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关于书法的知识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书法五种主要字体的特点。
  • 2、书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3、中国书法前十名作品
  • 4、关于书法的知识
  • 5、什么是书法?
  • 6、书法的创作形式有哪些???
  • 7、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 8、书法的标准格式是什么?
  • 9、书法的三大内涵
  • 10、书法基本常识

中国书法五种主要字体的特点。

书法的字体大体分为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五种。其各自的特点为: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均匀。隶书: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其结构特点是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起笔蚕头收笔燕尾、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变画为点变连为断、强化提按粗细变化3.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4.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特点是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5.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字体方正,规矩严整。中国书法共有六种字体: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书字体,篆书字体,楷书字体,燕书字体。书法六种字体又称:行书,草书,隶书,篆书,楷书,燕书。书法六种书体简称:行,草,隶,篆,楷,燕。中国书法六种字体的特点: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在运笔上,比楷书快又比草书慢。在结构上,比楷书草,比草书正。中国书法六种字体之一,也叫书法六种书体之一。草书草书,分章草和今草。章草又称古草,是从篆隶分离出来,今草从楷书行书分离出来。即草草书写之意。中国书法,六种字体之一,也叫书法六种书体之一。隶书隶书,起于先秦,盛于汉代。汉代,是隶书的集成鼎盛时期。隶书的艺术特点,蚕头雁尾,字体扁平,运笔圆润,在汉代都完备形成,达到巅峰。中国书法,六种字体之一,也叫书法六种书体之一。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指先秦时期的金文石鼓文等,小篆指秦灭六国统一后的官方文字,点画粗细运笔一致,结构上下在右对称,主要代表是秦丞相李斯。楷书楷书是范楷样楷,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书写形式,是工正之书,字体结构如人有站坐,要端端正正,不偏不倚。始于先秦,盛于唐代,如欧颜柳赵。中国书法,六种字体之一,也叫六种书体之一。燕书燕书燕书,与传统书法字体,点画结构取势相反,反其道而行,另立门户,独立成体。入笔露锋,收笔出锋,右下取势,转笔不停,圆润流畅,结实厚重。中国书法六种字体之一,也叫中国书法六种书体之一。书法六种字体:行书,草书,隶书,篆书,楷书,燕书。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同学们在学习中应明确:一千多年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这是汉字演变的主流;汉字的演变规律是由繁到简。具体地说:①小篆: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②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均匀。③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④楷书:形成于东汉。字体方正,规矩严整。⑤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①小篆: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②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均匀。③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④楷书:形成于东汉。字体方正,规矩严整。⑤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楷书:如人军姿行书:如人行走隶书:如人跳舞篆书:如人作画草书:如人狂奔书法的字体大体分为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五种。其各自的特点为:1.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均匀。2.隶书: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其结构特点是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起笔蚕头收笔燕尾、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变画为点变连为断、强化提按粗细变化3.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4.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特点是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5.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字体方正,规矩严整。扩展资料: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参考资料:搜狗百科_中国书法

书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书法一词含义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所以,我给书法下一个通俗的定义就是:“书法是规范的毛笔字。”当然也可以说“书法是艺术的毛笔字。”书法艺术,就是把毛笔字写规范,就是按照书法规则书法毛笔字。任何的艺术都有相同之处,那个相同之处就在于该艺术的法则。遵循书法的法则,就是书法艺术;遵循绘画的法则,就是绘画艺术;遵循雕塑的法则,就是雕塑艺术;遵循建筑的法则,就是建筑艺术;遵循裁缝的法则,就是裁缝艺术。书写汉字的法则,就是如何起笔,如何行笔,如何落笔,如何弯、折、勾,如何笔顺,如何结构,这些都是学问,一个书法家,同时还必须是个汉文字学家,把几千个汉字字字研究个透,书写每个字都必须胸有成竹,这样的书法家才成其书法家。一个书法家,同时还必须是个汉文学家,精通古典文学,精通古典诗词,既要会写(按照法则写),还得会读(认识并理解),才能有能力完成一篇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前十名作品

中国书法前十名作品如下:1、《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所书,是王羲之以文会友时写出的,全文28行、324字,《兰亭集序》也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2、《仲尼梦奠帖》《仲尼梦奠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全文共七十八字,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也被列为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3、《祭侄文稿》《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代表作,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全文共32行,234字,也是天下三大行书之一。4、《自叙帖》《自叙帖》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草书作品,全文主要描述作者的生平,一直都是草书领域的热门法帖,而且也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在书法领域的影响深远。5、《黄州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作者是苏轼,全文17行,共129字,是是苏轼被贬黄州所写,在后世也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6、《蜀素帖》《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作品,有八首各体诗组成,内容多为游记或送行之诗,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天下第八行书”。7、《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全文共4行28字,主要内容是表达在大雪初晴时以愉快的心情向亲友问好。而《快雪时晴帖》也被誉为“二十八骊珠”,与《中秋帖》、《伯远帖》合称为“三希”。8、《中秋帖》《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草书作品,原文为5行32字,现只有3行22字。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9、《伯远帖》《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的行书作品,《伯远帖》的主要内容是写给亲友伯远的信件,是行书早期的典范之作,目前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0、《草书诗帖》《草书诗帖》是明代书法家祝允明的草书作品,其主要内容是曹植《乐府》四首,后被誉为明代奇才草书绝品,也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关于书法的知识

关于书法的知识有:书法(calligraphy、handwriting)是一种展现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书法可分为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等,其中汉字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等,其可用于字型设计、石刻题字、图案设计等诸多方面。它的基本要求有:一是使用柔软的毛笔,二是书写形象丰富的汉字。因此,其有两义: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点划、结构、分布等方法;一指以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就是借助于精湛的技法、生动的造型来表达出作者的性格、趣味、学养、气质等精神因素,其为侧重于“心画"。二者相融合,便构成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从书法构成的要素来说,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笔法,要求熟练地执使毛笔,还握正确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用墨法等技巧;二是笔势。要求妥当地组织好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三是笔意。要求在书写过程中表现出书者的气质、情趣、学素和人品。从书体、风格上说,更是多姿多态,美不胜收。

什么是书法?

"书"是写的意思,"法"是方法,书法说简单一点就是"写字的方法",说复杂了就是艺术,跟"绘画","小品","戏剧"之类的东西有类似之处!书法,往小处讲,书写的方法,写字的方法。往大处讲,书法是文化,书法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书法,其实就是用一定的书写工具进行书写的艺术,只不过它比一般艺术更加严谨,因为它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度规范,所以称之为书法。书法这两个字可以拆分开来进行理解。所谓的“书”,并不是我们平时意义上的“书籍”,这个书不是名词的“书籍”,而是应该理解为“书写的动作”,按照书写的意思来理解,作动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曾经多次提到这个字。在《说文解字》【卷三】【聿部】中,对于“书”作如下解释:箸也,从聿者声。商鱼切,文四。这里面,“箸”的意思是用小刀刻画或者撰写在竹简上。我们看历史电视剧,先秦以及秦朝初期,还没有造纸术,因此,字迹都撰写在竹简上。既然是竹简,工具就是刻刀。所以,这里,“书”的释义——箸也——就从其本意来说,指的当然是古人拿着小刀在竹简上刻画的这一个动作、状态。

书法的创作形式有哪些???

有条幅、横幅、楹联、中堂、斗方、三开、条屏、扇面、匾额、册页、手卷……若是问创作形式,这个问题太大了,不同角度有不同归类我先从字体上简单说说吧依年代进程:甲骨文等象形文字(已经上升到考古级别了,艺术创作较少)篆书,分大篆和小篆(晚清有不少研习此字体的大家),另外,传统的篆刻也以此为基础隶书魏碑正书(也称楷书),在此基础上又形成行楷,行书,行草和草书这只是从字体的角度,还可以按材料、字数、纸张形式、内容等方面有不同划分  书法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书法作品的形式有条幅、横幅、楹联、中堂、斗方、三开、条屏、扇面、匾额、册页、手卷等。下面仅就这些常见书法作品形式做一简单介绍。  一、条幅  条幅是竖式悬挂的长条式作品,因为它的形状呈条状,故而称其为条幅。条幅的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纵向对裁。根据书写内容文字的多少,可居中写成一行,也可写成两行或三行。书写内容一般为对联、格言、警句和诗词等。书写条幅时应注意字与字之间的关联和穿插映带,以及行与行之间的彼此呼应,同时处理好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外起行。落款文字的上下部分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印与款一般需间隔一字以上,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观夫悬针埀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秃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  落款又分为单款与双款两种形式,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受赠者的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二、横幅  横幅又称横披,是横式悬挂的长条形作品。尺幅为整张宣纸纵向对开,故此又称为对开。通常有四尺对开、六尺对开、八尺对开等。现代人的居室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特点是高度低面积大。横幅这种作品形式很适合居家的装饰布置。横幅的字数,最少为两个字,多则可为长篇。横幅的书写内容与条幅相同,落款应另起一行。  三、楹联  楹联,又称对联、对子或楹帖。楹联,这种类型的书法作品通常多被翻刻制成匾置于门框或明柱上,故而称其为楹联。又因为这一书法作品的内容是对仗的,是成对出现的,故而又称其对联或对子。  楹联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楹联的幅式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楹联的书写内容要求较为严格,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对仗,同字不重复出现。除专拟的联句外,一般多选诗词中的对仗句、对偶句。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最为多见。五言、七言的对联,在书写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如果字数超过一行所限需要变行,则书写顺序为:上联从右向左转行,下联则从左向右转行,这种形式在楹联中称之为龙门对。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受赠者的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若是应别人请求书写,上联则写请求者的名或号,外加上“嘱书”等字样。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款的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的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四、中堂  中堂是竖式悬挂的长方形作品。因为这类书法作品通常是被置于庭堂正中位置,故而称其为中堂。中堂的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诗词,或福、禄、寿、喜等祥瑞字。创作时,要把握作品整体布局,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做到主次有别,相映生辉。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也可另起一行或数行,款的底端一般不应与正文平齐。  五、斗方  斗方的幅式为正方形,因为作品的幅式形状似斗,故名斗方。斗方的用纸通常是四尺整张宣纸对裁两份,即二尺长、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这种幅式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的书写内容很宽泛,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字数可以只写一个字,也可以是多字写成四至六行。如果为多行,布局时应注意上下左右字的大小、开合、呼应及变化等。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款的底端不应与正文平齐。也可在正文后面另起一行或两行,落款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间隔一字以上。  六、三开  顾名思义,三开就是将整张宣纸分为三份裁开。若是四尺纸分三份裁开,称其为四尺三开;若是六尺纸分三份裁开,则称其为六尺三开。以此类推。  三开是一种幅式要求不甚严格的尺幅形式,选用这种幅式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悬挂空间的特殊性,一般是居室空间较小或所悬挂处的面积较小。三开的书写内容也很宽泛,但字数一般不是很多,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数个字或一句话。  七、条屏  条屏是条幅的组合应用形式,通常均为偶数组合。如四条屏、六条屏、八条屏等。由于这种形式很像屏风,故此得名。条屏的书写内容一般是诗组、长诗或长篇。条屏可以单屏落款,也可以整组只落一个款。条屏的形式和内容均丰富多彩。明清时期有“画对”,就是将两幅大小相等的绘画条屏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两边挂书法条屏,或中间悬挂中堂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八、扇面  扇面这一作品形式源于折扇。它的幅式就是一把扇子的扇面形状,尺幅的大小不定,极为灵活,字数多少不定,书体多选行书、草书,书写内容多为活泼欢快一类。  扇面的形状是上宽下窄,这样一来,折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特殊的幅式要求书写的内容、形式必须与之相应。常见的书写形式有三种:一是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排开。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二是书写字数较少时,如二至四字,则呈扇形状由右向左横排。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三是奇数行整行书写,偶数行下半行空写,形成长短行错落的分布,这样就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二、三字为宜。落款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  九、匾额  匾额是横幅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应用一般是将书作内容刻于木板之上制作成匾,悬挂于庭门之上。匾额字数一般少则为两个字,多则为五个字。字幅较大,以显醒目。匾额的内容或是针对建筑物而言,或是针对建筑物的主人而言,多为品评、赞誉之语。  十、册页  册页又称册叶,叶册,按书册形式书写装裱,然后对折。册页可以左右翻阅,也可以上下翻阅,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裱成上下翻阅的称为“推篷式”,裱成左右翻阅的称为“蝴蝶式”,裱成通折连成一体的称为“经折式”(经摺式),较小的竖条称为“折子”,也有裱成单片的,称为“散装”。  册页一般均取偶数,少则四开、八开,多则十二、十六、二十四开等。页数再多可分为两册,每本册页的前后各加素白副页(又称护页),两开或四开,收叠时成一部书状,这样无论是欣赏、携带还是保藏,都比较方便。有的册页,装裱用衬很讲究,裱装后封面和封底均为硬壳板面,更讲究的还有外镶边框,上下加檀木、楠木做为封面和封底。  十一、手卷  手卷是横幅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为它的尺幅较长,不便悬挂,故而制成横轴,观赏时可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起来收藏。手卷一般为竖高近尺,长则无限,所以又称为长卷。因为这一作品形式,每次观赏都需动手,又因为它是随手展卷的形式,故名手卷。古人携带时,因其轻便,可纳于袖中,故又称其为袖卷。  

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1新手学书法入门要学哪些东西第一招 手腕的摆动我们刚才讲到,初练书法,首先要练习的就是控制笔的能力.要做到,小臂和手腕的配合,先试着摆动手腕,手腕动小手臂不动,使手与笔保持平稳。第二招 水平运笔水平运笔,就是指毛笔在手中基本保持一个匀速的运动.在摆动基础上尽量保持中锋,并试着藏锋,使线条保持粗细均匀,先写直线,然后试着练习弧线。注意,尽量保持线条的均匀平滑!节奏先慢后快!第三招 毛笔的提按提按,在毛笔字的练习过程中非常重要.随着前面线条笔画的练习,笔与手之间会慢慢形成一种默契,有这就是手感.就跟吃饭拿筷子一样.在掌握笔画线条练习后,就要学会提按,但要记住始终要保持中锋运笔。第四招 笔画的转折转折是笔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要点。转折分为很多种,包含藏锋、露锋、提按等转折的方法,这个学要结合实践综合运用。这一节,是重难点,需要反复练习!第五招 如何把转折运用到实际书写中去我们在前面了解中锋、藏锋、露锋以及提按转折了,下一步可以试着深入,组合练习。如何把转折运用到实际书写中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记住始终要保持中锋行笔。2学习书法正确方法1.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2.专一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①好帖;②喜欢。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3.博采众长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4.字外功夫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3如何练习毛笔字书法1.选规范字帖:楷书最好选择欧颜柳赵其中之一,推荐欧、颜体,有米字格、又有详细笔法介绍的更好。所选纸以有打格的毛边纸较好,都有打格,临习起来容易发现不足的地方,及时改正。2.笔画练习:如上图柳体点的写法(有运笔路线),也可观看教学视频,结合自己练习,看与写、再对照慢慢模索,尽量一次性写成(不是画字);头回生、反复多次即渐渐熟悉,避免错误写法,正确的重复才会熟能生巧。这只能自己意会,很难言传,有人指点(醒)更好。3.结构练习。练结构时也重复且巩固基本笔法,包括墨法。注意笔画分布匀称、穿插迎让、轻重缓急等法则,尽量临写得跟原帖一模一样。多读多看多练多悟,这是学写毛笔字必经过程,要有恒心毅力与不断的练习才有所成。“书非百日功”,学书法是个长期的过程,跟审养能力、悟性、练习时间长短与学识修养都有关系。到布局整篇的合理性也是长时间训练的结果。

书法的标准格式是什么?

传统上是右起左行 正文之后落款处写题目,作者等  书法的标准格式: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  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落款可分单款、双款。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书法的三大内涵

书法的内涵: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绍兴文理学院为书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经研究,决定成立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基本含义:从表面字义理解,书法指书写的法度。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书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严谨,唐代书法成就也是书法史上最顶峰的。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书法的内涵: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书法基本常识

从表面字义理解,书法指书写的法度。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书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严谨,唐代书法成就也是书法史上最顶峰的。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狭义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2、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书写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形式意味很强。古人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有关汉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极具指导意义。3、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4、 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广义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雕刻刀、雕刻机、日常工具(主要是指质地比较坚硬的,能用来书写的五金、生活工具)等。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燕书(包括燕行)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扩展资料: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隶书隶书,亦称汉隶[1] ,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如《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入《鲁相韩勑复颜氏繇发碑》、《韩勑碑》等。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纵227.2厘米,横102.4厘米。藏山东曲阜孔庙。 无额。四面刻,均为隶书。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有楷模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行书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草书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参考资料:书法 百度百科执笔姿式五指执笔法,首先用拇指与中指紧夹住,手掌中的空闲位置要有像4厘米左右的正方体的位置,然后用无名指和小指自然的放在毛笔后面,身体挺直,手臂要离桌子有合适的一段距离。2.背临多次临写之后,根据头脑记忆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书写出来。3.创作依据不断修正的背临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重新选择书写内容及表现风格,写出来的新作品。4.双钩双钩书法之“五指法”(双苞) 双钩,也叫“双苞”,是执笔的一种方法。唐代书法家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说:“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指,其要实指虚掌,钩压平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以。”其方法是,大指向外压着,食、中两指向内钩着,无名指向外揭着,小指帖在无名指下面,帮同送着,五指都派好了用场。5.坐势凡写三寸以内的字,都可以坐书。坐书的桌椅高矮要适中。头要正,可稍前俯,但不宜左右歪斜。臀部要做正,腰脊要直,胸要挺,不要伏在案子上,胸前离桌边一般要保持在3-5寸的距离。两腿要自然张开,脚要放平,左手按纸(纸亦应放正)。笔的位置,以距鼻6寸左右为宜。扩展资料书法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书法的基本常识书法的基本常识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有:一是使用柔软的毛笔,二是书写形象丰富的汉字。因此,其有两义: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点划、结构、分布等方法;一指以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就是借助于精湛的技法、生动的造型来表达出作者的性格、趣味、学养、气质等精神因素,其为侧重于“心画”。二者相融合,便构成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以从书法构成的要素来说,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笔法,要求熟练地执使毛笔,还握正确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用墨法等技巧;二是笔势。要求妥当地组织好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三是笔意。要求在书写过程中表现出书者的气质、情趣、学素和人品。从书体、风格上说,更是多姿多态,美不胜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主要取决于中国人善于把实用的东西上升为美的艺术,同时与中国独特的文字和毛笔关系密切有关。其文字以象构思、立象尽意的特点酝酿着书法艺术的灵魂,而方块构形,灿然于目的姿质又构成书法艺术的形式基础。其工具,“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可生出方圆藏露、逆顺向背的韵味,轻重肥瘦、浓淡湿涩的情趣,抑扬顿挫、聚散疏密的笔调。断连承接、刚柔雄秀的气势;再辅以专门制作的纸墨,使书法艺术更趋变幻莫测。韵味无穷。书法不仅成为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而且居于所有艺术之首。书法在中国不仅举世同好,千古一风,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传播友谊的媒介,在东方世界颇有影响,也倍受西方世界的瞩目。 【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章书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笔法】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中国书画主要都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都是尖锋毛笔,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称为“笔法”。唐张怀瓘道《玉堂禁经·用笔祛》云: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故元赵孟頫于《兰亭跋》中云:“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墨法】亦称“血法”。一曰:用墨之法。前人谓水墨者,字之血也。故临地作书时极为讲究。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必须做到“浓欲其活,谈欲其华。”宋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清包世臣《艺舟双辑·述书下》云:“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 ”用墨作风,一方面往往因时因人而异。如北宋浓墨实用,南宋浓墨活用;刘墉喜用浓墨,梦楼专尚淡墨。另一方面,又常因书体风格、纸张性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二曰:磨墨之法。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云:“研墨如病,盖重其调匀而不泥也。”研墨要凉,凉则生光。墨不宜热,热则生沫。盖忌其研急而墨热。又李阳冰曰:“用者旋研,无今停久,久时尘埃相污,胶力隳亡。如此泥钝不任下笔矣。”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肉法》云:“磨墨之法,重按轻推,运行近折。”“凡磨墨不得用砚池水,令墨滞笔冱,须以水滴汲新水临时斟酌之”,“凡书不得自磨墨,令手颤、筋骨大强,是大忌也。” 【结体】亦称“结字”、“间架”“结构”。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汉字尚形,书法又是“形学”(清康有为)故结体尤显重要。元赵盂頫《兰亭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汉字各种字体,皆由点划联结,搭配而成。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的宽、窄、高、低、欹、正,构成了每个字的不同形态,要使字的笔划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研究其结体必不可少。正如清冯班在《纯吟书要》中所云:“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又云:“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可见,结字在书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款识】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汉书·郊祀志下》:“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不宜荐见于宗庙。”颜师古注云:“款,刻也;识,记也。”此外,还有三说:一款是阴文凹入者,识是阳文凸出者;二,款在外,识在内;三,花纹为款,篆刻为识。(均见方以智《通雅》卷三十三所引。)后世在书、画上标题姓名,也称“款识”、“题款”或“款题”。画上款识唐人只小字藏树根石罅,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代,始记年月,也仅细楷,书不两行。唯苏拭有大行楷,或跋语三、五行。元人从款识姓名年月发展到诗文题跋,有百余字者。至明清题跋之风大盛,至今不衰。可见,款识,有二义:一、指书画作上的署名后款,二是古代神鼎彝器上铸刻之文字。 【笔锋】笔毫的尖铁。姜夔《续书谱·用墨》云:“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运动,劲则有力,圆则妍美。”字的锋芒,也叫“笔锋”。能将笔之锋尖保持在字的点划之中者,叫“中锋”;能藏在点划中间的不出角者,叫“藏锋”;将笔之锋尖偏在字的点划一面者,叫“偏锋”。一般以“偏锋”为书法之病。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能将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逆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 【飞白】亦称“草篆”。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笔画是枯丝平行,转折处笔路毕显。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子刷字,蔡各得到启发而作飞白书。唐代张怀瓘《书断》载:“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王隐、王愔共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寻丈,字宜轻微不满,名曰飞白。”北宋黄伯思称“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明代赵宦光称“白而不飞者似篆,飞而不白者似隶。”今人将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泛称为“飞白”。传世的唐宋御制碑多以飞白题额,如《晋祠铭》、《升仙太子碑》等。清张燕昌、陆纪曾有《飞白录》二卷。 【法帖】亦称“帖”。指古代名人的墨迹,摹刻在石版或木板上的法书及其拓本;称为“法帖”,即可供效法者。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命侍书学士王著摹刻秘阁所藏法书,编为十卷,每卷首刻“法帖第x”,汤《淳化阁法帖》,其“法帖”之名相传由此始行。《法帖谱系》称:“熙陵(宋太宗)留意翰墨,出御府历代所藏真迹,命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此历代法帖之祖。” 【院体】书法术语。宋太祖时曾置御书院,书院成员都是学习王义之的字,以用于书写当时朝廷的各种文告敕令。这种字,体轻势弱,多呆板无神,了无高韵,人称“院体”。后来,人们不管其书者为谁,书为何体,凡无骨力、无神韵的书法皆被人称为“院体”。故这一书法术语。用以对书法气格的品评,一般含有贬意。 【钩填】书法术语。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以较透明的纸蒙在法书上,先以细笔双勾,后用墨廓填故称。亦称“双勾廊填”。南宋姜夔《续书谱》谓:“双勾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体。”学书法的基本常识1、书法由三个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组成即:用笔、结字、章法 2、造字的方法,我国古代所谓“六书”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3、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因其契刻在龟甲骨上而得名。在十九世纪末,在河南安阳附近出土,那里是殷都的废墟,所以又名“殷墟文字”。 4、秦代把小篆这种书体,广泛用于刻石颂德。存世的有《琅邪台刻石》和《泰山刻石》残石等,可以代表秦代小篆的风格。 5、两汉石刻盛行,如瘦劲宽博的《礼器碑》、飘逸秀丽的《乙瑛碑》、厚重古朴的《张迁碑》、纵肄奔轶的《石门颂》等。近代还发现了大量的汉筒和帛书,如在敦煌出土的《流沙坠筒》、内蒙古出土的《居延竹筒》及在甘肃出土的《武威汉筒》等面目不同、格调各异。 6、金文出现距今3000年前后的周朝,它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因为这些文字大多是镌刻或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当时人们称铜为“金”,所以叫做“金文”;又因为古代的铜器分钟、鼎两类铜器,所以金文也称“钟鼎文”。 7、魏国出现的书法家主要有邯郸淳韦诞、钟繇等。其中以钟繇最为著名,他善各种书体,尤以楷书见长,被后代奉为“楷书之祖”。代表作有《宣示表》、《力命表》、《荐季直表》。 8、王羲之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楷书《黄庭经》、《乐毅论》最为著名;草书以《十七帖》著名;行书以《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著名,其中《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9、唐初四大家为欧、虞、褚、薛。 欧阳询的代表作是《皇甫诞碑》、《化度寺--禅师塔铭》、《九成宫礼泉铭》、《温彦谦碑》、《张翰帖》等。 虞世南的代表作有《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铭》等。 褚遂良代表作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薛稷代表作有《信行禅师碑》等。 10、盛唐的颜真卿,人称“颜平原”,又称“颜鲁公”。 代表作:楷书有《多宝塔》、《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等。 行书《祭侄稿》最为特色,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11、怀素和张旭并称为“颠张醉素”。张旭草书作品有《古诗四帖》等,怀素作品有《自叙帖》、《苦笋》等。 12、在正史上,东汉熹平四年(175年)第一次把书写和碑刻文字称为书法。秦李斯、汉蔡--等人书法理论相继出现。书法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如张怀瓘《书断》、孙过庭《书谱》、张彦远《书法要录》、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欧阳询《八决》《三十六法》《用笔论》等。 13、苏、黄、米、蔡为宋四大家。 苏轼代表作:《天际乌云帖》、《寒食诗帖》、《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 米芾代表作:《苕溪帖》、《蜀素帖》、《虹县帖》、《多景楼诗》等。 黄庭坚代表作:《松风阁》、《诸上座帖》等。 蔡襄《谢赐御书诗帖》、《万安桥记》、《林禽帖》等。 14、明代书法论著中较著名的有董其昌《书禅宝随笔》、谢晋的《春雨杂述》、项穆的《书法雅言》等。 清代的书法著述比明代的更加丰富。主要有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刘熙载的《艺概、书概》。⒈笔法的三种基本运动形式为使转、提按、平动。⒉楷书又称正书、正楷、真书。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代表作有《宣示表》、《荐季直表》等。⒊顿笔指笔锋下按时,受下按时的压力垂直落纸之后,受到纸面的阻力,使弹性的笔毫不断地压铺在纸面上,达到一定的深度。⒋大楷笔画较粗、较长,书写时,起笔、行笔、收笔的步骤比较明显,便于理解,宜于练习,如有病笔也显露得较清楚,易于纠正。⒌书法的基本功,包括动手能力、鉴赏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一、书法的基础理论1、书法的学习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临习)学习两个方面。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理论往往揭示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的书法理论则是成功书法学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所谓书法理论,实是前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在书法艺术上有一定的造诣的历代书法名人为初学书法者提供了很多入门的捷径,譬如:孙过庭的“初学分布,但求平正”;项穆的“书法三戒,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戒狂怪与俗”;王羲之的“分间布白,自然平稳,分均点画,疏密相附,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颜真卿的“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等等。二、书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1、笔:书法使用的为毛笔,一般分为硬毫、软毫和兼毫三种。硬毫笔笔毛坚硬、弹性适中;软毫笔笔毛柔软,吸墨性和储墨性较大,用笔多以扫和摆为主;兼毫笔笔毛软硬适中。现在用的“白云”笔,就是兼毫笔,适合初学书法的人使用。2、墨:以质地细洁,色泽光润,胶水不重,上砚无声者为佳。墨通常有“油烟”和“松烟”两种。油烟墨用桐油或添烧烟加工制成,最宜于写字;松烟墨用松枝烧烟加工制成,虽可写字,但落纸不能姿媚。3、纸:种类广泛,如宣州所产宣纸,四川的皮纸,河南禹县的布纸,湖南来阳的棉纸等。4、砚:磨墨用的。用时着水,不用时须洗涤晾干。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5、其他工具和材料:印章、印泥、笔架、笔洗、笔筒、镇纸、裁刀等。三、书法的书写姿势、执笔和用笔1、写书法的正确姿势用八个字概括为:头正、身开、臂开、足安。在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的前提下,用腕力带动指力的活动来执笔。2、执笔法是手执毛笔的一般指法,以唐代陆希声所传“按、压、钩、格、抵”五字执笔法最为普遍。“按”指大拇指的指肚(最前部位)紧贴笔管,力量的方向由内向外。“压”指食指与大拇指相对夹持着笔管(略向下斜),力量的方向由外向内,与大拇指的力量相对。“钩”指中指钩住笔管,加强食指的力量。“抵”指小指紧贴无名指,辅助无名指。五指齐力,共同配合,就能紧紧地执着笔管。3、执笔的高低根据书写字的大小而定。写小楷字执笔要低,写中、大楷字执笔则要高一些。一般执笔离笔头的根部约二寸左右为好,写行、草书笔要再高一些。4、要学好书法,用笔是关键。一般来说,笔锋着纸后,准备运笔之时为起笔,也叫“落笔”;笔锋落纸后,在纸上行走就叫行笔,也叫“走笔”;笔锋在笔画中运行到末端取回锋作收就是收笔。四、初学书法的技巧1、临摹碑帖是书法学习的起点,是书法入门的捷径,初学多选正书(小篆、隶书、楷书)为范本。在临摹前要认真读帖。只有读得懂、看得细,才会印象深、写得像、记得牢。2、勤奋与刻苦习是掌握和运用书法技巧的通途。书法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和学问,要持之以恒,在实践中慢慢体会。3、随着学习的深入,仅靠书法技法理论和临帖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和艺术修养。最全的书法基础知识讲解,收藏了