众长是梁启超关于治学的态度。广交益友,博览群书,不要自己限制住自己,学得越多,见识到的天地便越广阔。如果在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思想禁锢在一方小天地内,道路只会越走越狭窄。大多数人在讲“精益求精”,不要“博而不精”,但梁启超却恰恰相反,这就是他的智慧。
你们到温哥华那天,正是十五,谅来在船上不知蹭了多少次“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了。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
学习感悟
由此可见,梁启超家书打破了中国家书“庭训”的传统,称呼方面,他用“我的宝贝思顺”“老白鼻(oldbaby)”等亲切的昵称;内容方面,既没有疾言厉色的训斥,也看不到居高临下的说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慈爱、热情而又体贴的父亲,在窗前灯下,与他的孩子们娓娓话家常,谈自己的悲喜,对子女的相思。即便到现在,大多数家长也难以直接对孩子说“爱”,我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含蓄的,这或许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坦然说“爱”的能力。
《梁启超家书》真可谓是一本“模范父亲手册”,在家书中,梁启超的形象不再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政治家、文学家,而是一位可爱可亲的慈父、思想开明的家长,他的教育理念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