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前妻网名大全

汉朝名臣朱买臣生于西汉景帝时,四五十岁才在武帝朝中做上官,可谓大器晚成。有一个成语叫"覆水难收",正讲的是他和他妻子的故事: 朱买臣年轻时生活清苦,以砍柴打猎为生,而他的妻子崔氏却渐渐无法忍受清贫,逼着朱买臣寒冬腊月去砍柴,而朱买臣为了让妻子开心就去了,结果一回来发现妻子却要他写休书,还物色好了家道殷实的新丈夫。 朱买臣一番恳求、崔氏一番誓死不归以后,休书签了,崔氏改嫁;然而之后朱买臣却因为才华被汉武帝欣赏,一下让赋闲在家的朱买臣做了太守。结果崔氏闻之,悔不当初,跑到朱买臣马下求回到朱家,朱买臣便让人泼一盆清水在马前,告诉崔氏,如果地上的水能收回盆中就让她回来。崔氏闻言知道缘分已尽,又受如此之羞,不久以后羞愧自尽。 这个故事虽然富于趣味,讲起来形象鲜明,但其实应该已是后人进行艺术创作改编的故事了,如评剧《朱买臣休妻》。 故事和原本史实有所出入并不奇怪,我们可以将之对比一番,便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最初,朱买臣虽然确实年轻清苦,四十岁仍未立功,然而可没有那么苦情:《汉书》记载朱买臣: "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 所以妻子走了。 但事实上在汉朝,而且还是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前的西汉早期,读书人地位本就不高,远远不同于评剧流行时代所谓"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俗。汉朝生产力低下,继承了先秦重视耕、战的传统,而朱买臣本是贫寒之家,不劳动就连基本生活需要都满足不了。 然而他"不置产业",莫说妻子,恐怕四邻也不太瞧得起他,处境可参见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只不过两人的出路不一样罢了。原本就已经家徒四壁,朱买臣还一边背着柴一边高声背书,当时的朱买臣一介市井之徒,即便放在今日,一个一边干苦力一边吟诗作赋的人,路人见到难道就不会奇怪吗? 所以"妻羞之",但朱买臣还越唱越响,完全不管别人的看法;自然,朱买臣不是池中物,然而当时谁也不知道,或是都没看出来,他的妻子从后来看,也不是个文化程度高、能理解他才华何处的人。非凡之人不拘小节,但不可否认地说,朱买臣也不算尽好了人夫之责。 当妻子跟朱买臣吃了二十多年苦以后,在她眼里,朱买臣说的五十而富贵就是在画饼充饥,都是鬼话,所以走的时候"买臣不能留",确实应该是毫不留恋地走了。 后世故事中的妻子还要更薄情寡义,见利忘义,不过,《汉书》载: "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她再嫁后,遇到行歌担柴的朱买臣,还做了饭叫他来吃。可见这就是一个女人被生活逼得没了耐心,怀着希望日子好过些的想法做了选择,并不是多么可鄙的事。事实上,汉朝的女性也尚处在不被那么多道德教条约束的时代,上至掌权的女性,如宫中的太后、公主,下至田间劳作的妇女,改嫁、再嫁十分平常,甚至私奔都不算多么惊世骇俗。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几年以后朱买臣终于做了小官,在当地又想法子结识了汉武帝跟前说得上话的人,被引荐给武帝,一番讲谈以后才被拜为中大夫,可绝非一介布衣在家里被武帝请来做官。 而汉朝的察举制本就是官员发掘人才向上举荐,朱买臣是自己抓住机会,不同于评剧流行时文人楷模总是要被朝廷"请"出去才显得有排面的心理。 朱买臣提武帝办好了事,又犯了罪待诏,之后又趁东越动乱向上出谋划策。他的计策一次成效,可谓又抓住了机会,是相当灵活见机之人,故武帝把他封到家乡为太守。 朱买臣想来也不是全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必定还记得当年许多人轻视自己,才故意搞了个回归事件。 据《汉书》载,朱买臣是穿着曾经的破布衣服进了郡邸,和一群官吏吃过饭,其中不乏过去乃至现在都轻视他的人。饭吃过,他才掏出官印来,把一群人吓愣了,最后看这些人相互拥挤拜谒,伏拜在他身前,算是借此开了个不大的玩笑讥讽了一下这群有眼无珠之人,过了把瘾。 另说,他还召见所有以前曾经给过他粮食以及对他有恩的朋友旧相识们,并一一回报他们。看来,朱买臣并不是个海纳百川,忘性大的人,而是对人情冷暖有一笔账记着。 也正是在这段任期内,他上任后看见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车叫人载上他们,送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园中,供给食物。 过了一个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朱买臣给她丈夫银两,让他安葬。 朱买臣既然是个聪明人,肯定也记得妻子帮助扶他的恩情,也记得妻子离他而去的绝情,那么以恩报恩,以情还情,也不奇怪。 买臣之妻当年就因为他遭人轻视、讥笑而已之为羞,可见是个很要体面,有几分要强的女人。从前文得知,妻子是因为以他为羞才引发了"要走"的请求,临走时说他早晚饿死,应该是这些年早就心知肚明忍下去的事了。 可忍饥寒而不可忍嘲讽,当她寄身在昔日觉得迟早会饿死的前夫府邸之下,恐怕心里确实过不去。她想不到朱买臣为什么能做官,当然她如果能明白当时应该也不会以他为羞耻;如今打了自己的脸,更是让现在的丈夫难堪。 说来说去,她大概还是迈不过这个坎。没有那么高的学识和理解力,但又性烈不堪受羞辱,上吊而死。 其实细想她也并未做错什么,她的死源于此二人的性格和行事罢了。如果她纯粹是势利之辈,大可赖活在太守府,甚至找机会和朱买臣叙叙旧情;如果朱买臣真的那么潇洒,又何必把别人找来搞这一出? 朱买臣此后既位高到过九卿,又因为犯法被免官;再返政局,又再度因争斗获罪,最终受诛。不过是性情中人罢了。

朱买臣发达之后将前妻与她的丈夫接到衙门来,明面上是让前妻享福,其实朱买臣是想逼死自己的前妻。因为朱买臣的前妻受不了自己现任丈夫,在朱买臣身边卑躬屈膝的样子,所以通过自杀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朱买臣是汉武帝年间的一名读书人,但是在那个时代想要通过读书当官难度非常大,最起码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要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真正的有文化。第二个条件就是需要有一个举荐人。第三个条件也是最难以办到的,那就是得到汉武帝的亲自认可。这三个条件一个比一个难以达到,也让很多人放弃了读书当官的念头,但是朱买臣却并没有放弃。

在那个时代,如果一个男人读书的话,那他在家里就基本属于一个闲人,对于家里吃穿用度需要的钱,基本都是靠妻子赚取的。朱买臣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他家里的支出基本都是他的妻子抛头露面赚到。而朱买臣的妻子是40多岁才离开的朱买臣,由此可见朱买臣的妻子还是很爱朱买臣的,不然也不可能跟他这么多年。

朱买臣妻子离开朱买臣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朱买臣穷,而是朱买臣一直不放弃自己的当官梦。朱买臣的妻子却并不想让朱买臣当官,想让他本本分分和自己安稳度日,最终因为两人三观不合朱买臣的妻子让朱买臣写书休了自己。

朱买臣在50多岁的时候,意外发达了,做了他们当地的县令。在回到当地之后耀武扬威,更是将他的前妻与其丈夫接到县衙之内,以此来羞辱前妻,而朱买臣的前妻也是一个性格刚烈之人,在县衙住了一个多月便上吊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