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说话为何被称作“地瓜腔”?

(文、图/止止壶天)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b13632762d0f7034f22e41503fa513d2797c56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福建人说话的腔调被称为“地瓜腔”,显然不是指福建人说话时透出一股地瓜的味道,而是与地瓜最早经由福建引入中国有关。有意思的是,被指讲“地瓜腔”的福建人其实称它为“番薯”,只有北方人才把它叫作“地瓜”。

番薯,别称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山药、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等。清代厉荃原辑、关槐增增纂的《事物异名录》载“甘薯”条:朱薯,番薯,《本草》甘薯一名朱薯,一名番薯。按:甘薯、薯芋之类叶如芋,实如拳,有大如瓯者,秋熟。今俗通谓之番薯。也有叫它“蕃茹”的。据学者苏枕书在《蕃茹》一文中说,他在日本留学时,有一次讲地方志的老师提到“番薯”,问一位中国同学知不知道是什么,那位来自浙南的同学回答说,他们老家把这个叫作“蕃茹”。苏枕书说,听他的发音有点含糊,那个“茹”音介于“芋”和“茹”之间,有点鼻音的感觉。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7246b600c33874410555eb55a0fd9f9d62aa06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番薯原产美洲,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据胡文辉《天堂鸟输入中国臆考》一文考证,番薯在东亚的传播路线大抵是:吕宋(今菲律宾)—中国福建—琉球—萨摩(今日本鹿儿岛)—日本本土,故中国称其为“番薯”,琉球、萨摩称之为“唐芋”,而日本本土却称之为“萨摩芋”。如此命名,源于当初不知来历时的想当然耳。

福建为何会成为番薯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呢?这要感谢长乐人陈振龙。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在吕宋做生意的陈振龙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决心把它引进家乡。当时菲律宾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巧妙躲过检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陈振龙引进番薯之事,明代《闽书》、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清代《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记载。清代《金薯传习录》援引《采录闽侯合志》说:“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以得自番国故曰番薯。以金公始种之,故又曰金薯。”

番薯传入福建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产量高的特性,“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故很快向内地传播。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彼时,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清乾隆时期,不少地方都由官方提倡栽种,在直隶更由皇上“敕直省广劝栽植”。由此,番薯很快成为中国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目前,中国的番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现在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下“地瓜腔”问题了。据史料记载,陈振龙及其子孙为番薯在中国的传种不遗余力,其五世孙陈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种到浙江,他的儿子陈世元带着几位晚辈远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泛宣传,劝种番薯。陈世元在山东胶州传授种植番薯时,亲自整地育秧,剪蔓扦插,到秋天收获,得薯尤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竞相种植。只是不知为何,北方人没跟着师傅称此物为“番薯”,却叫它地瓜。他们感谢师傅的教授之恩,让他们不再忍饥挨饿,便亲切地称师傅们讲的话为“地瓜腔”。如果这一推测成立,那么“地瓜腔”之说就应视作是尊称,而不是调笑了。

何况,徽州婺源人,业余读书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厦门作协副主席,网名“止止壶天”,微信公号“何况文园夜读”,出版《火柴大王刘鸿生》《拥抱阿里山》《把名字写在水上》《文园读书记》等十余种,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图书奖等。现居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